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德育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初中生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与功能不可忽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进行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有强健的体魄,而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关键词: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 初中生 德育渗透
  针对初中生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与功能不可忽视。加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初中生的智力开发,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而且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中学生获得全面发展[1]。由于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思想与行为极易发生变化。对社会、生活中一些不良诱惑难以抗拒,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往往会步入歧途,甚至发生心理扭曲,从而导致违法犯罪。为此,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加强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针对初中生的青春期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出现第二性特征。如男生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变粗、浑厚,身体迅速增高,肌肉增多且发达;女生盆腔明显增大,乳房发育迅速,变大,声音变细、增高,出现月经,等等[2]。青春期的学生热情、奔放,思维活跃,有朝气,但易冲动,好表现自己,对某些问题或人物的看法易发生偏激。针对青春期学生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比赛游戏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比赛形式与内容。如拔河、踢毽、两人绑腿跳等游戏比赛活动。通过集体比赛游戏活动,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遵守规则的意识,明确合作有利于成功的道理,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二、根据体育内容丰富性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极其丰富,其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教师深刻挖掘,并加以开发和运用,德育渗透一定会体现得充分、有效。如在跳箱教学中,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胆小、性弱,对跳箱产生畏惧感,不敢跳,甚至逃避。针对这部分中学生首先要讲清动作要领,指导训练方法,先从低箱(一节或两节跳箱)练习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高箱(三节或四节跳箱)练习,在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消除他们的畏惧感,对学生渗透坚强、勇敢,沉着、冷静的教育,使其形成做事认真、勇敢顽强的品质。
  三、根据体育活动规范性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规范性。在其课堂教学中,规范性无处不在。因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空间或范围大。如果没有规范性的要求,或不按规则进行体育活动,就难以调控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如在队列练习时,立正,要求两腿要直、目视前方,五指并拢、自然下垂……在球类比赛、田赛、径赛等比赛活动中都有相应规则。通过对学生规范性及活动规则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规则意识,使学生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并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根据体育活动竞争性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不仅有合作,而且往往伴随竞争。为了检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会经常采用小组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竞赛方式,以体现体育活动的竞争性。这种竞赛方式更多的是在游戏中完成,从而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如100米吊瓶速跑游戏,既有竞争性又有趣味性,既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实力,又能表现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再如进行篮球比赛时,既能体现出队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表现出队员个体的耐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培养学生。通过竞赛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
  五、根据体育集体交往性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体育学习活动,交往不可缺少。如通过师生的交往,可以向学生传递相关信息,使学生明确指令要求,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通过师生交往,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提供信息,从而改变教学策略,增强教学实效。在交往过程中,渗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为其适应未来的需要打下基础。
  总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德育渗透于课堂之中,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化刚.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几点思考[J].吉林课改,2006(3).
  [2]刘桂荣.在课间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生理特点[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班,2007(3).
其他文献
课前五分钟这一小小的环节,在高中教学中往往为我们所忽略。每首美妙动人的乐曲,总有优美而引人入胜的前奏。课前五分钟,如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它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每天利用好这五分钟,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扩展思维、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
摘 要: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何调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潜心思考且长期探索的课题。在构建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抓好、丰富并着力落实预习导学,精心备课和设计课堂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不断反思和总结,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大范围推动与普及,英语学科教学得到充分发展。英语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课堂导入作为正常教学活动的开端,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气氛与学习环境。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课堂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与关注。本文侧重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实际应用策略,希望对初中英
摘 要: 背诵是训练学生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背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背诵教学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就初中英语背诵教学策略做出了探讨和研究,以期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背诵教学 策略探讨  朗读和背诵,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一种极常见而又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
冬凌草甲素(oridonin, ORI)是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中分离得到的贝壳杉烯二萜类化合物。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冬凌草甲素对许多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治疗肝癌和白血病等方面。临床上唯一的冬凌草甲素注射液(癌得宁)曾被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但由于冬凌草甲素的溶解性较差,注射液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来提高其溶解性,长期静脉滴注会引起许
摘 要: 英语对话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检验与锻炼学生英语口语的重要方式。英语课堂对话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如此就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进行课堂对话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讨论几种有效提升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方法,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愉快地学习
目的:探讨麻黄茎和麻黄根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测定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不同配伍对麻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研究,初步探讨麻黄茎和麻黄根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及麻黄汤与麻杏石
摘 要: 小学英语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求学生对英语有初步的感知能力,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协调活动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可帮助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探究性 主动学习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探究能力,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