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_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肩负着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初中教学中,地理学科有着许多德育教育是其他学科难以实现的,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教学也能够更加体现德育教育的本质。本文首先阐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地理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德育教育 初中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69-01
  现今,道德理性的滑坡、人文精神的弱化,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道德教育便在当代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初中地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地理作为中学必修科目,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要首先将德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要位置,要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人文素质以及道德人格方面的培养。现今,许多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即单纯地将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没有充分利用到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德育教育是其他学科难以实现的优势,也没有将德育教育与地理教学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地理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开展生活调查
  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地理教师要从生活入手来开展生活调查,借以来引导学生们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细节,并让学生们从生活当中发现问题所在、寻找问题原因,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能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联系到实际当中,进而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一份贡献。[1]如:当地理教师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侯,教师可以开展“家用塑料薄膜带来的危害”这种类型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可知,每个家庭每日平均废弃的塑料袋是6个的话,那么莫里青乡人口大约为1.7万人,平均一家三口,这样莫里青乡大约有六千个家庭,则每日就废弃了至少3万个塑料薄膜袋。这样,同学们通过对生活的调查、计算,联系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便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这些生活细节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生活调查后,地理教师进一步带动学生们思考:白色污染是环境的主要杀手之一,身边的白色污染随着我国的人口增多与人们的大量频繁使用日益严重,防止白色污染的进一步扩大,不仅仅需要国家相关的制约与众多的宣传,而是应从本质上抓起,从学生们日常行动做起,学生们要学会自我控制。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同时,课堂教学也不断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关注贴近学生们生活的地理
  地理是一门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课程,区域地理内容的特殊性是地理教学的特点之一。区域地理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影响,如,不同区域的气候对人们的服饰带来了影响,不同区域的地形为人们的交通带来了影响,不同地区的作物为人们的食品带来了影响等。[2]这些区域特色的人文地理特征其本身有着重要的地理原理及其背景,关注贴近学生们生活的地理,可以激发学生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如在我国“南北区域对人类活动影响”内容教学的时侯,地理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让每组学生通过搜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不同,在进行总结后,学生们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依次汇报与总结,在总结中要让各组代表对这一现象的地理原理及其地理背景进行阐述,最后教师对其进行观察指导、点评,进行课后总结。
  三、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感染学生内在心灵。如在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时侯,教师在课前搜索一些名胜古迹素材,利用电脑将这些内容做成PPT的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对于青少年来说,枯燥乏味的课堂难以让学生们提起对地理的兴趣。[3]所以,教师必须讲究方法,适时适量,把握时机。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并运用图表、数据等手段,进行一些定量分析,通过各国一些数值的对比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
  四、评价机制的建立
  在地理教学中,一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的形式是难以获得准确判断的,如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人意志、生活态度与道德行为等,这些行为评估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学生地理评估学习成绩,不仅仅需要将理论考试为定量测定,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内在的评估考核。地理这一综合性学科评价不应该仅仅根据理论分数来进行衡量,综合评价更需要贯穿整个教学,由此而评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学生成绩。
  五、结论
  本文通过开展生活调查,关注贴近学生们生活的地理,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以及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这四点,对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教学互联,提高学生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家清.论地理新教科书活动性课文的设计策略[J].地理教学,2005(9):10.
  [2]李治.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的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3):60.
  [3]张凌霞.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J].现代交际,2012(10):145.
其他文献
作文写作实际上就是个体独立思想的展示.培养独立思想的个体要从小学就开始,且培养平台应该在各门学科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
期刊
根据区内钻井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Ro)资料,采用岩石圈和盆地尺度相结合的分段线性热演化模型,对该区的热史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1)该区自古新世以来,热流的演化形态近似于“马鞍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胆地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绘本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
代响铃说:“我们在轮椅上也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这个女孩,今年23岁,安徽固镇人,刚刚以“省级品学兼优毕业生”的称号,从安徽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毕
[摘要]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过程,它能让人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可是,当下的高中生很大部分已经渐渐缺失阅读的习惯,以致他们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不强,难以更好地学习和适应未来的工作。林语堂在《名人谈读书》中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这和
本文首先介绍了政府债务货币化的概念及形式,然后以部分发达经济体为例,对政府债务货币化在各国实践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政府债务货币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
期刊
一直记得那束美丽的百合花,一束让我感动流泪的鲜花。  2009年9月,因工作调动我来到了新学校。初来乍到,同事、孩子及环境,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教师节这天,一进校园就看到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