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小学音乐课堂创造教学初探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x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创造教学是指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各种音乐材料学习音乐的教学活动。创造性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特殊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本文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调研概述、创造教学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活动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创造教学
  众所周知,21世纪国际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们公认创造力是未来人才竞争的核心。音乐语言的非语义特点为本学科教学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提供了无限大空间。音乐是一门创造特点十分突出的课程,包含音乐作品的创作、音乐思维的创造、音乐课堂内容的创设等,可生成的内容与思维空间比较大。从音乐的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甚至是音乐评论,音乐实现的过程都充满了创造力。
  一、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创造教学的背景
  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对于音乐教育的引导也突出了增加课堂教学创造力的引领。在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教育理念中明确提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将“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擅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新课标还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可见,创作教学已经作为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其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二、小学音乐课堂创造教学的内涵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是指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音乐材料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实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增加学生的创造意识。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主导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思维。音乐创造性教学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构建教师、学生、文本沟通对话的公平、民主、和谐的新型课堂关系,能有力促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情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拓展音乐创造性思维。
  三、临渭区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创造教学理念的调研综述
  (一)实施现状
  通过对渭南市临渭区韩马小学、实验小学、贠张小学、五里铺小学、朝阳小学等10余所学校中音乐教师和班级的走访,我们发现,虽然音乐教师对于“创造教学理念”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认知,还没有建立起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创造教学的宏观理念思维。但他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有意或无意地给予了音乐创造活动的实施,如唱歌课中编创身体律动,改变歌词,改编旋律,为音乐编创故事情节,将单声部旋律节奏编创为二声部双手运动,或三声部、四声部协作节奏等。
  肢体语言可能会很简单,双手二声部节奏或者只是为了区分节奏和节拍,音乐欣赏中的编撰的故事情节可能五花八门等等,但是因为音乐的非语义特点,老师们在课堂中一定程度上,本能地践行了“创造教学理念”,受到学生的喜爱,也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渭南市临渭区小学音乐创造性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创造教学的理解往往容易过激地认为“音乐创造就是作曲”,而与唱歌、欣赏相对立。因教师自己不擅长于作曲或改变作品而较少在唱歌与欣赏课堂中运用创造教育理念。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对该理念下的教学内容和创造教学本质还需要作进一步的了解。其次,渭南市小学的音乐教师90%毕业于地方师范院校,因对当代教育理念摄掠少或文化修养的差异而导致了教师个体相对初浅的教育观,对音乐课堂创造教学的特质把握还不到位,如唱歌课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多局限在节奏这一要素中,而对于乐理中音色、音高、音程、和弦、调性等要素的想象创造则较少。在欣赏课里创造性教学多集中在标题音乐的想象或联想里,而根据音乐编创一个故事情节或场景的创造则较少。再次,课外音乐活动多以提升专业技术的学习见多,一般是参加合唱队、培训机构等学习一技之长,与社会办学急功近利心理需求相一致,课时教学内创造教学内容难以实施。
  四、小学音乐课堂实施创造性教学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创造性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发挥
  音乐教育本身对于专业技能教育的依赖性很高,几乎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强项,比如倾向于声乐特长或乐器特长等,对音乐有自己较为深刻的见解。但也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文化积累相对薄弱以及过于依赖技能专长教学而忽略音乐课程多元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问题。小学音乐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有利于个人教学技能展现,在课堂中将多元的教学方法,如达尔克罗兹身体律动法、奥尔夫节奏训练法、科尔文音乐手势教学法与对话、游戏等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教师教学的创新特点,教学相长,也有利于教师在课程教学竞赛平台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二)小学音乐课堂创造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思维活跃,喜欢参与活动性教学游戏中,他们以孩提的视角理解或想象音乐,其结果自然与大人不同。创造性音乐课堂因提供大量的身体律动、改编故事、改编歌词等游戏机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及个性特点的培养。如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这首歌词给学生提供了绘画的想象力空间,有蓝天白云里阳光灿烂、红旗迎风招展、小鸟自由地飞翔,还有长满了美丽鲜花和小草的大地,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致啊。在课堂里,我让孩子根据歌词开展绘画创造教学,相信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一幅图画和想象力,也有对歌曲、对祖国的爱,更有对音乐课堂、对音乐艺术长期以往的爱和期待!
  参考文献
  [1]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6).
  [2]梁宝华.音乐创作教学:新世纪音乐教育新趋势[M].香港:卓思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其他文献
【摘要】要促进传统音乐的生态化转型,加强传统音乐的产业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进而走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的困境,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传统音乐在构建新型城镇化文化体系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价值。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面临转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音乐;文化;  2014年是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10月8日,国家相关部委举行了首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
热重分析法是测定矿物受热后重量变化的情况。矿物受热后重量的改变是由矿物中水的脱出,矿物分解后放出气体(H_2O,CO,CO_2、SO_2,P_2O_5……),矿物升华和氧化等引起的。矿物受热由于物质减少引起失重,矿物氧化则引起增重。由于矿物分解所引起的失重一般是矿物中的固有组分的排出,因而其失重量反映矿物的含量。我们可以根据矿物的失重量与矿物的分子量计算样品中矿物的含量。
【摘要】2012年7月13日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一夜爆红,打败了诸多家电视台,收视率位居全国第一,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节目的收视热潮。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的今天,《中国好声音》何以再次开启电视选秀节目成功的大门,“好声音模式”对我们的声乐演唱教学又有怎样的启发呢?本文将试图对这一问题做粗浅分析。  【关键词】声音观念;融合;二度创作  一、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从2012年
健身健身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集健身、健美、健。、娱乐为一体,能充分满足女中学生生理、心理需要,它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女中学生的欢迎。本研究主要是研究健身健身操的健身价
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骨科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骨科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教学,设立专门的讲座,加深医学生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