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结构,提高物理教学的质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是比较难学的科目,很多学生在物理学科上花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但学习成绩还是难以提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基础原因,有教学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的原因等等。本文就如何优化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结构,提高教学质效进行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质量
  很多高中学生感觉物理难学,上课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做题目时,却一做就错。大家知道,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学生因为物理难学,而导致很多学生放弃学习的话,那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由于学生认为物理不好学,就会逐渐的失去学习兴趣,将物理课堂看成最枯燥无味的课。因此,欲提高教学的质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讲授模式,优化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物理,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些个人的体会。
  一、激情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是教学的开始环节,一个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常常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常常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激情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物理奥秘的欲望,它能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内容时,先请几个学生上讲台来,比一比手抓自由下落的刻度尺,看看谁反应的时间短。全班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都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的表演。这时候有些学生会问:为什么用刻度尺测量反应时间呢?老师趁势过渡到新课讲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进入寻常教室后,为我们物理教学提供了方便。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比如,在学习人造卫星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先播放一段神舟7号飞船升空与回收的视频,这不仅能培养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在学习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掌握它的微观结构,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各种射线的特征,这样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是不能代替做真实的物理实验的,有些老师滥用多媒体,连物理实验都不想组织学生做,一切都用多媒体解决,这就等于是剥夺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权利。新课程要求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只凭播放多媒体是培养不出来的。如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无疑是灌输式教学,只不过不是老师讲解灌输,而是电灌,这是违背新课程教学原则的。
  三、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忽视实验,一味的采取推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好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上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根本学不进去。
  新课程重视体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对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再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探知活动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探究活动中,养成了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而促进了科学素养的提高。说到底,科学素养只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讲解是讲不出能力来的。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探究性教学中常遇到设计性实验的问题,要给学生大胆尝试的机会,比如,高一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至于用什么原理,什么方法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有些学生可能会根据自由落体s=1/2gt2公式来测定,有些学生可能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来测定,也有些学生可能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来测定,这些都可以肯定,从理论上讲,只要公式中含有g的,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重力加速度,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究竟采用哪种实验方法,使测定的g的误差比较小,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效的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搞懂物理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克服物理难学的恐惧心理。
  四、重理精讲
  教学实践证明,欲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效,关键取决于老师能否将“理”讲清楚。在讲解物理原理、物理定律的时候,不能像传统的应试教学那样一味的讲解,而应该对学生有问题的地方进行点拨,采用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比喻、图示、利用演示与模型等等,具体采用什么方式,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在讲解交流电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可以用单摆的摆球速度作比方,假如在配合交流发电机的模型进行讲解,让学生亲眼感知到电灯的亮度随着手的摇动而变化,就能使学生从现象到抽象掌握交流电的大小、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本质规律。对于容易记错的公式,不能像传统的应试教学那样让学生死记硬背,更不能责怪学生脑子笨,什么都记不住。比如,弹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但很多学生错误的记为T=2π■。此时,应该引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规律来理解公式的意义:在一定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振子质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就应该越小,振子来回振动的速度应该越慢,因而时间T就越多,所以m不会在分母上的。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就不容易将公式记错了。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并将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上,就一定能摸索到适合自己学生的高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其他文献
南方电网贵州兴仁供电局巴铃供电所,负责着辖区288.3 km~2内1.86万户居民客户和几十家企业客户的供电服务工作。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该所积极创新服务,在采取差异化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文件要求,申报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的项目应严格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应管理规范,根据《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
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组,清一色的'娘子军';这是一个重任在肩的班组,24 h办公电脑从不关机;这是一个工作范围广的班组,监控的供电网络覆盖甘肃省庆阳市8个县供电公司,同
国网福建将乐县供电公司抢修班员工陈健康,40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岗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1978年,陈健康进入福建省将乐县电业公司工作,被分配
【摘要】我们知道,新课程教学不只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智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学习的迁移不仅能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有效的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本文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学习的迁移促进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做阐述,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关键词】生物;教学;迁移  所谓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或者是已经掌握的知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不容乐观,而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课标的要求,如何能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探究。本文从什么是数学意识、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应用意识三个方面来谈谈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课堂教学  数学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
农产品安全深入人心,栽培中如何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成为农业栽培技术的新课题,本文就黄瓜安全生产的栽培要点做了总结,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一、有效用图的重要意义  “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中心,地图能力既是地理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又是最主要的能力。地图是地理这一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封闭型的,习惯于教师死抠书本,学生死背书本。重视有效用图能力培养后,学生在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时开始养成“有图必依”的习惯,通过图文结合来掌握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也肯定比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