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新阶段与战略转型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iwe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期间,西部大开发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输出和“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核心内容的开发战略取得较大成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生态脆弱地区普遍走出倒退困境,实现恢复性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能源资源紧张使西部突破引资难局面,生态旅游成为消费亮点,能源资源开发成为投资热点;重点地区和特色优势产业开始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尤其重化工业出现加速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面临更具机会和挑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区域发展的新格局、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资源环境压力、
其他文献
期刊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或产出,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难以定量计算的,且各类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还缺乏可比性。本文侧重于从宏观上分析评价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而暂不涉及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常用的评价指标有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也有的学者认为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等指标。应该说,现有这些评价指标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相对而言,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是最为常用、最被学术界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5月11日,是以中国三农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非盈利性学术研究机构.我国著旬三农问题专家何开荫先生担任研究中心主任,中心现有专职,兼职研究人员30余名.
10多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未实现根本上的转变,仍然是粗放型、政府主导和投资推动为主的经济增长,发展效应也并不令人满意。如今,我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在数量上屡有突破,令世人瞩目,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却令人堪忧:能源、资源、原材料的高度消耗使得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无法持久,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效率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强;政府干预过多、政经结合过密,不利于经济的顺利转轨;社会问题凸显,国家经济安全水平正在下降。而这些问题与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健康模式紧紧相关。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与界定 国有企业(State owned enterprises简称SOEs)是指由政府部门仅凭借所有权地位控制其管理决策、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包括政府部门直接控制的企业,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持有大部分股份的企业,以及政府只持有少量股份但能有效控制的企业(世界银行,1997)。欧共体委员会在其1980年6月25日发布的《关于企业透明度条例》中,对国有企业所下的定义为:“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国家能够凭借其所有权、财政参与、章程以及其他规范企业活动的规定,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行使支配性的影响就是国有企
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一直存在两种理论指导的分歧与争论: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二是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最近又出现一种“二元论”,即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起同为指导,我认为,“二元论”实质上仍是“一元论”。表面看,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指导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指导“并重”,但实际上是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逐步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都绝不可能是二元的,而必须是一元化的。
一、文献回顾 1.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目前对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多如牛毛,每个涉及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者都纷纷提出自己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教授1933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1955年获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71年至今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富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耕耘的经济学家已经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注意并得到了肯定。美国经济学会将2005年“克拉克奖”授予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埃斯莫格鲁教授。而在这之前,长期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哈佛大学的施莱弗教授也于1999年获得了这一殊荣。这一领域有很多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例如,如何理解制度的作用?如果制度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那么如何处理制度的内生性问题?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的途径是什么?近年来,经济学家采用跨国数据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对上述问题得出了富有成
区域经济布局的规模、类型、划分与调整,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不断改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因而深入探讨现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新特点,对于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