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已测序和已报道的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 (Berk et Curtis) Ber.et de Ton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型2(cytochrome c oxidase Ⅱ,cox2)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设计合成了一对用于P.viticola的检测引物FPv/RPv。利用该引物对包括P.viticola在内的30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包括15种Plasmopara属真菌、8种葡萄常见致病菌)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验证引物FPv/RPv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引物特异性强,仅P.viticola基因组DNA作为模板的PCR扩增产物呈现一条600 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参照菌株及阴性对照均无任何条带;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法可以检测出3.3 pg/μL 水平的P.viticola基因组DNA;应用该方法对来自全国不同葡萄产区的不同品种的78份葡萄霜霉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法适用范围广,且检测准确率达100%。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菌;cox2;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中图分类号:S 436.6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4.02.019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CR for detection of Plasmopara viticolaQin Wentao,Huang Xiaoqing,Kong Fanfang,Wang Zhongyue,Zhang Hao(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100193, China)AbstractThis study designed a pair of primers FPv/RPv for Plasmopara viticola detec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among sequenced and reported cox2 gene sequences of P.viticola. Totally 30 kinds of plant pathogens, including 15 kinds of fungi belonging to Plasmopara and 8 kinds of grape pathogens, were screened to validate the primers FPv/RPv.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imers FPv/RPv were of high specificity, and only a single product of about 600 bp was amplified from P.viticola genomic DNA.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etection was 3.3 pg/μL genomic DNA per 20 μL PCR reaction volume. Genomic DNAs of 78 samples from different grape plantation areas in China were specifically detected by PCR assay with FPv/RPv, suggesting that this method was applicable to a wide scope with 100% detection accuracy rate.
  Key wordsPlasmopara viticola;cox2;PCR;detection 葡萄霜霉病是世界和我國葡萄的第一大病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成为优质葡萄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一般年份可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70%~80%,并严重影响第二年产量,是现阶段制约世界和我国葡萄产业的一大瓶颈[1]。葡萄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科、单轴霉属的一种专性寄生真菌,该病菌主要侵染植株的幼嫩器官,如嫩叶、嫩梢和幼果。如果防治不及时,霜霉病会导致葡萄植株叶片脱落,枝梢扭曲,对葡萄树势、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该病在春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如欧洲、日本、新西兰、南非、阿根廷、澳大利亚东部以及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2]。
  真菌的某些基因序列,如ITS序列,βtublin(TUB) 基因,cox2基因等,在种内不同菌株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又在属间和属内不同种间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利用这一特性对该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后再设计特异性引物来进行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子检测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技术,PCR技术凭借其快速、准确、重演性好的优点已经成为植物病原检测的核心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5]。
  本研究旨在建立葡萄霜霉病菌PCR检测技术,以期为葡萄霜霉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新的思路,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研究采用的葡萄霜霉病菌B1~B6待检的78份葡萄霜霉病样品(表1)分别采自全国不同葡萄种植区(全国15个省,2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和不同葡萄品种,引物特异性验证试验中供试的24种参照菌株来源见表2。40卷第2期秦文韬等:葡萄霜霉病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2014表1田间样品的来源
  Table 1Sources of the samples in the field
  菌株编号
  Strain
  number菌株来源
  Source葡萄品种
  Variety菌株编号
  Strain
  number菌株来源
  Source葡萄品种
  Variety菌株编号
  Strain
  number菌株来源
  Source葡萄品种
  Variety菌株编号
  Strain
  number菌株来源
  Source葡萄品种
  Variety1河北石家庄巨峰21甘肃兰州红地球41北京通州黄意大利61黑龙江哈尔滨京秀2广西南宁巨峰22河南郑州红地球42北京通州红宝石无核62河北石家庄藤稔3山西太谷巨峰23河北保定红地球43北京通州巨玫瑰63河北秦皇岛赤霞珠4河北秦皇岛巨峰24宁夏银川红地球44北京通州香妃64河北张家口西拉5湖南洪江巨峰25江苏南京红地球45北京通州无核白鸡心65河北廊坊秋黑6湖北武汉巨峰26安徽合肥红地球46北京通州甲斐乙女66河北廊坊黄意大利7四川成都彭镇巨峰27天津武清红地球47北京通州奥迪亚67河北廊坊莫丽莎8河北保定巨峰28山西太谷红地球48北京通州维多利亚68河北廊坊夏黑9甘肃兰州巨峰29四川成都彭镇红地球49北京通州京早晶69山东济南贵妃玫瑰10河南郑州巨峰30河北廊坊红地球50北京通州魏可70山东青岛紫脆无核11四川成都
  永安镇巨峰31河北保定红地球51北京通州无核早红71北京大兴玫瑰香12北京通州巨峰32四川成都
  永安镇红地球52湖南岳阳宝石72天津武清维多利亚13安徽合肥巨峰33北京大兴红地球53湖南岳阳红宝石73广西罗城毛葡萄14福建福州巨峰34辽宁大连红地球54湖南岳阳夏黑74广西金州毛葡萄15河北廊坊巨峰35新疆石河子红地球55湖南怀化刺葡萄75宁夏银川霞多丽16云南大理红地球36北京通州红地球56湖南洪江夏黑76浙江磬安藤稔17河北石家庄红地球37北京通州美人指57湖北武汉夏黑77浙江余姚藤稔18河北秦皇岛红地球38北京通州贵妃玫瑰58黑龙江哈尔滨红香水78福建福州京亚19辽宁熊岳红地球39北京通州奥古斯特59黑龙江哈尔滨无核白鸡心20湖北武汉红地球40北京通州里扎马特60黑龍江哈尔滨山葡萄
  
  表2引物FPv/RPv特异性验证所用菌株及其PCR检测结果
  Table 2Strains used for specificity validation of FPv/RPv and their results of PCR amplification
  菌株
  编号
  Number拉丁学名
  Latin name寄主(品种)
  Host(Variety)菌株来源
  SourcePCR结果
  PCR result菌株
  编号
  Number拉丁学名
  Latin name寄主(品种)
  Host(Variety)菌株来源
  SourcePCR结果
  PCR resultB1Plasmopara viticola葡萄(巨峰)中国吉林 B4P.viticola葡萄(魏可)中国辽宁 B2P.viticola葡萄(藤稔)中国山东 B5P.viticola葡萄(秋黑)中国湖北 B3P.viticola葡萄(京亚)中国河北 B6P.viticola葡萄(夏黑)中国广西 1Plasmopara sp.地锦(未知)德国法兰克福-13Phytophthora infestans马铃薯本实验室保存-2Plasmopara sp.地锦(未知)德国法兰克福-14Ph.boehmeriae棉花本实验室保存-3P.halstedii向日葵法国马泽维尔-15Pythium sp.芦笋本实验室保存-4Plasmopara sp.向日葵(703)德国法兰克福-16Peronospora farinosa未知本实验室保存-5P.halstedii向日葵(701)法国马泽维尔-17Guignardia bidwellii葡萄本实验室保存-6P.halstedii向日葵(未知)法国马泽维尔-18Coniella diplodiella葡萄本实验室保存-7P.obducen凤仙花南斯拉夫-19Botryotinia fuckeliana葡萄本实验室保存-8P.muraris地锦德国法兰克福-20Botryosphaeria rhodina葡萄本实验室保存-9P.angustiterminalis苍耳本实验室保存-21B.dothidea葡萄本实验室保存-10Albugo portulacae苋菜本实验室保存-22Uncinula necator葡萄本实验室保存-11Phytophthora parasitica烟草本实验室保存-23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本实验室保存-12Ph.capsici辣椒本实验室保存-24Pestalotia mangiferae葡萄本实验室保存-
  
  1.2葡萄霜霉病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cox2基因扩增、测序参考Xin等[6]报道的植物组织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略有改动。具体步骤如下:用已灭菌的牙签或枪头刮取少量霉层置于0.5 mL PCR管中,加入50 μL Buffer A溶液(100 mmol/L NaOH,2%Tween20,Buffer A用10 mol/L NaOH和20%Tween20现配现用),95 ℃温育10 min;然后加入50 μL Buffer B溶液(100 mmol/L TrisHCl, 2 mmol/L EDTA),振荡混匀,12 000 r/min离心15 s,得到含有葡萄霜霉病菌基因组DNA溶液,-20 ℃保存备用。
  PCR反应体系(20 μL):DNA模板1 μL,10 μmol/L的引物各1 μL,20%PVP(W/V) 1 μL,2% BSA(W/V) 1 μL,2×PCR Mix 10 μL,无菌水5 μL。
  PCR反应程序:95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0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
  PCR扩增产物经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产物用AxyPrep PCR清洁试剂盒纯化,经pGMT载体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中,蓝白斑筛选阳性菌落,最后将筛选到的含有正确插入片段的重组质粒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
  1.3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本研究根据已测序的结果、GenBank中已报道的葡萄霜霉病菌的cox2基因序列(DQ365760.1、EF426553.1、HM628744.1、HM628749.1等),同时与已报道的Plasmopara angustiterminalis(EU743812.1)、P.halstedii(EU743813)、P.penniseti(EF426475)、Peronospora aparines(DQ365717)、Phytophthora capsici(GU221961.1)、Pythium adhaerens(HQ680578.1)等多种霜霉目真菌、常见的葡萄致病菌的cox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引物设计原则,利用Primer Premier 5.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特异性的PCR引物,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4引物特异性验证
  分别以6种靶标菌株DNA和24种参照菌株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FPv/RPv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同1.2,设置水为模板的阴性对照,扩增产物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观察结果。
  1.5引物灵敏度验证
  用核酸浓度测定仪(Gene公司,NanoVue Plus)测定所提取的P.viticola基因组DNA浓度,并采用浓度梯度稀释法将其稀释到1~10-6 ng/μL,然后利用特异性引物FPv/RPv,按1.2的反应体系和程序分别对梯度稀释的P.viticola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观察结果。
  1.6田间葡萄叶片组织中霜霉菌的检测
  按1.2所述的方法分别提取待检样品的DNA,并分别以所提取的待检样品的DNA、健康葡萄叶片DNA、水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FPv/RPv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同1.2,取5 μL扩增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特异性引物设计
  将测序获得的P.viticola菌株cox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菌株的cox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和差异性,设计了P.viticola的特异性引物FPv/RPv(表3),目的片段大小约为600 bp。
  表3葡萄霜霉病菌cox2基因PCR扩增引物序列
  Table 3Primer sequences of cox2 gene 引物名称 Primer引物序列 Sequence(5′3′)FPvCAAGATCCAGCAACTCCAGTTATGGARPvACATTGTCCATAAAAAACACCTTGT
  
  2.2引物特异性验证
  以所提取的30种菌株DNA为模板(表1),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FPv/RPv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结果显示:仅模板为P.viticola基因组DNA时,PCR扩增产物呈现出一条600 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而对其他24种参照菌株和阴性对照均为阴性,无任何条带,其中有16种为霜霉目真菌(包括9种Plasmopara属真菌),另外8种为其他目的常见葡萄致病菌(图1)。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具有种间的相对特异性,能够区别P.viticola與其他Plasmopara属的病原真菌,同时,具有属间相对特异性,能够区别其与霜霉目的其他部分真菌及其他葡萄上常见的病原菌。
  图1引物FPv/ RPv特异性验证结果
  Fig.1Specificity validation of FPv/ RPv
  2.3引物灵敏度验证
  用特异性引物FPv/RPv分别对不同浓度梯度的P.viticola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设置无菌水为模板的阴性对照,结果显示:随着模板浓度的降低,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亮度逐渐变暗,模板浓度为3.3 pg/μL的葡萄霜霉病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产物还能分辨出一条约600 bp的特异性条带(图2),而模板浓度小于3.3 pg/μL以及无菌水对照均无明显的扩增产物,说明PCR法的灵敏度为3.3 pg/μL。
  2.4发病叶片组织中葡萄霜霉病菌的检测
  用特异性引物FPv/RPv对来自于全国不同葡萄生态区域的78份葡萄霜霉病样品DNA、健康葡萄叶片DNA、水分别进行了PCR扩增,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各地区的78份样品均呈阳性,均出现了预期的目标条带,条带的亮度因模板浓度的不同有所差异,而健康葡萄叶片DNA和水作模板的阴性对照未出现目标条带(图3),检测准确率为100%,说明引物FPv/RPv能特异性地检测到发病叶片组织中的P.viticola基因组DNA的存在。
  图2引物FPv/ RPv灵敏度验证结果
  Fig.2Sensitivity validation of FPv/ RPv
  图3田间霜霉菌cox2基因的扩增结果
  Fig.3PCR products of cox2 of Plasmopara viticola collected from fields
  3讨论
  葡萄霜霉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很难进行常规的分离培养,关于P.viticola PCR检测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少,然而,PCR检测技术在霜霉目真菌中的应用已很广泛,如Ioos等[7]建立的P.halstedii PCR检测体系,能特异性地检测出P.halstedii,灵敏度为3 pg;Tooley等[8]建立的Phytophthora PCR检测体系,三种大小不同的PCR产物可以用于检测马铃薯叶片和块茎内三种不同的致病菌,检测灵敏度为1~10 pg,为种薯和贮藏马铃薯内P.infestans的检测提供了有力工具;刘春来等[9]建立的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PCR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接种于土壤中的0.3
  
其他文献
摘要 為明确不同侵染时期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和籽粒中DON的积累情况,在2015年和2016年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黄庄镇西虢村田间进行小麦(‘豫保1号’和 ‘周麦18’)不同生育期接种对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毒素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菌在抽穗盛期(DAA=-6,Zadoks=55~57)至灌浆中期(DAA=14或15,Zadoks=75)都能侵染麦穗,但在始花期前3~4 d
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学术腐败行为。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学术领域中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  2018年8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职称评审管理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职称评审管理规定》提出,职称评审应以德为先,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且纳入信用“黑名单”。  长期以来,国外对学术不端问题都较为关注,并自觉致力于对
前段时间,我带儿子回了一趟老家。  列车从进入沂蒙山区的那一刻起,扑面而来的全是大大小小的山丘。我就是从这风景秀丽却又给家乡祖祖辈辈带来不便的大山里走出来,走进县城的中学,走进省城的大学,再走进都市的高楼大厦里。  我和儿子出了车站,按照父亲在电话里的指引,钻进路边一辆崭新的轿车。  “喝羊汤去?”坐在驾驶座上的父亲以半是询问半是命令的口吻说。  去喝羊汤的路上,父亲边开车边聊。我这才知道,近年来
摘要  棉铃虫和烟青虫是一对除寄主范围以外差异极小的近缘种,目前初孵幼虫取食选择对决定两者寄主谱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此,本试验选取16种植物(烟草、番茄、辣椒、茄子、棉花5种是共同寄主;月季、菠菜、甘蓝、大葱4种是非寄主;玉米、大豆、花生、黄瓜、胡萝卜、西芹、黑杨7种是棉铃虫寄主),在培养皿两侧分别放入植物顶尖嫩叶和滤纸对照,在中间放置初孵幼虫进行选择,每隔10 min观察记录一次结果,持续24
摘要  采用定点调查和生物量定量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草地蝗虫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蝗虫群落结构丰富,主要蝗虫有11种,草原蝗虫的时间分布揭示了蝗虫时间生态位的分化,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 (Zubowsky)],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
2018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手里抓着一颗硕大的土豆,现身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向中外媒体讲起科技扶贫故事:普通土豆不过鸭蛋大小,而他指导村民种的土豆比鸵鸟蛋还大,重的一颗就有五斤。靠种冬季土豆,边陲村寨的冬闲田变成了高产田、脱贫田。  这颗“神奇土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钻研农业科技、投身科技扶贫的缩影——  5年来,朱有勇带领团队扎根深度贫困的云南省澜沧拉祜
〔摘 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服务方式,政务微博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根据政务微博发展实际,设计一套用户视角下的政务微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相关性分析来剔除相关性大的内容冗余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因子载荷较小的指标,保留较显著的指标,提出和分析政务微博服务质量评价的公共因子和关键指标,最终能够用较少的指标反映90%的指标信息,形成科学合理的政务微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面对利益诱惑,绝大部分人最后选择了拒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从现实出发,生怕别人知晓,自己承担不起严重后果,这其实也是一种明智的想法,同样是一种敬畏心理的体现。  东汉名臣杨震有“关西孔子”之称,他博览群书、通晓经籍,至五十岁时才步入仕途。有一次,杨震赴任路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曾经举荐过的,王密对杨震一直心存感激。在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黄金前去拜访杨震。面
平凡而温暖的家庭,  给了我最初的力量  我出生、成长在哈尔滨,那里除了得天独厚的美好景色之外,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我高中毕业后前往北京读大学那天,去火车站送我的亲朋好友一大群人,现在看来一定会觉得夸张,可在当时,这是习以为常的。  刚上大学时,我很不适应一个人独立生活,总是想家。而盼望家信,则成为我校园生活里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其实每封信的内容大致相同,而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家
摘要 为了筛选出对小地老虎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虫螨腈、毒死蜱、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复配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并用共毒因子法与共毒系数法相结合评价了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利用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出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共16组,进一步通过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复配组合,其中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有18组。氯虫苯甲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