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小岗剑等堰塞湖的应急处置中都采用了开挖泄流槽这一措施,但出现了溃决流量超过了下游城镇防洪标准的危险情景。为控制堰塞湖排泄洪水超过下游区域的防护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小岗剑等堰塞湖的应急处置中都采用了开挖泄流槽这一措施,但出现了溃决流量超过了下游城镇防洪标准的危险情景。为控制堰塞湖排泄洪水超过下游区域的防护能力,排泄后期在泄流槽中加入人工结构体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措施。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在泄流槽排泄后期抛投不同型式的人工结构体进行流量调控,包括四面体实体结构、四面体实体结构串、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和四面体实心框架结构串4种型式。通过抛投人工结构体与未抛投人工结构体的对比实验,发现:1.前者比后者溃决洪峰流量减小了26.6%~61.7%,说明人工结构体在控制
其他文献
衬砌结构在我国很多高压引水隧洞建筑项目中都有着非常广泛地应用,同时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缺陷问题有待改善.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从衬砌
本研究采用2×2的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了物理学习环境之一的学习材料背景颜色对认知负荷及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1)背景颜色在对认知负荷的影响上与任务类型产生交互作
在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以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个
为了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强化农网改造工作,强化安全管控工作,有序推进农网的改造建设。本文针对我国农网发展现状对农网改造进行安全管控,希冀可以促进我国农网
排导槽是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用途广泛的泥石流防治措施,在总结东川槽、"V"型槽等现有排导槽槽型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一种新槽型——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展开试验研究
泥石流在堆积区进行堆积时,常在沟口形成回淤并造成灾害。为了探讨泥石流在沟口回淤的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其预测,开展了4组107次泥石流连续堆积和4组共21次单次堆积实验。
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阿尔泰山南坡,位于森林上限的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树轮宽度对生长季初期温度敏感,且在近年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温度的响应较为稳定,可以作为该区域温度变
中国是一个山地占2/3的国度。山地因其垂直高差产生了自然与人文现象随高差变化梯变的高梯度效应,森林及其生物质能也呈现出梯变现象。以滇西北梅里雪山极高山地为实证点,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