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与象征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_l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总是渴望通过神话、传说、艺术以及宗教等,来表达人生的核心体验,例如永生、生殖力、死亡、献祭与爱。世界上各种文化利用共通的象征来表达这类体验,不分年代和地域,超越了语言的藩篱。
  “象征”(symbol)一词源自希腊文symballein,意即“汇集”,表示几件事在同一时间发生。利用浅显易懂的象征,将奇异神秘的现象与日常事物联系起来,能很简单地阐明真理,使人明了。
  20世纪初的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说:“每一种心理表达都是象征,条件是我们先假设:这类象征除了本身意义外,也代表我们目前不明白的某种事物。”这也说明了象征何以充满神秘力量,引人入胜。电光火石间,心灵便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或记忆,“看见”、“了解”或“忆起”宇宙的真相或隐秘的事实。荣格认为所有人通过集体潜意识相互连接,每个人的心灵都能进入这个知识宝库。他深信每个人都继承了前人获得的知识,就像我们会遗传到祖先的外貌一样。
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约1490年)充分展现其对比例深刻的了解。

  符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观照、逻辑直觉、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的各种象征符号,包括神秘物体、图案、雕像以及古老文字等,都有其独特的起源、用途、意义及目的,从中可以解开自古以来不同文化留给我们的谜团。
  远古时代的早期象征往往受到动植物和自然现象的启发,如龙、凤凰、彩虹蛇、莲花等。
  后来,人们赋予众神特殊的称号,图案以及相关联想,因此有了渴望长生不老和多子多孙之人对王母娘娘的敬仰崇拜,有了新月、光晕与十字的象征意义。
  另外,神秘的数字、神圣的几何图案以及早期的书写系统也向我们传达了古人的生活及思想,从中亦可看出其对后世的极大影响。如甲骨上的卜辞反映了中国商王朝的王室贵族们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行等各个方面。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从刻在黏土上的简易记号或象形文字发展成为容易检索的符号系统,后世的字母有受其影响。几何比例可见于达·芬奇的著名素描《维特鲁威人》(约1490年),我们也可以在古代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如埃及与希腊)中窥见此类原理。
  中国古代的《周易》以及西方的塔罗牌、黄道十二宫、炼金术等神秘世界里使用的象征语言,显示着神秘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自古以来,这类知识就掀起许多争议,也令人深深着迷。
  威廉·布莱克在《天真的预言》(约1803年)一诗中写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这几句话总结了象征的力量,说明象征不仅激发每个人心中的情感与灵感,也诉诸神性,以及人类共有的经验与记忆。
其他文献
白玉童子牧牛摆件 清  古人常通过自然万物寄托自己的情怀,这甚至也可以看作是诗歌题材中最为悠远的一种传统。因此,李白以《田园言怀》抒发自己远离仕途回归农耕生活的向往:“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贾谊忠心为汉,却被贬谪三年;班超万里出使西域,却只是得到一个定远侯。倒不如返璞归真,做个农夫,在山水田园中牧牛耕读,多自在啊。而当苏轼想到退仕后有机会隐居阳羡时,他也即兴写了这样一首
《韩非子·外储说》中记载:“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着然不售,酒酸。”这里的“帜”即是指酒旗。“县帜甚高”说明当时的店家已经用高悬酒旗的方式来招徕生意了。  幌子的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广告宣传,通过不同形制的幌子宣传自己,吸引顾客购物;二是引导消费,使人们走在街上可以根据幌子选择店铺;三是幌子有很强的装饰性,好的幌子往往如一件艺术品,上面绘制着各种吉祥图案和祥禽瑞兽,
陈新长  1972年10月出生于甘肃通渭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开办了嘉峪关市“汉字书写公益讲堂”,创设嘉峪关市“兰亭书院”,获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颁发的“甘肃省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一般来说,美有两种:具体的和抽象的。具体的美是客观事物本身或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的美,抽象的美是寓于形式之内或隐于形式之后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中进士,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由于仕途上的顺利,他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书画上来。董其昌笔致清秀中和,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恬静。董其昌的书法取法晋唐,遍临诸家,自成一格。与此同时,在书法理论上,董其昌提出了诸多观点,如“似奇反正”“字须熟后生”“书画唯甜熟不可救药”“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等。其书法天真烂漫,简淡自然,在明代书坛可谓首屈一指。
丝路上的使者  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他和副手们曾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天竺和于阗等西域各国,还带回许多国家的使者。从此之后,丝绸之路上使节往来,遂成常态。  我国古代专门有一类描绘域外国度及国内少数民族向中原王朝进贡朝觐的画作,称为“职贡图”。“职贡图”以描绘各国进贡使团形象为主,呈现远人来朝的盛况,为后人留下当时各国服饰、风俗、特产等第一手视觉资料,也展现出古代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
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迄今保留了1000多座大小不等的寺观建筑和地上遗址,除了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后土圣母庙、稷益庙等数以千计的寺观壁画,民间还有更为常见的墓葬壁画。相比久负盛名的山西寺观壁画,墓葬壁画这一类特殊的随葬品,此前却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中国现存壁画主要分为两大类:地上的寺观壁画和地下的墓葬壁画。山西博物院馆藏墓葬壁画包含有北齐、
李成 1977年出生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擅长银器制作。现为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工艺大师、制壶大师,丽江“鹤匠堂”主创。  28年,从辍学养家的少年到专攻银器的匠人;28年,从白手起家到颇有成就;28年,从籍籍无名到在圈内声名鹊起。正如古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8年时间只专注一件事,李成终于迎来破茧时刻。少年辍学,学艺养家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
Nendo独创新作 向埃舍尔作品致敬  近日,位于墨尔本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GV)举办了一场极具开创性的展览,展览展出了荷兰艺术家M.C.埃舍尔(M.C.Escher)以及与其呼应的著名日本设计工作室Nendo的作品。  Nendo围绕展览展开的研究与设计过程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物品系列,该系列也将与其它展品共同展出。经过多次试验,作品从最开始的纸质仿制品逐渐进化成11个黑白漆面金属材质的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众多汉代没有留下姓名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蹴鞠乐舞图  目前,我国发现汉画像石的地域很广,分布区域主要有4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彬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前3个区域都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陕北、
如果把秋情、秋味,秋声、秋色,秋之节俗、秋养之道……一股脑随手倒进瓦坛,不用酝酿,不用发酵,就是一坛甘醇的佳酿,氤氲的芬芳能醉了岁月,醉了人心。  秋若是一位骚客,落叶就是他手中的帛笺、笔底的文字,在秋风秋雨里诉说失意,在孤枕难眠时幽怨衰思;亦能抒发平和恬淡的隐逸之洒脱,吟唱满山遍野的火红与金黄。  秋若是一位画家,静水就是他砚池的墨色、毫端的颜料,用疏密有致的线务和浓淡相宜的色彩,描绘雨过天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