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对策及趋势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u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作为培养全面人才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大力发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当积极对待,认真思考,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改革需要。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程 体育改革 改革趋势
  
  1 我國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及改革
  
  1.1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
  我国学校体育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时期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做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
  在一些学校体育课的内容被《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内容所左右,年年都要用大部分时间来进行重复练习,反复测验,枯燥的练习充塞着体育课堂。更有甚者,从初一开始就围绕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了强化训练,使原本生动活泼、学生喜爱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厌烦和生畏的课堂。《达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本意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结果执行起来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更谈不上终身体育,全面育人了。
  1.2我国学校体育改革
  1.2.1更新体育课程观念
  现代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取决于课程教材手段的现代化。现行的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适应时代的要求。那种从中学到大学重复出现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中教育功能整体观的形式和课程设计决策的科学化,打破了学校体育课程单一的学科结构。国家教委制定的新体育教学大纲中对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提出,从根本上打破了“教师灌,学生跟”的被动教学格局,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关系,认真设计和组织实施。同时,按两类课程的要求,精选内容并进行科学组合,充分发挥两类课程的各自功能,打好三方面的基础(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终身学习的基础、将来走向社会的基础),共同完成体育总目标。先行体育教学大纲在总体上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教材内容,这是我们进行教学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但在教材组合过程中还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特征处理好全面与重点、健康性与知识性、继承性与时代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目的性与趣味性的关系,使其纵向与横向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
  1.2.2培养体育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各界包括家长,在评价一个学校、教师和学生时所用的标尺只有一把——考分和升学率,为了迎考其它学科挤占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上体育课,其内容也大都是迎考项目,因此体育课堂单调、枯燥,学生的体育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要改变这一状况,除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如《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以确定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用政府行为和行政手段将体育作为硬件衡量(如升学、毕业)以外,培养体育意识乃是全社会的职责。
  学校体育意识的培养存在两方面。首先,要有一定的体育场所,体育课的合理安排和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保证学生在健身活动中,心情舒畅,获得健身效应。其次,是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加强。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锻炼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独立锻炼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意识。
  
  2 体育课程改革后的对策及趋势
  
  2.1体育课程改革对策
  2.1.1从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学校则是育人的大课堂,体育是育人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把课上的生动、有趣,使孩子们在玩中接受知识,运动中体验乐趣。只要孩子能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久而久之,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我们逐渐将知识渗透其中,学校辅以良好的运动氛围,在孩子自己强烈要求运动的驱动力下,我们的课就不会上的那么被动了,就能一步一步地完成我们课改的目标。
  2.1.2提高教师素养
  体育课程改革无疑是对体育老师能力的一大挑战。以前的老一套上课模式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如再故步自封,就无法谈合格教师几字了。如何才能上好我们的课,完成课堂目标,这一切都要我们自己去思考、琢磨。每一节课都需要我们费尽心思、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潜能,充分调动起积极性,才能驾驭好课堂。因此,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认识,赋予体育课堂新的活力,是当务之急。只有你的认识不断升华,你的课才会有新意,才会有新的、更多、更好的内容,一改过去的单调、乏味,更好地吸引学生。当然要想上好课,一定的运动能力也是必备的,并且要全面。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多才多能,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得到学生的欣赏,为上好课提供有利的条件。
  2.1.3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现更多自主性
  过去,我们的教材内容多,且规定过细,教师只是大纲的执行者,年年机械地去上课,根本无法调动其积极性,体现自身特色。沉闷、乏味一直充斥着整个课堂。所以,我们的教材编排一定要给出学生、老师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来上适合自己的课,我相信我们这样做了,不久体育课就会多姿多彩,内容丰富,无数的新东西展现在我们面前。一堂课的好坏不能限定在它的形式上,要看它的效果。如何看?首先,学生、老师都很投入,老师教的有趣,学生学的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好。其次,学生能了解、掌握一定的知识。,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运动技能方面的,使每个学生节节有进步,育智又育身。
  另外,课堂常规也要变,教师要特别注意角色的变化,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参与学生活动,能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不再是固定位置——讲解、示范,而是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享受运动的喜悦。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教育理念。
  2.2体育课程改革趋势
  体育课程改革正处在摸索阶段,尚未成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培养目标由单一的体育教育向健康保健、教育教养、竞技娱乐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在现有基础上向现代化、国际化趋势发展,课程设置趋于综合、灵活并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无论如何,体育课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培养健康人,让全民大众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拥有一定的健身常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素质,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们课改的总目标不会变,只要我们能更好地完成它,不需要拘泥于任何形式。
  
  参考文献:
  [1]王建.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木村清人.21世纪学校体育课题展望[J].体育科教育 1998,(3).
  [3]曾三明.从日本学校体育改革谈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J].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2,(5).
  [4]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四环素对实验性大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瘤弹力蛋白酶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皮下注射四环素(25mg/d),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动脉瘤形成率和动脉壁组织学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结果灌注2周后实验组大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率10%,对照组大鼠动脉瘤形成率为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
目的探讨MoSS Miami系统和椎体前路撑开器(anterior distraction device,ADD)联合使用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经验.方法对德国Unfallkrankenhause Berlin创伤与重建外科收治的28
我们对1999~2000年182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2例,男145例,占79.67%;女37例,占20.33%;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1
目的比较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与单纯术中血液回收用于心血管外科血液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术前血红蛋白Hb≥130g/L的心血管外科成年病人140例随机分成两组:A+C组,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ANH量8~12ml/kg,n=70);C组,术中单纯血液回收(n=70).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24h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血小板(PLT);回收血量;体外循环(C
目的 建立完善的介人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服务规范化. 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反射节能涂料在中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绿色节能事业要蓬勃发展,这为反射涂料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巨
[摘要]选择60名痛经(女学生)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三个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经过三个月的自我腹部按摩运动,痛经消失,而对照组没有任何变化。结论:自我腹部按摩运动是女性痛经的有效运动保健方法。  [关键词]腹部 自我按摩运动 痛经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前或月经期间下腹阵发性胀痛。中医认为痛经是因寒凝淤血,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实际上痛经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器质
[摘要]通过太极拳在休闲体育中的发展特点,探讨其在休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太极拳运动的多样组织形式,极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以人为本的锻炼形式,以及具有健身、改善心理状态、融洽人际关系、丰富生活等多种功能,对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休闲体育的开展,太极拳运动将进一步社会化、科学化、多样化。  [关键词]太极拳 休闲体育 多样化 科学化     一、引言  现今,休闲体育的
【摘 要】聋哑人处于一个无声世界,即使他们的亲人也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偏见和不理解,让他们倍感孤独。因此,他们会产生对社会的怨恨,甚至敌视的心理。因此,教师应积极关注聋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引导他们的心理倾向,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其良好的行为。  【关键词】聋生 心理问题 教师    有关数据显示,有65%的残疾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聋哑学生由于本身无法靠有声语言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