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绘本教学的价值取向及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绘本走进课堂成为教材,当绘本阅读走进课堂成为绘本教学,该采取何种教学价值取向及教学策略,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现行语文教材承担着“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阅读教学的常规动作是理解认知文本内容,积累运用语言,既得其意又学其言。在以理解认知为本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不少教师甚至把理解认知文本当作“唯一动作”,作出“得其意而忘其言”的偏颇之举。受这种教学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当前绘本阅读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上述窠臼。显然,绘本这种特殊的阅读文本决定了绘本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完全在于理解认知层面。本文以笔者执教的《害羞的小哈利》为例谈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及其教学策略。
  一、绘本教学应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高尔基说:“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展示了学生丰富的世界,而且是学生的精神食粮。优秀的绘本以图文叙述的方式,讲述精彩纷呈的世界,表达丰富多彩的学生世界。学生徜徉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和文字营造的故事中,驰骋于想象的空间,垂青于美图的色彩氛围中,他们的精神是愉悦的、满足的。绘本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因为他们能从中感受到快乐。绘本阅读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快感和愉悦。作为教学内容,理应保留这份原汁原味的愉快“因子”。因此,绘本教学首推的价值取向是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害羞的小哈利》讲了哈利很害羞,不希望引人注意,喜欢把自己隐藏起来。他隐藏自己的方式特别而有趣:他去公园玩,穿一件与草坪花草图案一样的衣服;他去超市,穿一件与苹果颜色一致的衣服;他去图书馆,穿一件和书架上图书颜色一样的衣服;甚至在家里,穿一件和沙发图案一样的衣服。有一天,哈利收到王后的一张参加皇宫派对的邀请卡。害羞的哈利在反复犹豫中,最后决定参加派对。为了不引人注意,哈利穿了一件皇宫图案的衣服赴会,令哈利没想到的是派对地点在花园里。这一下,穿着皇宫衣服的哈利一下子暴露在大家面前,人们都看到了他。尽管哈利很害羞,但人们都被他漂亮的衣服吸引,每个人都想要一件他那样的衣服,国王和王后也请他做衣服。从此,哈利开了一家服装店,卖各种各样的衣服和帽子,光顾他的店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哈利还是有点害羞,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一个很受学生喜欢的绘本作品,书中隐藏起来的小哈利仿佛与读者捉迷藏一样,让读者在找寻小哈利的过程中充满欢乐。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带给读者的这份快乐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因此,我初读故事时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找一找,猜一猜——满足学生探索的快乐
  阅读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探索能给予其心灵莫大的愉悦。在《害羞的小哈利》故事画面中,小哈利为了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总要变换服装,穿与周围环境一样图案、一样颜色的衣服。阅读中,如果不仔细观察,还真不易发现小哈利藏身何处。教学中,我一边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一边让学生寻找小哈利藏在哪儿。当学生发现隐藏在各种环境中的小哈利,发现的惊喜和成就充盈心灵。我也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猜猜故事情节的走向与发展:“小哈利还可能去哪儿玩?又会穿怎样的衣服?”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的思绪和参与热情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激发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撩拨起学生对故事发展的一种阅读期待,也给学生带来了阅读的愉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想象。学生经历了一次愉快的绘本之旅。
  其实,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通过悬念的设置和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使其对文本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求未知的渴望。学生置身其中,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有的则是猎奇,关注能否获得新奇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的快乐是精神上的、高层次的快乐。这种阅读快乐也会更加持久地发挥作用。
  2.玩一玩,演一演——深层次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绘本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画面、表情等多种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完成角色扮演,以表演的形式玩一玩绘本,演一演绘本,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害羞的小哈利》中,我为学生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曲折方式呈现整个作品,把学生引进故事情境中。当小哈利参加皇后的花园派对,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小哈利在众目睽睽之下,那是多么害羞啊!国王和王后以及在场的人都被哈利漂亮的服装吸引,都想请哈利做一件服装。这时,我请了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国王、王后以及“人们”,表演他们是怎样向哈利提出做衣服的要求,小哈利是如何回应的。因为有故事画面的引发,学生很快能够走进人物角色展开交流,根据人物角色展开对白表演。
  将戏剧表演融入绘本教学的策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引领学生进入丰富的想象世界。戏剧表演,可以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里学会表达自己,展现自己,还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经验。在表演中,学生的学习更富有创意,教师的教学更生动、活泼,其价值在于让学生透过演戏使绘本情节活起来,加深与提高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启发学生想象与思考。可谓是深层次的阅读,收获多重。
  3.绘一绘,画一画——满足创意带来的快乐
  从阅读的角度,绘本是学生最适合的读物。绘本故事中的绘画语言体现出来的轻松自在、无拘无束的想象等特质,符合学生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认知需求。读图认知世界,亦或是用图语表达自我,表达世界,表达情感和思想,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有方式。因此,在绘本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读图到用图语表达,是一件自然而然又水到渠成的事情,是很好的绘本教学策略。
  在《害羞的小哈利》故事的结尾,哈利开了家服装店,很多人都来找小哈利做服装。我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你希望小哈利给你做一件什么样的衣服?请画下来。这个环节,学生非常喜欢,纷纷拿起笔来,走进创作服装的境界中,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服装。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表达,如创意十足的菠萝服、蜘蛛侠服、女王范儿的彩虹服、火箭帽、小老鼠鞋。   学生在绘画表达中,充满了创意,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满足学生涂鸦式的表达愿望,那么我们就很好地保护了学生天性中的创造性想法。
  二、绘本教学应给学生带来语言上的发展
  在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看来,“绘本,是喷涌而出的语言的世界”。因此,绘本中的图画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语言积累与表达。
  绘本中丰富、鲜活的图画,为我们进行语言积累与表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朱光潜先生说:“语文最大的德行是精确妥帖。”如果能够把绘本中独特的创作视角、丰富的表达方式、直观准确、传神精练的图画语言作为教学资源,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益。
  1.让语言表达有逻辑
  《害羞的小哈利》故事开头用三句话介绍“哈利很害羞。哈利不希望引人注意。哈利喜欢隐藏起来”。貌似简单的三句话,却有内在的逻辑:因为哈利很害羞,所以他不希望引人注意;因为哈利不希望引人注意,所以把自己隐藏起来。哈利是怎样隐藏的,文字并没有讲,图画却有生动精准的描述。在教学中,我们依据图画,让学生用语言表达,会锤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根据图画,学生这样描绘:小哈利来到公园,他穿了一件和草坪中花草图案一样的衣服,把自己隐藏起来,就没有人看到哈利,哈利就不会害羞了。
  2.让语言表达精确有序
  《害羞的小哈利》故事中讲到:大多数的时间,他比较喜欢待在家里。画面中小哈利的家里摆满各种各样装饰很美的物品。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参观”小哈利的家,说说小哈利家里都有什么。最初,学生的回答只限于有花,有床,有台灯。为让学生的表达更有序精准,我引导学生使用方位词有序表达:房间中间放着一张床,床头有个圆筒形靠枕,床尾有个方形枕头,旁边是一本书,床对面是沙发,小哈利穿了一件和沙发一样图案的衣服。依托图画引导学生这样表达,可以锤炼学生的语言。在阅读中,锤炼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是绘本教学应有之义。
  三、绘本教学应给学生带来审美上的享受
  绘本通过视觉艺术来吸引儿童,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绘本也是属于儿童的一种美的艺术,它能给予儿童心灵成长的多重享受。一张张精美的图大都出自画家之手,人物栩栩如生,风景色彩艳丽,细节独具匠心,具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与艺术水准。绘本的图画既具有叙述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遗憾的是,在当前绘本教学中,教师的解读往往忽略了其中图画的审美价值。
  阅读中,学生通过与绘本接触、对话和欣赏,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优秀绘本艺术的构图、线条、做畫方式。绘本的视觉艺术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富着他们的艺术感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尽管绘本审美比较隐性,不像语言表达那么显性。
  《害羞的小哈利》非常善于用色彩表达情感。如故事开始小哈利出场,他穿着与红色砖墙一样颜色的衣服,紧靠墙壁,衬托了小哈利因为羞于见人而不安的心情。
  公园里的大树,长着各种造型的果实,南瓜型的,葫芦型的,花生造型的,既异想天开,又生动美观,美得有趣味,给儿童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符合儿童的审美。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反复欣赏画面,欣赏造型艺术,欣赏画面风格,关注画面细节,用承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画面熏陶、感染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眼光会变得与众不同。当然,在欣赏画面时,如果能够配以合适的音乐,让耳朵与眼睛共享艺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幸事。
  我们只要在绘本教学中,尊重儿童阅读的快乐感受,尊重儿童的奇想与乐趣,让他们尽情地表达与欣赏,才能让儿童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学生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这也是绘本走进课堂,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但传统的以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刚性的行为管理为主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及学生干部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思维看待过去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结合当代学生干部的特点,反思学生干部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2016年第10期《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群英论道”栏目中,发表了魏淑媛老师的《由“教一则寓言”到“整本书阅读”的思与行》一文。笔者认真拜读之后,钦佩魏老师教学中的不断探索与追求,由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北京版第七册)的教学走向了整本书《战国策》的阅读教学,但同时也滋生了疑惑:《战国策》真的适合中年级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吗?  首先,我们看看整本书阅读关注什么。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这样的论
“星空一直在轻声召唤,仿佛一首久远的童谣”,人类自诞生起,就开始了对远方的向往。于是,太阳成为太阳,月亮叫作月亮,四季更替有了答案,日出日落被赋予意义。然而,人类的探索不止于此。那些应神秘召唤,渴望探索远方的人,用科学追溯久远的过去,用科学描绘宇宙的未来。在时间的长河里,在无尽的探寻中,一代又一代追逐远方的人建立起了浪漫的天文学。“未来是什么样子?”“宇宙将如何终结?”我们也许将永远不知道,但可以
我爸之所以一直在老城买馒头,是因为店铺的老板是个倔老头,但凡他把馒头变成和市面上的馒头一个模样,我爸就不会去了,舍近求远岂不是闲得慌?   那店子位于老城的一面陡坡上,从家里到那儿,走路得一个小时左右,坐公交换乘了也还得爬那面大坡,不畏舟车劳顿,是因为那倔老头的馒头是货真价实的手工老面馒头,绵扎,有韧劲。新城卖老工馒头的店铺有的是,但与众多声称绝对是土鸡蛋、土鸡、土猪肉却绝对不土并无区别,所以我
随着统编本教材的推行,我越来越感觉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母语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植民族基因,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知道,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看这个孩子的语感如何,而这种语感的形成所依附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朗读。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生字。  2.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下雨前的现象,对观察、了解大自然产生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初步了解下雨前的现象,对观察、了解大自然产生兴趣。【教学过程】 
在材料科学领域,先进材料的研究正推动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不断从大自然中寻找新材料的同时,科学家们正在研制超越自然可用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即直接设计人工“原子”并将其排列成所需的结构而不是仅通过天然材料中的化学成分。这种新型人造材料被称为超构材料,它最早出现在光学和电磁学领域。它的出现,给材料科学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引领着新材料原理和器件设计的全新变革。现今,超构材料领域的研究对我们的生活已日益
教学目标:  1.借助照片和视频、表格,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学做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  2.基于例文支架,把克服困难的过程写具体,学习抓语言表达人物心情的写法。  3.能自我改正不通顺的地方,在评价中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基于例文支架,把克服困难的过程写具体,学习抓语言表达人物心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我在长大,我学会了本领  一、交流导入,确定主题  1.时光在流逝
本刊讯 2020年11月25日,诗心剑气——纪念萧蜕庵先生诞辰一百四十五周年书法特展在吴门书道馆如期举行。这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苏州市文艺之家、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吴门书道馆承办。  萧蜕庵(1876年—1958年)出身江苏常熟名门望族,为梁昭明太子萧统后裔,两朝帝师翁同龢尝为萧氏题书“兰陵峻望”。初名守忠,后更名嶙(又作鳞),字中孚,后易名蜕,字蜕公、蜕庵、退闇等,别号有寒蝉、苦绿
教学思考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三年级下册学习详细复述的第一篇课文。课后习题中有一张梳理课文内容的表格,用于帮助学生复述故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份表格非常适合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复述,而要进行详细复述,则还需对表格的设置及运用进行优化,使其真正成为复述的有效支架,使课后习题成为落实语文要素的最佳途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