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环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种方法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广受关注的学习模式之一。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课堂实践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然而,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观念还是影响着现代的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评价教师的优劣,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公式、法则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而应该更具有发现性、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探索、思考的问题才会成为学生的真正的问题,期间他们所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我想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首先应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 我认为在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该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境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鼓励独立研究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网络层面。通过学生动手“研究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个环节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部分。
  (1).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要求各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分别写出能被2、5整除的数,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多,让学生自己收集所观察的材料,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规律的积极性。
  (2).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呈现3/4=6/8=9/12后,教师问:上面的等式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是怎么变的?放手让他们观察思考,通过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3).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先请学生用12个正方形(每个代表1平方分米)纸片摆成长方形,接着,要求同桌合作用24个正方形纸片摆成长方形,分别记录长、宽和面积的数据,问: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4).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如计算45 29时,学生想出了如下的方法:①40 20=60,5 9=14,60 14=74。②45 20=65,65 9=74。③45 30=75,75-1=74。④29 1=30,44 30=74。⑤45 5=50,50 24=74⑥40 20=60,5 9=14,60 14=74。⑦用竖式计算。通过尝试,不仅解决了问题,使学会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像第③、④、⑤种方法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三、注重合作交流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只有适应了合作,才能适应社会。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1、听的技能: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2、说的技能: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说话时要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能突出重点。3、交往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4、策略的技能:学会根据任务性质来决定应该采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
  四、强化实践运用
  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研究课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教师要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五、积极评价体验
  评价体验,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肯定,使学生获得主动研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是要引导学生对研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实施数学新课程标准,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研究式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发展放在首位,善于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欲望,创造主动研究的条件,培养主动研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能学、会学,培养出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MsP430系列单片机对终端的数据秉集及数据传输的设计。  关键词:MsP430 控制中心 数据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026-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
【摘要】要分析后进生的心理成因,从心灵深处转化,做到“了解”、“尊重”、“激励”、“帮扶”、“耐心”,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就能取得好效果,后进生也会成为“优秀生”。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心理    后进生是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的称呼。造成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个人心理的障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意
对于三维交互动画的制作,通常是建立在DirectX 3D和OpenGL等图形标准的基础上,通过DirectX 3D和OpenGL等删函数库结合高级语言编程实现三维虚拟的交互操作。这对非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
现有使用的IP协议(即IPv4)已面临着地址枯竭和路由表急剧膨胀两大危机。IPv6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IPv6继承了IPv4的优点,摒弃了其缺点。与IPv4相比较,IPv6在地址容量、安全性、网络管理、移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是下一代网络采用的比较合理的协议。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写作上亦是如此。良好的写作习惯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为语文老师, 应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呢?   1、树立心信。  学生往往把作文看得神秘而严肃。教学中,我告诉学生:“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人为什么要说话呢?因为心里有想法,有看法,肚子里有话要告诉别人,作文也是因为得到了什么见闻,产生什么想法,要告诉别人知
摘要:主要阐述了ATM的基本概念、ATM信元结构、特点、ATM协议、发展及其应用。  关键词:ATM ATM信元 ATM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2-0067-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摘要:阐述在ASP.NET框架中,用DgtaGrid控件实现对数据的批量修改与删除。  关键词:DataGrid控件 .NET框架 修改 删除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4-0054-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而教科书却是一个“静止的文本”如何让这个“静止的文本”变成“动态的是生成”,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艺术。  艺术一,合理变更教材,用活教材。  [案例一]  教材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十册“找次品。”  教学活动:  1.课件播放“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号”爆炸事件。(1)师:看了这则报道。谁来发表一下意见?(2)指明说说自己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一個成功的英语教师要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轻松愉快学英语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章节都配有与之相关的教学插图,其中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图像、重大历史事件插图、重要战争形势示意图、历史文物遗址图、历史漫画图等。这些插图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生动性、形象性、实证性、典型性、可读性、探究性、趣味性等特点,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