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已故学者、教育家、编辑莫提默·J·艾德勒于1940撰写的一部实用类书籍,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告诉读者“如何成为一名主动阅读者,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种阅读方法”。在出版70多年后的2017年,这本书不知为何刮起一股“大旋风”,在哔哩哔哩弹幕网、豆瓣读书、新浪微博以及其他社交网络的读书圈,许多博主和UP主争先恐后地“晒”起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分析视频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乘着这股“大旋风”,我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被读书圈许多“大神”推崇的这部“神作”。然而,通篇看过之后,说实话我却有一点小失望。这本书提倡“主动阅读”,并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种读书方式使我想起了中学时代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题。本书作者的主旨是:读书是为了使自己的心智获得成长,要通过“主动阅读”,挑战自己觉得困难的书,在不懈的努力中使心智提高。在我看来,作者的这种观点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诚然,有些时候,我们读书是要使自己增长见识、学到知识、获得提高;但也有些时候,我们只是将读书作为一种娱乐和消遣。世界上优秀的书籍多如牛毛,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如果每读一本书都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来精读的话,无疑将错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当然,对于阅读专业书籍或是想系统学习某一学科的读者来说,艾德勒先生的阅读方法无疑是十分有效的。
  虽然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持保留意见,但掩卷沉思,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法也在我的心中慢慢成型:我也想把自己阅读书籍的方法诉诸文字,与广大读者分享
  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喜欢读书的人带来一些启发。
  (一)如何挑选一本书?
  我个人喜欢把书籍分为两类——“有用之书”与“无用之书”。
  “有用之书”,顾名思义即是能够提高我的个人素养、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书籍。套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说法,也就是“对自己心智的成长有帮助”的书籍。而“无用之书”,并不是真的无用,只是它们对我的个人心智方面的成长没有显著的帮助,比如一些休闲类、生活类书籍和畅销小说等等。
  如何挑选“有用之书”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对我来说,新闻专业类书籍(包括新闻业务与写作、传媒经济学、新媒体运营与电子商务等)绝对算是“有用之书”。在挑选这些专业书籍的时候,我首先会参考知名高校新闻专业为学生列出的书单(包括教材和课外延伸阅读),从中挑选出对我的工作有用的书籍——这些书单均由专业教师所列,相对来说是比较权威的。此外,我还经常逛新华书店,尤其是王府井书店和西单图书大厦。新华书店是全国图书品种最全的书店之一,这里的新闻专业类书籍非常之多,新书上架速度也比较快。
  此外,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也是衡量工作能力的硬指标之一,因此文学类书籍对我来说也属于“有用之书”。我自己对中国古代文学十分感兴趣,这方面的书也看得比较多。然而,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好书浩如烟海,又该如何选择?我有个“偷懒”的方法,那就是参考近、现代学者的文学导读类书籍。这些文学家才思敏捷、博古通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怎能不事半功倍呢!
  如何挑选“无用之书”
  “无用之书”最大的作用就是“读书使我快乐”。无论我是想满足好奇心也好、打发时间也罢,这类书籍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我能够开心地读下去。因此,我挑选这类书籍只有一个原则: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来。对于如何快速、高效地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书籍,我有几个小窍门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如果你喜欢某—本书(尤其是小说),可以试着读—下这位作者的其他书籍。同一个作者,其写作风格即使在不同时期也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许多80后的启蒙武侠读物——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来说吧,虽然每本小说的故事内容都千差万别,但两位作家的写作风格基本上没有太跳脱的变化。金庸先生喜欢将故事融入历史时代中,看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后,中国历史朝代表也基本能背下来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笔下的国仇家恨、儿女情长,看得多少少年热血沸腾!而古龙先生则偏爱架空朝代,来描写一个纯粹的“江湖”。说到这想起了一个小段子:当年《小李飞刀》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我曾经抱怨李寻欢那一头“方便面”式的卷发不伦不类。我朋友却笑呵呵地反驳我:“你知道李寻欢是哪个朝代的吗?你怎么知道人家那时候没卷发的?”我竞无言以对。
  其次,如果你有比较喜欢的作者,可以找一找这位作者的传记、访谈或者读书笔记,了解—下他喜欢的作者和书籍。我敢说,你们两个人八成“口味”相同。通过这种方法,很快你就能构建出自己喜欢的作者群体了。
  第三,可以通过出版社和发行公司来找书。不同的出版社和发行公司所出版的书籍种类、风格和制作等,都有着自己的“调性”。选对了出版社,才能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书籍。
  读书十几年,我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比较偏爱的出版社和发行公司,在这里拿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希望能够对各位在选择书籍方面有一些启发。
  在文学类书籍方面,我看得比較多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书籍。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学专业出版机构,其在中国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领域,都曾推出过口碑不错的图书,最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都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最喜欢、反复读过不下十次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作品。
  长江文艺出版社秉持“大众文化、精英趣味、百姓情怀”的出版理念。资料显示,该社在全国文学类图书零售市场曾排名第一,苏童、王小波、顾城、海子、舒婷、严歌苓、周国平、毕淑敏、刘墉、余华、刘震云等人的第一本著作或力作,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该社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系列图书。这套精装图书装帧精美,排版合理,其选题眼光也很不错——以怪诞和夸张著称的《豪夫童话集》,19世纪末唯美主义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佛兰肯斯坦》等作品,都收录在这套书当中。   译林出版社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在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出版过许多优秀作品。我书架上的三十多本外国文学名著,如《简爱》《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有一多半儿是译林出版社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译林出版社曾推出过一系列中英文对照的外国文学图书,印刷清晰、翻译精彩,是一套十分适合英语学习者的休闲读物。
  在人文社科方面,我最喜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
  三联是国内响当当的出版品牌,人文气息浓厚。套用我一位学长的话:“没读过三联的书,你也好意思说自己是文艺青年!”我—直“恬不知耻”地以“文学少女”自居,我读过的三联的书当然也不少。不过,最能引起我共鸣、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本,还是十几年前在学校图书馆借的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先生温暖的笔触和含蓄的文字,每每回顾,就是现在也常使我动容和感怀。
  中华书局出学术书,也出古籍。在我看来,中華书局如今更偏向古籍的出版。我们单位附近有一家中国书店,里面有不少中华书局的书,难得的是,有许多竖排版的古籍书,制作极其精良。午休的时候我经常去那里“蹭”书看竖版书虽然看起来更有质感和年代感,读起来更是幸福感满满,但价格也确实不怎么亲民,像我这样的“吃土少女”确实买不起。我陆陆续续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丛书。这是一套写给入门者的国学读本,包括梁启超的《读书指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朱光潜的《谈美》、诸宗元的《中国书画浅说》等16本一版再版的经典作品。虽然其他出版社也曾陆续推出过其中的部分书籍,但我个人认为,中华书局的这套丛书,在装帧、排版与文章选取等方面是最优秀的。
  (二)如何阅读一本书?
  选好书,我们就要开始读了。读书的时候,我也会将书籍分为“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两种。不同类型的书,读法也不尽相同。“有用之书”要精读,不但要记笔记、作标注,理解书中的知识点,还要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知识来应用。“无用之书”则可“囫囵吞枣”地粗读一遍,若发现这本书值得精读,再从头精读一遍,若是读到一半发现读不下去了,暂时搁置也未尝不可。我—直认为,读书也是要讲缘分的。阅读即“悦读”是也。若是一本书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满腹牢骚地硬着头皮读完,也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无论对你还是对作者来说,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如何阅读“有用之书”?
  我有—本活页本,专门用来做“有用之书”的读书笔记。在开始读书之前,我都会先将这本书的目录整个抄一遍。目录能够直观地反映本书脉络和结构,能够最快速且有效地了解一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从哪些方面讲了这些”。誊抄目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我在最短时间内把握这本书的结构,对整本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后续梳理知识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有用之书”时,我一定会作笔记。我的笔记一共有三个部分:章节概述、知识点概括、摘抄以及个人感想。章节概述和知识点概括只需照抄书上内容即可,为的是使自己加深印象。作摘抄、写感想,则能使我动脑思考,这本书的精髓有哪些,我受到什么启发、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等等。
  刚开始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如果看一会儿书就记笔记的话,会打断阅读的连贯性;要是一口气读完再记,前面有些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后来我的朋友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她让我每读一章,就停下来把这一章的笔记完成。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基本不会打断独立性;读完一章的时间又相对较短,对前面的内容也能记忆犹新。而且,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按章节阅读的另一个好处
  章节把一本厚厚的专业书“变薄”了,每读完一章都能收获小小的成就感,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当然,分章节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打断阅读的连续性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会在读完$书以后,再对照着目录,回想一下本书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然后参照之前做的各章节的笔记,在脑中梳理一遍知识点,查漏补缺。按照这样的方法,基本上就能把一本书的内容记得比较牢固了。
  话说如何阅读“无用之书”?
  “无用之书”读起来就比较快了,也不需要特别认真地作笔记。但我还是会在读完一本书之后,简单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现在有一种专门用来作读书笔记的本子,我用过以后感觉设计得很合理用法简单方便日后回顾、查找。这种本子上半部分是空白页,可以写上这本书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梗概等。还有专门记录阅读时间和书籍评分的设置。本子的下半部分是网格页,无论你是想记录内容梗概,还是写一写读书感想,都很方便。
  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读什么书、如何读书,都得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偏好来定。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见解,难免有所疏漏和偏颇,权当为各位打开阅读思路的一种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编辑·张子乐)
其他文献
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进行了无人监考实验,这是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增强学生自制力的有效举措。通过多方努力,该项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一、对无人监考实验的理性认识心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并且腐败官员的职务越来越高,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多。无论在哪个方面腐败变得都更加复杂,现行法律满足不了现行腐败。对于反腐习近平同志指出
卫生陶瓷,做为一种重要的室内外装修材料和功能性产品,在现代家居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消费者最喜爱的装修材料之一。其琳琅满目的花色品种和诸多内在品质、特性与
【摘要】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品种和交易主体及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评级业基础薄弱、准入门槛低,评级机构众多,信用评级的结果缺乏公信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本文将对我国信用债券的评级质量进行探讨,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信用评级 债券评级  一、信用债券评级  信用评级是指独
【摘要】银行对企业评级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企业信用情况,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提前预测风险,从而降低借贷资金风险。但是在银行采用的内外部信用评级机制中,存在着很多缺陷。  【关键词】银行 小微型企业 信用评级  银行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银行对企业信用评级,对降低资金信贷风险和社会提倡的诚信的倡议不谋而合。那么对企业信用评级首先就要了解评级现状。  首先银行信用评级现阶段都是内部撰写、内部保存和内部使
【摘要】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提高信贷政策实效性,从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信贷政策立法、整合政策资源和加强产品机制创新几方面,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贷政策 中央银行  从我国央行信贷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来看,央行信贷政策体系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调控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子系统,它的信贷政策的制定与实
1 《声的利用》中的“声”包括可闻声波、____和____,声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利用声音____,二是利用声音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是融资困难,担保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经过数年便迅猛发展。然而,担保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监管机构以及担保机构的配合努力下,将来担保行业定能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同时健康发展。  【关键词】担保机构 发展问题 对策  一、担保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小企业经济在中国发展迅速,如果把大企业比作中国经济的脊
美国楼市泡沫在次贷的引爆下终于破裂了,而且这一“破”便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其浓烈的“粉碎性”意味至今仍令人震颤不已.rn中国楼市泡沫却似乎“韧性”十足,坚挺不“破”,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1 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病人可表现为对癌症的否認,对预后的恐惧及不接受尿流改道,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耐心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  1.2病情观察:病程长、体质差、晚期肿瘤出现明显血尿者,应卧床休息,每日观察和记录排尿情况和血尿程度。  1.3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出现时说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