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长荣:花脸净心 唱好这“独一份儿”的声腔艺术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长荣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文艺繁荣发展的过程,作为“准80后”和“新上海人”,他传承戏曲精髓,又紧跟时代步伐,这些都源于他对京剧艺术那份骨子里的热爱。

出身梨园名家 三兄弟入三行当


  强国论坛:您出身于梨园名家,兄弟三人从小就对戏曲耳濡目染。在京剧的行当里,您当初为何会选择专工花脸并延续至今?
  尚长荣: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戏曲的环境里面,没出娘胎就能感受到京剧的激越而美妙的旋律。可以说从小就爱看戏。大哥长春,是武生;二哥长麟,继承父亲的衣钵,青衣、花衫;我正式学花脸是1950年,到现在应该说是69年吧。我正好在六七岁的时候在天津,我看过金少山先生的戏,“金霸王”不得了,那都是我们崇拜的偶像。当时我父亲母亲问我,你愿意不愿意学花脸?正中下怀,我说很愿意。

一部纪录电影 一次家族聚会


  强国论坛:上世纪60年代,文化部投拍纪录片《尚小云舞台艺术》,你们兄弟三人共同参与排演。这部珍贵的影片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尚长荣:为了给老一辈的艺术家能够做记录,抢救、继承优秀的京剧传统艺术,所以就筹拍了《尚小云舞台艺术》。这个片子是在1961年得到文化部电影局的投资和批准。其中一折是《失子惊疯》。从小看这个戏的时候,那时候大概就是三四岁吧,一看到舞台上父亲(饰演的)胡夫人这个形象被坏人强盗抢走了,我就会在观众席里哇哇大哭。没想到几十年后,我就扮演了这个红胡子、绿脸的强盗,把父亲给抢走了。我父亲常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聚会,恐怕也是我们弟兄三个同时都能够为父亲配演,也是难得的一次梨园家族的一个大聚会。

想在台上显萃 必须背地受罪


  强国论坛:您从小自带光环,当年的练功学戏之路,是否也是顺风顺水?
  尚长荣:说长荣你是出身于梨园世家,肯定你的艺术道路是在掌声和鲜花当中度过的。其实不然!干我们这一行,梨园界演戏,应该说和艰辛,和汗水、泪水,甚至还要有一点血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想在台上显萃,必须背地受罪。这个受罪实际上就是要勤奋、苦练,要吃苦。从小练功,毯子功、把子功,这都得练,而且要拉戏,不管你文戏、武戏,演员从小必须得学昆曲。像我们花脸必须学《芦花荡》《醉打山门》《火判》,都得学,这是基本功。到了青春期,倒仓,就是青春期变声了,这又是一关。当个演员得过几关。不经一番寒彻苦,怎得梅花扑鼻香。只要勤奋,就会有收获。

从北京到西安 一干就是32年


  强国论坛:您是北京人,从事京剧事业为何会选择到西安发展?
  尚长荣:说起来,我应该说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北京从小学戏、演戏。那时候我也有幸跟着父亲在“尚剧团”尚小云剧团,在全国的演出。这一段的舞台实践,正是学习、实践、追求最好的时光,也等于是砸下了一个比较夯实的舞台实践基础。在1958年,我父亲也是受西北戏曲界的盛情邀请,所以就支援西北的戏曲教育。这样就等于把半个家搬到西安。所以我就调到了陕西省京剧团,在陕西省京剧团一干就干了32年。

文武须兼备 “抓”人有纹理


  强国论坛:在陕西省京剧团期间,《张飞敬贤》让您挑起大梁。有评论说您“文”唱了这个武将,“武”唱了这出文戏。个人的这种表演特色,怎么才让戏迷朋友感受到与众不同?
  尚长荣:唱文戏你必须得有扎实的基本功,你得有武戏的基础。那么架子花脸,不仅要有面和表演武功的基础,你還得有铜锤的唱功。这样就要求我们演员,要做一个合格的京剧演员,必须文武兼备。文戏不是要你“武”唱,是用非常生动的表演来给它激活,唱得活,这样就“抓”人。武戏“文”唱不是“温”唱,你得唱出纹理来。
  从西安到上海 二次创业“自找苦吃”
  强国论坛:上世纪80年代,您曾任职陕西省京剧团团长。是一个什么念头,让您放下已有的成绩,来到上海闯荡?
  尚长荣:可能是受到改革开放全国这种轰轰烈烈的如火如荼的这种热潮的驱动和激励,总觉得我们不能滞后,必须得求索。正好遇到一个优秀剧本——《曹操与杨修》。我一看基础很好,不同于传统的三国戏,很有新意。我当时觉得,这个戏要想排,必须得有“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艺术效果,排起来才有它的意义。1987年,我就夹着剧本,听着贝多芬的《命运》。坐着绿皮火车,潜入了上海滩,敲响了上海京剧院的门环。应该说,当时的上海,各方面的条件还比不了北京和几个兄弟省,待遇并不高,但是,我喜欢上海的一种风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以,我从跟上海的合作,应该说又是一个32年。

守住这“独一份儿”的民族瑰宝


  强国论坛:在上海,《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形成了您的代表作“三部曲”,获得诸多大奖和荣誉。这也源于您“不吃老本”,坚持创新剧目。当前,京剧艺术更好地融入时代,您觉得传承和创新,哪个更重要?
  尚长荣:我们民族戏曲这么多剧种,这个优秀的杰出的难以逾越的声腔艺术、表演形式,是在世界艺术之林当中独一份儿。继承传统和推动创新,二者不应该对立起来。在继承上我们不要犯僵化的毛病,克服僵化;在推动出新上,要克服异化。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永远不要背离我们本民族、本剧种的本体生命,就是本体艺术风格。一定要克服浮躁,一定要克服盲目的追求。要加强什么?民族自信,剧种的自信,文化自信,这样你才能够很冷静地、很现实地来做继承和推动。

力推大戏青春版 锻造京剧接力棒


  强国论坛:您在培养传承人方面最看重什么?现在,您的三部大戏都有了年轻演员为主力的传承版,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尚长荣:说起来演《曹操与杨修》这样的剧目,难度是比较大的。你得有扎实的传统戏的基础,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你才能把新创剧目演到位。当时曾经考虑能不能老少同演、师生同演,就是说我演其中一折。后来想,与其演其中一折,为什么不能推出一台全部是青春版,由青年人来接棒、接班。这一台应该说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各种方法全都用尽了,终于出台了,观众认可了。应该说,这点劲儿没白使。要对传统戏精排精演,进一步地去完善传统;对于新创剧目,要接地气,贴人心。简言之,要好看、好听、动人。

京剧属于青年 好戏永远立得住


  强国论坛:观众戏迷的认可,能极大鼓励舞台上的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当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回?
  尚长荣:1995年第一届京剧艺术节闭幕之后,我们全班人马进京,为首都高校学子演了十场戏,不收一分钱。第一幕过去了,第二幕就开始鼓掌,到演完,统计了一下,(掌声)大概有45次之多,从来没有过的。越演我们心越放下来,越演越兴奋。我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炙热的场面,我第一句话是,感谢同学们冒着三九严寒来看我们的剧,第二句我喊了一句,“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直到现在,我仍然说,半生来所遇到的炙热的演出场面,只有那一天是我终身难忘。只要有好戏,只要有打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戏,永远是立得住的。
  我是民族自强、文艺繁荣的见证者
  强国论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说,您怎么评价京剧艺术在这70年里的变化?
  尚长荣:新中国的建立,是戏曲梨园界广大艺人们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70年,是我们民族自强、文艺繁荣的70年。(我)亲身经历,也是见证者。我为70周年伟大的业绩而欢呼。我是个幸运者,我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好政策,赶上了好团队,也赶上了诸多戏迷、好观众对于我们戏曲事业、京剧艺术的厚爱、支持和激励。
其他文献
满都海在汉文史籍中完全不见其人,而在蒙文史籍中却是一个世所罕见的巾帼英雄、一个雄才大略的蒙古杰出女政治家。年长寡妇嫁给了小男孩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但蒙古帝国并没有灭亡,而是退回了自己的故土——蒙古高原。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不过,此后的蒙古帝国在明朝军队持续不断的打击下越来越衰弱不堪。1388年,一支10万人的
家住望京的王璐在微博“菠菜x6”上发出了“望京的网友们是否愿意去机场义务接被困的兄弟姐妹们?”的号召。几小时内,20多辆车,打着双闪,跨越洪泽,直奔北京机场。  他们在微博上沟通信息,了解北京机场的最新动态,调兵遣将,甚至@媒体,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那个纪录片叫《互联网时代》,它热情歌颂,“每个个体的声音都值得被倾听,(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让每个人都成为中心”。  在金台夕照地铁站错过的身影,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詹建俊是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最早的一代艺术家,也是中国油画的开拓者之一。詹建俊长期从事油画专业的创作、教学及学术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追求大气、壮美、新奇、浑原、高昂的主调,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完美结合,不仅创作了《起家》《狼牙山五壮士》《高原之歌》《回望》《潮》等一系列影响久远、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成为近代中国美术史
“我今天用感恩的心站在这里,感谢过去40多年来支持我的客户、股东、同事、伙伴,如今我放下鸿海,舍不得,但我不后悔。”在6月21日台湾鸿海集团股东会后,郭台铭在告别感言中说道。  郭台铭接任者的这一悬念也在当天的股东会上揭晓——负责芯片业务的鸿海半导体次集团总经理刘扬伟当选为董事长。  董事长的职务由一人接替,但郭台铭在鸿海集团经营决策的权力却交由一个由9人组成的经营委员会共同承担,鸿海也从曾经的一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韦纳(Paul Veyne,1930-)在《人如何书写历史》一书中说:  一个事件只有在一个系列中才有意义,系列的数目是不确定的,它们并不按等级排列,而且我们将会看到,它们也并不向一个各种角度的实测平面图中聚合。大写的历史的观念是一个无法接近的极限,或者更多是一个超验的观念;人不可能书写这个历史……  韦纳所谓“大写的历史”,是指包罗万象、“全息摄影”般的历史,这样的“大写的
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从资本积累方式与劳动体制的角度解释了“新穷人”现象。文章指出,集权化的全球市场使得竞争越发积累,弹性积累体制出现,使得生产的灵活性与生产流程的标准化成为可能,但也将灵活性的成本和风险都转嫁给了劳动者。由此,在资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功能性的穷人”也大量出现。文章原载《文化纵横》2016年2月刊,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新穷人的全球图景:三个世界的交集何
张士平的背影  去年12月29日,张士平以魏桥创业集团(下称“魏桥集团”)创始人的身份出席了该集团2018年年度表彰会,魏桥集团的官方网站上说,“集团公司创始人张士平董事长出席大会并作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讲话。”“与会的广大干部职工全体起立,对张士平董事长感人肺腑、情真意切的讲话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应该是张士平最后一次出现在魏桥集团这个舞台上。此时,他创建的魏桥帝国已经达到这样一个规模
这是一双女士的脚,很精致。然而,吸引人目光的不是却是戴在一只脚脖子上的黑色装置。那黑色装置看起来有些大,一点都不适合,很扎眼。其实,那是一种监测设备,监控的是佩戴者的自由,学名叫“电子脚镣”。  这双脚属于一位女士,她就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原华为公司的CFO孟晚舟。孟晚舟,2018年12月在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况下,被加拿大非法拘捕。加方给的理由是,受美国委托。  美国之所以要加拿大拘
周国彪于1965年1月出生在横峰县葛源镇关田村委会童源村小组。不到1周岁的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父母带他四处求医,因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无奈右腿落下残疾。  周国彪没有因为身患残疾而放弃就学,从小勤奋努力,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和同学喜欢。高中毕业时,成绩优良,可惜当时政策规定,残疾人不能参加高考。就此,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高中毕业后相继在乡文化站、电影院、乡企办做临时工;县钽铌矿公开招工时被录取成了
人们所熟知的郁钧剑是一位著名歌唱家,也是作家、书画家,更是一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敢于担起崇高使命的艺术家。郁钧剑的演唱情真意切、洒脱流畅,讲究歌词词意的表达和旋律的韵味,音色甜润醇厚,吐字清晰。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将美声唱法的技巧运用到民族民间歌曲的演唱当中,同时,也注意吸取通俗唱法的长处,使自己的演唱风格既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又有时代气息的鲜明特点。  为人民放歌  无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