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话苦乐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HAOKU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07年,“档人心语”开栏。何为档人心语,档案人内心之实话也。而 解读档人心语,便是本栏宗旨。档刊编辑亦属档人,其心语亦想披露给读 者、作者,以期相互理解谅解,共同办好档刊。若问编辑所盼:最盼文笔好 的来稿,读者喜欢,杂志生辉。若问编辑所怕:最怕文笔差的人情稿,登 吧,给读者添堵,让杂志跌份;不登吧,影响作者评聘职称,有误锦绣前 程;更怕影响关系,伤了和气。思前想后,请来“知心大哥”专为本栏撰写 一组有关写作心得体会的系列文章,意在通过强基固本,提高写作的基 本动,少一些让人头痛的人情稿。
  
  知心大哥:
  据我所知,有些档案人特怕写文章,尤其是论文、总结这样的大块文章。爬格子的各种辛苦。我都深有体会:诸如妻儿安睡,挑灯夜战的孤苦;废寝忘食,百思不得的愁苦;反复誊改,手酸头昏的辛苦;劳而无功,退回不用的凄苦;众人不解,冷嘲热讽的挖苦;事倍功半,收益微薄的清苦。但苦后之乐,一种干其他工作很难体会的快乐,更令人回味良久。那是灵感忽至。笔下生花的快乐;圆满交稿,一身轻松的快乐;文章发表,名利双收的快乐;同仁传阅,领导夸奖的快乐;编辑约稿。刊物器重的快乐;才能发挥,事业拓展的快乐。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有书《痛并快乐着》,写作的苦乐大体如此。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乐此不疲。有人通宵麻将。依然精神抖擞,无非兴趣使然。有人一拿起笔,就哈欠连天,显然缺乏写作的兴趣。建议档案人不妨把写作视作游戏——一种既高雅又深奥、既陶情又益智、既益人又益己的文字游戏。每天抽出一小时试一试。相信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然而,各种拒绝写作的谬论不少。一曰没时间。据我了解,档案界有位领导,不但有学术专著,还坚持每月至少给档刊写两篇评论、杂文,中午休息、晚上值班都是他读书写作的最佳时间。我断言,我们不比他忙,但没他勤奋。二日没天份。鲁迅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认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断言,我们不笨,只是没有挤时间,甚至把本该用于写作的时间,用在了打牌、闲扯、遛狗或打扮上。三日没兴趣。兴趣是后天培养的,不尝试写作、不接触写作,怎会有写作的兴趣。任何兴趣都以需要为基础,写作的兴趣来自对写作的需要。档案人只有真正感到我们的工作和人生是多么地需要写作,才会自觉地投身写作,大胆地接触写作,并注意观察写作的奥秘,探索写作的规律。我断言,我们不是对写作没兴趣,而是尚未从内心领悟写作于工作、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档案人身处机关,属白领阶层,写作实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功。日常要写文件信息,年终要写总结计划,取得成绩要写经验,出现问题要写检查,投身“三讲”、“保先”等教育活动要写心得笔记,编研写作更是本职工作。而评聘职称不但要写论文,还要达到正式刊物发表的水准。看来身在档案部门,确实需要写作:而要做好、做大、做强档案工作,要在档案部门有所发展、创新、进步,更需深厚的写作功底。特别是在竞争激烈、工作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写作水平高低往往具有决定意义。对档案人而言,写作是其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对档案部门而言,写作则是该部门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
  有意识地培养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写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至关重要。兴趣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或从编纂信息、消息、日记等短文做起,或从写打油诗、编顺口溜、猜文字谜入手,或尝试给报刊或单位的内刊投稿,然后逐渐接触论文、总结等大块文章。久之必然动情生趣。就会对原本熟视无睹的东西平添几分敏感,增加几多悟性,使感知变得清晰,思维变得活跃,想象变得丰富。毛泽东曾言:“入门并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笔耕不辍,终能笔下生花,实现从最初惧怕写作、远离写作,到亲近写作,甚至欲罢不能停笔的飞跃。
其他文献
本刊讯 5月17日上午,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奠基仪式在朝阳区广渠路36号院隆重举行。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士祥,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玉平等领导同志出席。北京市档案局(馆)党组书记陈乐人简要介绍了新馆建设的有关概况,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吕和顺主持仪式,国家档案局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委办局领导,各区县分管档案工作领导以及来自全市各
本刊讯3月11日下午,北京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及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继续实施“三大战略”,大力加强“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市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  市委常委、秘书长赵凤桐和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
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史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目录学之父。他在江西国立中正大学教授中国通史时,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抗战热情。抗战爆发后,姚名达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7月,姚名达率领江西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奔赴浙东抗日前线为军服务,英勇牺牲,成为为抗战捐躯的第一位教授。2014年9月,民政部将姚名达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一、专心治学,潜心著述  姚名
档案展览主要是利用馆藏档案,挖掘主题,以图片、文字为主体,利用声光电等技术,直接展现档案文化的方式。十八大以后,国家大力发展档案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档案展览已经成为引导党员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阵地。各类主题档案展览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民众近距离接触档案资源,在历史的钩沉中,感受信仰的力量,接受精神的洗
喜欢那些多姿多彩的徽章,小小的身躯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浓缩的精华饱含着深远的意义。每次看到它们都会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珍藏的那些奧运纪念章,继而从心底漾起曾作为奥运志愿者的自豪!故事源于十多年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一段终生难忘的光荣岁月啊,借由一枚枚闪亮的徽章重现昔日情景。  2008年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史诗般震撼的一年,那一年我国首次主办了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998年提出申
奶奶今年90岁了,她有一个白色的软布小钱包,我小时候就发现她时常摆弄着看。奶奶舍得把家里的任何东西拿给我玩耍,唯独那个小钱包不行,至今我也没能细看过。多年来不管是她居住乡下老宅,还是随着我父母迁居县城楼房,总要随身携带着它。我曾多次试图索取这个小钱包,奶奶总会说:“给不得啊,这是我二哥留给我的念想。”奶奶的念想,也就是我的二舅爷爷——抗日烈士付朝俊的遗物。  我听奶奶说,二舅爷爷儿时念过私塾,从小
在地球上海拔51米、北纬39°55′58.29”、东经116°24′31.68”的立交点,矗立着一座威严而又风格独特的建筑,这就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平安大街北侧张自忠路3号院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这座青砖雕刻、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是平安大街一道亮丽的风景。  张自忠路3号原名为铁狮子胡同1号。历史上这里只是一条较窄的西开东塞的死胡同。胡同中有一处天春园,属于明崇祯田贵妃的父亲田畹(田弘遇)的官邸。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尤其在工业方面,基础薄弱,技术和人才匮乏。苏联第一个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条件的协定》。聘请苏联专家指导,无疑成为我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一条捷径。从1949年11月至1960年7月,先后有几十名苏联专家来到石景山钢铁厂(以下简称“石钢”)帮助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石景山钢铁
一、新闻切入:国外开展“妇女选举权”纪念活动  2018年国际劳动妇女节,美国、新西兰、英国等国档案馆举办了庆祝妇女获选举权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美国国家档案馆将3月定为妇女历史月,举办主题为“我们女性”的爵士乐音乐会,庆祝妇女选举权100周年。该馆将于2019年举办妇女选举权的档案展览。除音乐会外,该馆还在今年3月开展诸多活动,表达对妇女群体发展现状和生活状态的高度关注。[1]  新西兰国家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之际,由程宸先生编著的《毛泽东自传珍稀书影图录》一书,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化部审核,已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并于2009年12月26日在新华书店发行与各界读者见面。  程宸先生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工艺品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目前收藏积累颇为珍贵、并具重要史料价值的红色藏品多达数万件,其中包括早期全套的《新青年》、不同时期(版本)的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