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段 新方法,捱过化疗痛苦期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肛裂、血尿、过敏、脱发……治疗肿瘤的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控制、灭活癌细胞十分有效,但其毒性反应所带来的痛苦也是无法否认。哪些患者需要化疗?在痛苦的化疗过程中,怎样才能捱过去呢?
  老手段:部分肿瘤化疗治愈率高
  化疗可能会造成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往往是暂时的。化疗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据表明,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治疗手段,在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化疗已从既往的姑息性治疗,逐渐向根治性治疗迈进。综合治疗是目前肿瘤的治疗原则,随着有效的化疗新药不断出现,化疗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根据病种和对化疗的敏感性,化疗患者也可以是早期或中期。
  部分肿瘤也可以通过化疗治愈,如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精原细胞瘤、恶性淋巴瘤、儿童急性白血病、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这些肿瘤对化疗敏感,治愈率在30%以上,如病变尚早,治愈率可达90%。而对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肺癌、骨肉瘤等,治愈率在5%~30%。
  多数肿瘤也可通过化疗缓解,如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晚期、膀胱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子宫内膜癌、肾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及慢性粒细胞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这些患者化疗后可带瘤生存较长时间。
  新方法:周期14天的剂量密度化疗
  随着辅助治疗药品的不断发展,止吐药、升白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大部分肿瘤患者轻松渡过化疗期。化疗已经变成一件相对轻松的事。
  化疗持续多长时间取决于癌症种类、治疗目的、所用药物及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1天算起,有21天或28天,即3~4周称之为1个周期。1个疗程是指连续化疗2~3个周期,有的肿瘤需化疗4~6个周期才算为1疗程。
  一般对于适合做辅助化疗的病种,如绝经期前乳腺癌、睾丸癌、软组织肉瘤及肺癌等,当手术已切除原发肿瘤,没有扩散时,需6周期化疗,即术后化疗3周期(第一疗程),休2~3个月后再行3周期化疗(第二疗程)。
  近年来,部分肿瘤提倡采用新方法:剂量密度化疗,每个化疗周期缩短为14天,化疗周期数为10~12个。对于首选化疗的病种,如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等,适合的化疗周期数是当肿瘤达到完全消失后再加用2个周期。但有时对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或极易复发的肿瘤,可适当增加周期数,不主张无限制地延长化疗时间。
  巧补充:早餐早吃,晚餐晚吃
  疲劳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要安排好每天的时间休息。几次短时间的打盹或休息比1次长时间休息效果要好。同时,限制活动,只做必要的、最重要的事情。躺下时,先坐下再躺;起床时,先坐起,再站起。如有可能,散散步或做一些轻巧的锻炼,能减轻疲劳。还可以与医生、护士或病友多交谈,寻求节省能量、消除疲倦的方法。
  化疗后,肿瘤患者多存在味觉异常、食欲不振。偏偏此时,患者为应对化疗时的消耗,更要补充营养,否则会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导致感染,甚至发展成恶病质。我们建议化疗患者尽可能地吃,多喝液体,少量多餐。食物中可增加调味品,如增加甜度、鲜度以刺激食欲。
  西医认为化疗患者无须忌口,想吃啥就吃啥,主张食谱的多样化,以补充化疗对身体的消耗,但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化疗患者多出现恶心、呕吐、口渴、心烦等症状,宜多吃清凉健胃、消渴除烦的食品,不宜过食辛辣及油腻之物。食物以清淡些为佳。
  化疗当天早餐早些时间吃,晚餐晚些时间吃,这样中间时间拉开,可减少恶心、呕吐。必要时少食多餐。化疗期间还应注意要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常吃肉、蛋、奶、鱼和豆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饮食,如动物肝脏、鱼类、绿色蔬菜和水果;不吃过热、过烫、过硬及发霉变质、烟熏火烤的食物;便秘患者应多吃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蜂蜜等。
  编辑/杨丽伟 jtyy6729@163.com
其他文献
年过7旬的李奶奶,因不慎摔倒造成第3腰椎压缩性骨折,受伤后遵医嘱睡硬板床休息了两个月,正当她准备起床活动时突然感到右侧腰部剧烈绞痛,经B超检查被诊断为肾结石。患者及其家属疑惑不解:受伤前的体检并未发现肾结石,受伤后为什么会发生结石?这种结石能避免吗?  长期卧床,老人易患结石  据报道,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卧床老人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明显增加,8%~35%的长期卧床患者会诱发尿石症。  究其原因有:
我今年75岁,患前列腺病,夜尿频多。每1~1.5小时就尿1次,夜里口渴必喝水,喝了水5分钟后就想尿尿,烦燥、疲乏、心中不安、失眠。医生诊断为"尿崩症"。痛苦难耐,经很多
据英国《新科学家》报道,美国科学家帕维兹研制出了一种新式隐形眼镜,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之前,也有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可监测佩戴者是否有患青光眼迹象的智能眼镜。智能隐
73岁的王大妈前几天外出时地面有些不平,她一脚踩下去没站稳,身子一歪就用手扶了一下地,当时感觉手腕很痛,去附近医院就诊。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腕部疼痛的原因是桡骨远端骨折。
说到“红眼病”一词,作为生活俗语,人们并不陌生,大抵指的是为利益所驱对他物表现出的欲望,商潮中则更形象地概括为“见钱眼红”。追本溯源,这一词其实来自医学所称的红眼病,狭义上指的是常在夏秋高发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从广义上讲,则泛指眼白(球结膜)充血的一切眼病。  然而,说到“白眼病”,恐怕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尽管这一词目前在生活中尚无明确释义,但在医学上则是相对于“红眼病”而言,泛指一切眼白不充血的
如今不少人开始吃补品,认为这对身体有益。但在服用时仍存在疑惑,比如是否应该补充多种维生素、钙片、鱼油之类的保健品?维生素摄入太多对人体有无害处?维生素如何补充最好?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知名营养学专家,看看他们的选择是什么。    王兴国(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维生素AD胶丸(鱼肝油制剂)  近些年,我经常会吃一些维生素AD胶丸(鱼肝油制剂)。有朋友不解,不是说药补不如食补吗?营养师不
著名演员闫怀礼,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中扮演沙僧,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闫怀礼壮壮的,看起来身体很好,却因肺纤维化于2009年4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调查显示:我国45岁以上人群,7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慢性肺病,因病死亡患者中,45%死于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并非一种独立疾病  实际上, 肺纤维化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各种慢性肺病——老慢支
我国是乙肝大国,而现在的孩子又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把乙肝病毒传给孩子危害很大,社会问题也会增多,因此需要积极预防,争取别把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通过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好的预防方法,希望大家能从本文中有所收获。  阻断乙肝病毒向新生儿的传播,途径有二:一是阻断来源,即做好妊娠前和妊娠期间的药物预防;二是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去路。  妊娠前或妊娠期药物预防  先
我今年46岁,两个月前拍片显示,胸椎骨质增生和主动脉硬化。后来也常感到胸部会有不适。现在吃了丹七片、三七粉之类的药,感觉好一些。我想问专家,这是什么病?我
研究显示,可乐中所含的咖啡因会最终导致体内的钙质严重流失。由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机制,人体会不由自主地想要生成更多骨细胞。这种过度增殖容易产生病变,导致骨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