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膜与多效有机肥互作对山地烤烟产质量影响试验研究

来源 :陕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表明,降解膜处理的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与普通地膜处理的差异不显著;中烟多效有机肥处理的烤烟单株留叶数、产量、质量和产值与油菜籽饼肥处理的差异显著;地膜处理与有机肥处理的互作不显著。降解膜处理可省揭膜工3个/667m2,节约用工成本180元/667m2,同时解决了残膜污染烟田问题。多效有机肥处理单株留叶数增加1.33片,增产20.48kg/667m2,均价增加0.79元/kg,上中等烟比例增幅11.37%,产值增加333.84元/667m2,增幅26.69%,原烟外观质量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虚情假意的失真现象、空话连篇的失实现象、千篇一律的失式现象,人们称之为高考作文的“失语”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哪里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厘清此问题,不能仅仅“就文本论文本”或“就技术论文本”,还必须从写作语境的多层制约因素中去作全方位的考察。    一    欧阳修的一首诗《画眉鸟》可以很好地概括我们中学生的写作环境:“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
在经过1年的强势增长以后,各大气体生产公司现在完全有能力在2001年给股东们提供更多的回报。企业的合并将更加局部化和区域化,而不是全球化,而这一趋势将有利于气体行业改进它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以来,多次教学《〈论语〉十则》。课堂上碰到的学生对孔老夫子的一些话语的原生态理解,引发了我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  串讲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学生说得颇有意思。下面列举几例: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学生翻译成“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却不恼火,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我问他的理解有何问题,另一学生说:“既然他什么都不知道怎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谈生命》是冰心极富代表性的散文佳作。该文属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品语言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但在一般的散文教学中,品味语言容易出现程式化现象,通常是学生先找出可品之处,加以揣摩,教师点评,然后读一读。这种方式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日寸间一长,学生可能会出现“审美疲劳”,流:于形式。因此,换一种方式,有别于常规,且容易操作,成为我设计本课教学的思考点。  我细读全文,全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