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磷是限制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遗传改良提高玉米杂交种的磷吸收利用能力,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磷肥长期定位田,在前期磷高效自交系筛选的基础上,对低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分析,以期为磷高效育种选择亲本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鲁原92×7922为高磷高效型杂交组合,减产率达67.2%;Mo17 × 7922为低磷高效型杂交组合,减产率只有3.5%.耐低磷育种中,高配合力自交系为CA200和Mo17;低配合力自交系为丹黄02、107、原引1号、鲁原92、31
其他文献
重点介绍了长春市农科院选育的糯玉米系列杂交种春糯1号、春糯3号和春糯5号的特征特性、生产关键技术和开发利用情况.长春市农科院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春糯1号为鲜食的首选品种,
用不同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各处理对玉:米苗期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和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植株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的变化、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E
群体改良是现代玉米育种的基础环节,非常重要,在国外被称作前育种(Pre-breeding),是玉米种质改良创新的核心技术.为了适应玉米杂交育种的需要,必须把群体改良技术转向相互轮
用302D和黄爆粒玉米配成杂交种混粉与黄早四杂交,分别回交1~2次,以此为原始材料组建小群体。交替运用自交选系和群体轮回选择方法,育成早熟、高配合力、抗病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