小提琴演奏的心理训练问题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提琴演奏属于综合活动,具有极大的复杂性,要求演奏者将高级思想情感与复杂心理生理活动等进行综合。为了确保小提琴演奏的质量,必须要关注的一个要素就是心理,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演奏过程也是心理表现过程。如果在小提琴演奏当中出现心理问题的话,很容易直接造成演奏失败的情况。这就要求在对小提琴演奏者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将重点放在解决心理训练问题方面,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保证演奏成功。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心理训练;问题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小提琴演奏活动对于演奏者心理状态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够恰当地践行演奏心理的控制和调整,很容易出现很多消极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实际演奏效果。在对小提琴演奏者进行训练时,要注重将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方面,也就是要结合心理训练当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有效优化演奏过程与演奏结果。本文重点就小提琴演奏的心理训练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感情表现冲动导致肌肉运动失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感情实际上是一种态度表现,是对心理状况以及精神状况的一种具体化演绎。人在表现特定精神和心理状态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心理方面的变化。如果在小提琴演奏当中不能够将这样的变化展现出来,那么就不能够称作是把握了作品内涵,还会导致演奏效果下降的情况,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果在演奏过程当中不能够控制感情带来的情绪变化,肯定会发生情感表现冲动的问题,打破生理以及心理间的平衡以及良性关系,造成肌肉运动失去平衡,让整个演奏显得过于粗糙,缺少层次和逻辑。人的情感出现变化自然而然地会在动作上进行一定的展现,而且感情和肌肉运动存在着规律性关系。演员通常会借助动作表情等传递情感,但是小提琴演奏应该依靠声音来传递情感,只能够将动作作为服务声音的手段。但是很多演奏者不能够明白这样的道理,在演奏激动的作品时,通常会使肌肉过于用力,进而出现运动失衡而导致的演奏质量下降问题。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提高对自身的控制能力,避免用演员式的方法进行小提琴演奏,即使是内心拥有强烈感情冲动时,也要保证双手和身体放松平静,同时保持听觉的客观清醒。
  二、心理要求和实际行动的不一致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在小提琴演奏的过程当中有这样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越将关注点放在某个困难位置,那么在到达这一位置时很容易出错。如果从理论上对以上现象进行归纳分析的话,可以说思维对演奏活动的调节以及按习惯进行肌肉活动之间存在矛盾,这是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矛盾。有意识的动作指的是人在大脑当中已经对这一动作有明确概念,于是会指令肌肉完成相应的动作;无意识动作是已经通过多次重复形成动作习惯头脑,不必刻意去思考就由肌肉自动完成相应动作。这两个类型的动作,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前者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动作会伴随着思想而变化,所以不够灵敏;后者已经转变成为了一种习惯,因而在反应方面十分灵敏快速。如果二者出现矛盾的话,那么整個演奏都会出现问题。克服这一矛盾的方法主要有:第一,指导演奏者在日常的练习过程当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避免养成不良的演奏习惯;第二,可以经常性地进行公开演奏模拟训练,将作品呈现给朋友或者是进行录音,以便及时发现演奏当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演奏过程当中自己是否发生了心理要求和实际行动不一致的情况以及问题发生的原因;第三,时常对演奏心理进行分析和对照,并有目的地进行演奏练习,增强演奏信心和把握度。
  三、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存在心理怯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怯场心理是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当中的一个常见心理问题,也是直接影响演奏结果的心理大忌。在怯场心理的影响之下,小提琴演奏者通常无法全面展现演奏水平,同时也不能够将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为了有效解决心理怯场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日常当中强化训练指导,通过提高演奏实力增强演奏信心。在日常的演奏训练当中,演奏者需要对作品的技巧以及重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并着重对困难点进行重点练习和熟练练习,逐步突破技术方面的障碍,还需要不断地扎实基本功,通过提高个人综合实力树立强大的演奏自信;第二,增加舞台表演经验,在积累经验和技巧的过程中克服怯场问题,增强演奏稳定性。小提琴演奏者要尽可能的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增加舞台演奏的机会,这样可以在实践当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感悟,能够在实践当中培养健康向上的演奏精神。当然,还可以通过观摩演奏大师舞台演出的方法从中获得借鉴,逐步克服怯场心理,提升演奏水平。
  小提琴演奏是一项复杂性和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整个演奏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心理调控,很容易由于心理问题导致演奏失败。为了有效保证演奏效果,小提琴演奏者必须要具备极高的心理调控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心理负面要素,结合演奏作品的实际需要进行真挚的情感演绎,有效提升演奏境界和演奏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俊生.如何在教学中克服小提琴演奏怯场心理[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12):79-81.
其他文献
农村困难和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免费政策已经出台,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政策会惠及所有中职学生。这是继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惠农惠民的又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出台,中职学校、学生家长以及专家学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学者指出,中职免费搬掉了中职教育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是釜底抽薪的根本解决办法。  笔者感同
教学督导是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督导体制面对高等教育新的形势和特点难免有些窘迫。文章认为,高校应以校级督导体制为基本模式,在校内二级学院(系)建立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传承形式的转变,对于艺术传承中的载体变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状况下应该注重对音乐传承中的艺术传承载体的分析,借助艺术传承载体变化中的音乐艺术魅力转变实现对音乐艺术的科学化魅力转变。通过对声乐演唱中的“平衡”控制转变音乐魅力,借助这种音乐“平衡”魅力的控制优化整体的艺术传承魅力,对于声乐演唱技艺的传承具有重要性保障作用。鉴于此,本文针对声乐演唱中的“平衡”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
高校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的师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师德建设中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进人7月以来,全国普遍高温,网友戏称,三分之一个中国进入了"烧烤"模式。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内地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着力内涵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文章从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岗位要求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通过推进教师专业化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岗位要求 专业化  [作者简介]王杰法(1969- ),男,浙江乐清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宁波3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