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纯电驱动桥下线检测研究

来源 :汽车零部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驱桥作为纯电动商用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为了规范商用车电驱动桥下线检测工艺及保证装配产品质量,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检测标准,同时结合同行业检测现状以及电驱动桥产品结构提出四项重要检测项目,并介绍了各种检测项目的适用范围及技术要求等,为同类产品的下线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文中介绍了基于前轮驱动车辆与后轮驱动车辆的设计差异,在前驱车基础上开发高性能后驱乘用车,提出开发过程中主销参数的设计要点;通过轮胎力与转向力矩关系分析了不同驱动型式引起的车辆在直线行驶、转弯及制动过程中的状态,以及主销参数随着车轮转向角度的变化趋势;通过对不同驱动形式的主销参数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前置后驱车型的主销参数设计思路.在不影响其他参数的情况下,优化主销设计,使汽车性能保持与前驱车一致,保证开发的后驱车型其拥有良好的转向性能及行驶性能.
结合某轻卡变速箱壳体实例,在保持壳体材料、接口、加工、装配等各特征及尺寸不变,保证壳体完全切换的基础上,采用减小基础壁厚、优化加强筋布置等方法,并通过应力分析、模态分析、润滑分析以及模流分析等校核手段,最终通过了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壳体质量由9.6 kg减轻至8.4 kg,减重12.5%;基础壁厚降至4.5 mm是深度轻量化的较优值,实现壳体的深度轻量化设计.
根据色度特性测试工作原理,对机动车用前雾灯的色度特性进行测试和不确定度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对各因素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影响色度特性测试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是设备精度和测试技术员.基于此影响因素,提出了校准和核查相关设备及提高操作人员的规范性等改进措施,从而减少测试偏差,提高测试准确性.
针对汽车覆盖件模具铸件型面加工余量过大的问题,分析关键工序节点,记录工艺特性参数的测量值,并采用铸件型面余量质量数据均值极差控制图和均值标准差控制图进行质量现况分析及改善后的效果评价;使用PDCA循环对制作工艺及流程进行优化,确保铸件型面加工余量处于可控状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铸造工序状态较稳定,过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型面加工余量适当的高质量铸件,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
针对某特种汽车转向弯接头断裂问题进行了 ANSYS受力分析,并对其材料及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材料改用抗拉强度大的合金材料来代替传统的铸钢;在工艺制造方面,选用锻件代替了传统的铸件,减少了铸造缺陷带来的质量问题.通过优化改进,弯接头可以满足某特种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转向运动.
换挡系统是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拨叉是换挡系统中的主要零部件之一,拨叉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换挡系统的性能.通过有限元法对拨叉进行分析,提出了变形、应力和左右叉脚支反力误差等评价指标,并基于这些评价指标对拨叉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拨叉应力为103 MPa,最大位移为0.29 mm,两边叉脚误差为4%,均满足评价指标的要求,设计合理.文中提到的分析方法和优化思路,对换挡拨叉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均有一定参考作用.
汽车底盘中的车架承受变化且复杂的载荷,对车架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而传统的农用车车架设计显示出局限性.文中对车架的功用和类型进行了介绍;运用ANSYS软件对车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验,解决了以上问题;最后对国内外车架的研究现状作了详细阐述,并对试验结构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以往汽车零部件材料选型均是根据工程师经验或者竞品车型对标分析,为了保证材料的选型能够满足零部件性能要求,文中通过对零部件关键性能、重要性能及一般性能进行详细地分析,同时结合造型的色彩、纹理定义以及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为每个车内零部件系统搭建了汽车零部件正向选材策略(选材树),从而保证零部件选定的材料能够满足外观、性能、成本等各项要求.
针对某尾门电撑杆结构出现的尾门开闭失效问题,文中对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诊断确认了故障部位;对电撑杆进行剖解,并对其潜在进水路径进行分析和确认.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经验证更改后的电撑杆结构满足要求,从而解决了电撑杆进水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
文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介绍了用户的操作行为及驾驶习性、交互方式.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自主换道为例,对换道预警策略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并输出个性化的轨迹曲线.仿真分析表明:激进型驾驶员换道时,个性化匹配的相对横向速度最高且变化幅度最大;适度型驾驶员换道时,个性化匹配的相对速度居中;谨慎型驾驶员换道时,个性化匹配的相对速度稍缓,速度变化幅度相对较低;相对纵向速度变化趋势相近,在转向换道过程中影响不大.通过对用户的个性化分析,使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符合用户自身的驾驶习惯,提高驾驶人的操作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