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气体辉光放电驱动用恒流源功耗电路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etpse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便于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起燃,驱动恒流源需要较高的开路电压,同时因气体放电具有负阻效应,起燃后维持放电所需的电压远小于起燃电压,起燃后富余的电压会造成恒流源具有较大功耗。鉴于此,提出一种降低气体辉光放电驱动用恒流源功耗电路方案,给出电路原理图并详细分析其工作原理。本方案使用开路电压略高于气体放电维持电压的恒流源来降低功耗,使用高压脉冲压电陶瓷来保证气体放电可靠起燃,恒流源与高压脉冲电路由高压硅堆隔离后并联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当电路工作正常时,可降低约为50%的功耗。在直流辉光放电实验平台上对镀锌板进行样品精密度的实验测试,发现Cu、Si和Mo等元素含量(谱线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优于2%。
其他文献
利用含有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SBS)的传输方程,研究了透明传输和最佳掺杂浓度下,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对分布式掺铒光纤放大器(d-EDFA)的各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激布里渊散射消耗了d-EDFA的泵功率,恶化了系统的噪声特性,使传输系统的最佳泵浦周期减小,所需的总泵浦功率增大。
Device to read/write data from optical storage units have polarization insensitive character at two separated wavelength. Based on a key four-layer structure and some matching layers, an initial thin film stack system is constructed. After optimized alter
介绍了利用剪切干涉技术,研制一个对染料激光器出射光束的波前进行评价的系统。考虑到染料激光器的出射波前基本质量、功率与光斑大小等特点,系统选择了三平板剪切干涉作为基本干涉光路和一阶微分法被面复原算法;讨论了优化和工程化方法——对单幅干涉图进行自动数字化采集的智能化判断技术,包括了系统标定、图象阴影自动校正、直方图分析辅助二值化阈值的选取和自动修像与断点连接等,在正常测试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研制成功的三平板剪切数字波面干涉仪,系统的重复性也到了0.02λ,测试精度优于0.05λ(RMS)。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与美国光学协会联合举办的1971年度激光工程与应用会议,于1971年6月2~4日在华盛顿举行。参加会议的人员共1100人,而两年前的与会者共1300人。
期刊
分析了超高斯变反射率镜非稳腔的腔模和输出特性。以最高输出光束亮度为目标就其腔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和设计。f在20 mm.口径钕玻璃激光介质上采用这种腔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数十焦耳近衍射极限的高亮度激光输出。远场合总能量80%的发散全角为0.192 mrad,是衍射极限的1.9倍,输出能量是腔内损耗相当的普通非稳腔的92%。
报道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笼可饱和吸收体的3 μm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采用结构紧凑的线型腔设计,在钬镨共掺光纤中实现了稳定的调Q脉冲激光运转。当泵浦功率达到99.7 mW时,开始出现稳定调Q状态,重复频率为82.0 kHz。当泵浦功率达到347.1 mW时,得到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50.7 mW,最短脉冲宽度为2.21 μs,对应的重复频率为169.5 kHz。实验结果表明,金纳米笼在中红外波段光纤激光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当前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的优化是测量阶段和重构阶段采用同一矩阵的事前优化。采用了以行变换为主的测量矩阵优化算法和过渡矩阵将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和重构矩阵相分离,在测量阶段采用单像素相机的0-1稀疏矩阵,在重构阶段采用近似矩阵,这是区别于传统思路的测量数据和测量矩阵的事后优化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矩阵的性能好于稀疏循环矩阵,近似矩阵和优化矩阵具有相近的性能。研究成果降低了测量矩阵工程设计和实现的难度。
本文运用类高斯型分布的光束处理方法,即把低阶混合模的光束视为扩大K倍的基模高斯光束。首先从混合模与基模光强及光斑半径的计算说明这种假设的合理性。由此出发给出了混合模光束特性的计算公式,又用类高斯光束去分析一个典型的连续波Nd:YAG激光器,找到了最佳腔长的范围,接着又叙述了K的实验测定方法.最后,分析讨论了激光器输出光束与光纤的耦合,求出了实际应用的必要参量。
期刊
针对放大自发辐射噪声引起的信号劣化情形, 分析了时钟抽运四波混频光纤再生器的静态和动态功率转移函数(PTF)以及Q因子转移函数(QTF)三者之间的差异, 揭示了消光比参数对动态PTF曲线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全光再生器的动态PTF和QTF特性, 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研究表明, 在给定波长配置和光纤参数下, PTF输出饱和点和QTF最佳工作点所对应的输入光功率相差1 dB, 且与抽运光功率基本无关。该结论意味着通过测量动态PTF曲线可以获得最佳工作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