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严重指数在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评价PESI评分在这一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PESI评分的不同将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疗效.结果 高评分组患者82例,低评分组患者76例.高评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2%(19/82),低评分组为7.9%(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高评分组不良风险序贯抗凝治疗30 d累积风险也显著高于低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SI评分预测不良事件发生的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52.6%,阳性预测值为64.6%,阴性预测值为65.9%.高评分组的病死率为9.8%(8/82),低评分组为1.3%(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序贯抗凝治疗30 d后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39.4±8.1)、(27.2±5.5) mm Hg(1 mm Hg=0.133 kPa),右室内径分别为(33.0±7.8)、(21.7±4.6) mm,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75.15±12.41)、(86.36±9.22) 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21、0.016).结论 PESI评分可有效预测接受序贯抗凝治疗的非高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短期疗效和预后.这一类患者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需要序贯抗凝以外的治疗。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通过测定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靶血管楔压的变化,并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心肌灌注显影进行对照,探讨冠状动脉靶血管楔压测定对心肌存活程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33例接受了急诊PCI的初发STEMI患者,依据Rentrop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Rentrop 0级患者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0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资料均连续且完整。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分为非布司他组与别嘌醇组,每组20例。非布司他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别嘌醇组口服别嘌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痛风症状改善状况、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