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调节蛋白非典型蛋白激酶C-ι和黏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dxm7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极化调节蛋白非典型蛋白激酶C-ι(aPKC-ι)和黏蛋白1(MU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6例乳腺癌组织中aPKC-ι和MUC1的表达情况,分析aPKC-ι和MUC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aPKC-ι和MU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绝经期、肿瘤T分期、M分期无关(P>0.05)。伴随着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加,癌组织中aPKC-ι和MUC1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aPKC-ι和MUC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7,P<0.05)。结论 aPKC-ι和MUC1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的转移相关,其相互作用在乳腺癌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aPKC-ι可能作为一种极化调节相关蛋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1 9 2 0 年代初,茅盾有着文学批评家与政治活动家的双重身份.这两种身份最初在他身上能够和谐共存,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及生存境遇的变化,茅盾开始更多地投入社会政治运动,
目的研究三种促排卵方案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化选择促排卵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73例诊断为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共101周期纳入研究分为三组,分别予克罗米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潮流。在这一背景下,招标投标这种源于200年前政府采购的交易方式,以其公开、公平、公正等特征在全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