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4B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4B(NS4B)是至今为止功能尚不明确的HCV非结构蛋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定位于内质网膜,与细胞内膜结构的功能有关.在体外实验中,它和NS4A一起可以抑制宿主细胞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机体对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INF-α)的反应,同时使病毒可以逃避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在HCV病毒的致瘤性方面亦有重要作用.可以与NS3、NS4A、NS5A、NS5B等相互作用,对其它非结构蛋白的功能起协同、促进甚或是下调作用.

其他文献
筛选和研制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病毒模型是很重要的。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在体外培养增殖是很困难的。建立HCV RNA的复制系统可以评价药物抑制HCV复制的效果,但由于HCV病毒
SARS是由一种从未引起人类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所致,这种新的病毒被命名为SARSCoronavirus(SARSCoV).SARS患者的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很高.在冬春季的这次流行过后,我们可以从得到的这些宝贵资料中发现一些有用的经验。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传染病,目前尚无高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亟需寻求一种预防HCV感染的疫苗。HCV DNA疫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之一,与传统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蛋白质,小分子活性物质以及抗原抗体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就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经口传递的食用乙肝疫苗与传统的注射疫苗相比具有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食用乙肝疫苗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并开始应用于人的临床实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展望了食用乙肝疫苗的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