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500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分为两组。2019年5月前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2019年5月后入院患者纳入观察组,增加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采取护理标识管理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500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分为两组。2019年5月前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2019年5月后入院患者纳入观察组,增加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采取护理标识管理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根据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100例和病毒感染组10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hs-CRP及WBC水平及阳性率。结果:细菌感染组PCT、hs-CRP及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WB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分析中医耳穴压贴与针灸技术治疗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耳穴压贴联合针灸治疗,相较于单独针灸治疗,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更具有优势。
目的:分析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应用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开展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检测的呼吸道疾病患儿14711例,均经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流感A、流感B、副流感1、副流感2、副流感3、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腺病毒开展检测,分析最终检测结果。结果:14711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5533例,检出率为37.64%。不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A、流感B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时间段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检测阳性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的准确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疑似血液性疾病患者149例,分别对血液样本采取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验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单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检验准确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呈现红细胞形态异常68例(45.64%),检出单核粒细胞29例(19.46%),检出中性粒细胞19例(12.75%),检出嗜碱性细胞33例(22.1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对急诊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急诊护理人员60例,根据培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培训;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各项相关技能掌握评分及各项急救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扬信收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