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情境教学法,提高课堂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作者应用“情境教学”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情境教学法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用的。它的关键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形式有多种,如: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板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电教设备创设情境,等等。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 情境教学 有效课堂
  
  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它需要素质全面发展又拥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这种需求,教育上正在兴起一场伟大的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如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摸索中,情境教学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地撞击着我的教学灵感。
  以情境设置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大纲要求,有计划地让学生处于类似真实活动的情境中,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达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结构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情境设计和认识性作业的实施中,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二
  初中科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俱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前期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分析现象,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和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基于这一目的,我应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使课堂模式更接近实际情况,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明显优于“灌输式”教学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实践证明,在特殊情境下,通过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更能得到拓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能得到培育。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经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情境教学”一般是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相伴随的,认识内容更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情境教学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三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既然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乐于学,那么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创设情境呢?经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设情境。
  1.以生活展现情境
  在讲“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叫一个同学给老师开门,根据同学开门时手放在门上的位置,提问:为什么你把手放在这个位置帮老师开门呢?学生在这个问题的情境探究中学习“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这个知识点,引入得很自然,学生也会觉得很轻松、很愉快,思维也会更加发散,课堂效果很不错。
  2.以实物演示情境
  在讲到平面镜成像规律这节课时,我叫学生拿出学生自己平时用的小镜子,然后通过观察,说出:镜子里的你和你本人像吗?大小一样吗?左右一样吗?你和像到镜子的距离一样吗?在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后,再请学生设计测量像到平面镜距离的实验。这样的情境设计一下子就吊起了同学的胃口,学生做了大量的探究,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
  3.以板画再现情境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的板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有一束光与水平面成40°射过来,为了能让这束光垂直射入井底,需要装一个平面镜,请算出这个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讲这个题目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再现光射在水平面上的情景,通过作图的形式把问题讲清楚。实践证明课堂效果很好。
  4.以表演体会情境
  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表演,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蜜蜂的8字型舞蹈时,走8字型的方向跟蜜源、太阳和蜂房之间的角度有关,这个知识点如果用板画来展现情境,则效果不理想。可以把桌子拉开,让学生到教室的中间来学学蜜蜂跳一下8字舞,两个同学跳下来,全班同学都能学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非常高效。
  5.以音乐渲染情境
  在科学课堂上,绝大部分都是理性的思维碰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感情的因素比较少,一般情况下音乐在科学课堂上用得比较少。但是,在有些知识点的讲解上,音乐渲染情境的效果很明显。如在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时,给学生一些不同的音乐,在喇叭上放一些小纸片,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还可以让学生站在喇叭的前后左右上下,感受声音的传播是三维立体的。这比填鸭式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理解得更透彻,课堂气氛也更活跃,课堂效率也更高,值得一试。
  6.以语言描绘情境
  在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就有情境教学的形式。一次,老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大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老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来再现当时的情境,开展阳光直射点和影子朝向的知识点教学。也可以讲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故事,来进行课题的引入。这样很自然,过渡很顺畅,学生们也比较容易认同。
  7.以电教设备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凸显教学的重点。如在讲一年四季阳光直射点变化时,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效果非常好,从多媒体动画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真正做到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情境是为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而创设的,任何与学习无关的情境都是不必要的,否则只会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所以,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是:真实,自然,贴切,有助于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展开。另外,教师还要学会适时地抓住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教学情境的再创造。有时还要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把不利资源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总之,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快乐、轻松地学习科学,感受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切实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9.
  [2]张崇善.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
  [3]关钟骋.迈入21世纪的通行证——创新能力.青年报,1999-1-13.
其他文献
氟佐隆是一种新型的几丁质抑制剂,主要用于反刍动物的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目前在国内还未用于兽医临床,在农业部动物性食品残留目录中也未规定其最高残留限量。本文对氟佐隆在
摘 要: 学生能力评价是我国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的学生能力评价存在不足之处,对学生能力提高有一定的限制。本文通过对证据中心思想的介绍使读者对ECD在学生能力评价中运用有一定理论上的了解,希望对我国学生能力评价改革有一点帮助。  关键词: ECD 学生能力评价 研究    学生能力评价是我国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的固有的导向和教育功能,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儿童的创造思维的重任。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采用封闭落后的临摹式教学方式,以及变相临摹的模仿教学方式,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能够在明暗、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会使儿童思维形成定势,限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想象能力的提高。结合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我认为,小学美术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是两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2周龄以内仔猪死亡为临床特征。使用疫苗是防治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实际生产
摘 要: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教学理论发生了巨大的更新和变革,而且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更加人文化、多元化、现代化、时尚化。教师作为音乐的传播者不仅面临着理论观念的巨变、教材内容的转变,而且面临着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相应调整与创新。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做一名科研型教师,就会“穿新鞋走老路”,因此这种教育界的变化对教师来讲是机遇更是挑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育教学的发展,都深切地呼唤着教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