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细节描写的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花》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鉴赏与评论中的一篇佳作,也是当代作家茹志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凡读过这篇小说的读者,都会被小说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形象:两位主人公——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那种朴实、善良而又纯真高尚的品质深深打动。我想,打动读者心灵的还有这篇小说集中地体现了茹志娟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清新俊逸,是“一朵纯洁秀丽的鲜花,色彩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作者在小说中精心设置的大量细节描写,则构成了小说最突出耀眼的一大景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一篇精美的文章进行赏析,抓住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更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特色。因此,笔者安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作家李准曾经说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文中自己找到作者的细节描写。很多学生都找到了一些语句,比如:“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响,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这些动作、心理、表情等细节描写,学生在找句子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更明白了细节描写在文中的魅力。
  其次,分类进行细节描写的赏析。
  (一)细节描写之——树枝、野菊花
  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到有关描写树枝和野菊花的语言:“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然后,用幻灯出示步枪筒里插着树枝和野菊花的画面,硝烟弥漫的战场和美好的大自然形成强烈的对比。学生讨论这些树枝和野菊花插在枪杆里,与拿在手上或者菊花开在山上的不同。
  通过讨论,我们明白,小通讯员是这样的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热爱自然,但是,为了人民的和平与幸福,他毅然背上了枪杆,他们对敌人有无比的恨,同时,对生活无限热爱的优美情操跃然纸上,令人肃然起敬。在去前沿包扎所的路上,“我”从通讯员背后看去,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的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不是伪装,而是“装饰点缀”,这正是通讯员天真活泼性格的反映,是他那颗年青而火热之心的写照。当通讯员回团部时,“我”又一次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的颤动着”,这含蓄地表现了我们的战士,面临战斗而毫不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稀疏的树枝、淡雅的野菊花象征着通讯员“出不入兮往不返”的牺牲精神,渲染了壮烈而豪迈的气氛,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这一细节描写,揭示了通讯员美好的心灵,为下文通讯员舍身救人之举,做了精神上、思想上的铺垫。
  (二)细节描写之——衣服上的破洞
  衣服上破洞的描写,文中有四处,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找学生朗读:
  1、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2、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3、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4、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这四处细节描写,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将一个青涩到勇敢的小通讯员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刻画的神奇魅力。
  (三)细节描写之——百合花被
  先用幻灯展示细节描写:
  1、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2、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3、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然后,让全体同学集体有感情的朗读两遍,再让同学们单独朗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总结:文中百合花被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灵魂,象征着军民情意的百合被,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盖上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这张脸,稚嫩而又坚定,羞涩而又勇敢。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也倾注了美丽,善良的新媳妇的情感,因此,在对前面的细节描写进行了赏析之后,对百合花被细节的赏析,将课堂教学推到高潮。
  最后,总结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细节描写作为人物性格的载体在小说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构成人物性格的基础。用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则是小说《百合花》塑造人物形象的最突出手段。茹志娟以其女性的敏锐细腻的感知来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并借助大量生动的典型细节的描写来予以揭示。著名作家茅盾同志曾这样高度评价过一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份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因此,在《百合花》课堂教学中,抓住细节描写来进行赏析,脉络清晰,前后贯通,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优美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情感得到升华,也把同学们带到了一个更清新更优美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语文教研》1981年第2期;
  [2]《文学教育上》2009年第11期;
  [3]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1980
  [4]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1996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化肝纤冲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西药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予一般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化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
期刊
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是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但不伴有骨髓瘤相关的器官功能损害,介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和症状性
【摘要】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少不了多媒体课件的支持。要设计并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一要注重其选题,二要搞好创意设计,三要重视页面设计;一忌生硬拼接,二忌华而不实,三忌呆板单调。一个课件制作是否能真正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仅要看这个课件的制作水平,生动程度,交互性,更重要的是看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能否突破,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期刊
期刊
苏价农[2015]310号各市、县(市、区)物价局(发改委、发改局):为进一步做好我省涉农价格和收费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教材解读:  《小摄影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六课。本文写了高尔基欣然答应一个孩子给他拍照,最后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孩子哭着离开。最后,高尔基还是准备要接待那个少先队员。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也表现了小摄影师所代表的少先队员所具有的诚信、聪明、有礼貌的品格。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目标:
期刊
[主题与背景]  新的教学理论呼唤着“新的课堂”,于是人文的关怀、个性的张扬、主体的体现、文本的感悟、师生的互动、课堂的生成……迷离着视野,粉饰着教坛。然而浮躁过后便是沉寂,精彩之后终归平淡。我们在平静中思考。在回眸中反思,最终发现了在追求精彩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些基础的东西。在公开课上,我们的词语教学是浮光掠影,而在家常课中词语教学基本遵循着“识记、理解、运用”这老三样。对于语文学习,生字是基础,是
期刊
目的:系统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拮抗肌穴配合针刺、康复治疗中风后遗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探索在传统针刺与现代康复疗法基础上结合穴位注射拮抗肌穴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足内翻
运用扫描电镜与半薄切片技术 ,观察了玉米 (ZeamaysL .)的胚发育过程 ,得到以下认识 :第一、关于原胚。玉米合子细胞分裂形成的原胚分为胚柄、胚基与胚体三部分。胚柄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