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也会罹患“多动症”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年前,柯阿姨突然得了一个怪病,控制不住地总是急急忙忙要小便,每天大约要排尿15次。排尿前后小腹部也感到疼痛不适。曾在当地医院辗转治疗,除了吃药,还进行推拿、针灸等多种方法治疗,花费了十多万元,病情还是挡不住地发展。后来发展到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尿意,下腹部及尿道口胀痛,平均5分钟就要排尿一次,每天上百次的排尿,她不得不放弃工作,觉得自己被病魔拴在了家中的马桶上。甚至痛不欲生,自杀未遂。家人带她在国内多家大医院进行诊治,但是症状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医生诊断她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多动的膀胱”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发病机理包括膀胱储尿过程中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无抑制性收缩和不稳定膀胱,同时伴有频繁的尿意。而发病原因则是多方面的。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如帕金森病、脊髓病变、多发性硬化症或心血管疾病等所致的逼尿肌不自主地无抑制性收缩,是属于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类型。而逼尿肌不稳定是指非神经原性疾病所致的膀胱过度活动,其病因多为原发性的。
  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膀胱过度活动症患病率达11.3%。其中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当。部分患者反复治疗无效,心理抑郁,甚至放弃治疗,放弃正常生活。最新的研究表明,膀胱犹如人体的心脏一样可以自主的跳动,一些特殊的病变可引起膀胱异常跳动,导致患者排尿次数增多,尿急严重的甚至有尿失禁、肾积水等情况。
  正常膀胱包括储尿和排尿两大主要功能。成人的正常储尿和排尿是由膀胱的局部反射和高级中枢控制。膀胱的排空和充盈涉及到交感、副交感和体神经的协调动作。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在储尿期中出现的膀胱激惹和不正常的排尿(如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等症状。
  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有:①非药物治疗,包括膀胱训练,适用于症状较轻,膀胱无抑制收缩不明显的患者。戴尿垫虽然不是治疗,但可减少或避免在公共场所尿湿裤子的尴尬局面。②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最常用的是抗胆碱能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逼尿肌的收缩力和频率,对膀胱起稳定作用。
  膀胱起搏器
  柯阿姨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经过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因此,医生为她采取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植入膀胱起搏器,医学上称为骶神经调控。
  医生在柯阿姨的臀部下方安置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主机”,在立体X线引导下,利用微创方法把一个很细的电极植入柯阿姨的骶尾骨排尿中枢,并与“主机”相连。用体外遥控装置调控电极的刺激参数,刺激她的排尿神经环路。根据她疾病的严重程度,通过体外程控调节刺激微电脉冲参数,调节与排尿相关的膀胱平滑肌、尿道括约肌和盆底的神经反射,使异常的神经反射重新达到平衡,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使困扰柯阿姨多年的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排尿等待、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终于恢复了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而且,植入体内的部件不会影响柯阿姨的正常生活。
  全球已有10万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使用膀胱起搏器,我国自2002年开展这种治疗,有效率达70%。它微创、可逆、可调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为南医大二附院泌尿外科主任)
  (丁留成整理)(编辑林妙)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我国直辖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缓解上述矛盾,拉动经济增长,降低污染排放。本文依据2017-2018年全国重点企业调查表,对比直辖市环保产业关键指标差异,并构建环保产业发展指数,测评四个直辖市环保产业发展态势。由关键指标差异结果显示,北京大量资金、物力用于环保产业投资,环保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了北京经济快速发展。天津、重庆两地不断加大环
摘 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互联网时代其作用尤为重要。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时,要从自身特点及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推进,保证自身对网络舆情信息解读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同时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现实需要为考量,合理布局,做好校园网络舆情工作,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助力。  关键词:原则;信息发布;“舆情安全阀”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