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区飞行冲突事件情景演变网络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控制终端区飞行冲突的风险,基于复杂网络,将飞行冲突的情景演变过程转化为复杂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分析侧向交叉跑道机场的主要安全风险,构建包含527个节点与2644条边的终端区飞行冲突情景演化复杂网络模型;采用无权有向网络中的节点度、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聚类系数等进行风险分析;采用Dijkstra算法,确定影响飞行冲突的关键节点.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均度为5.017,平均路径长度为3.273和网络直径为9,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征;网络的聚类系数为0.331,网络聚集程度偏低而演化性较强;飞行冲突控制的关键节点主要为“监视雷达”、“潜在火灾或烟雾”、“航迹不稳定”和“紧急定位发射器信号”等设备故障有关节点;“中止进近”、“避让”、“冲突”、“复飞”和“重新进近”等为导致飞行冲突关键节点,最短路径“起飞-重新进近”的发生概率最大为3.39×10-7.利用民航安全信息实现飞行冲突情景演化过程的可视化,可为此类事件的预防和解脱提供理论方法,对保障民航运行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为解决传统细粒尾矿上游式筑坝方法面临的坝基承载力不足、排渗加固滞后、防洪超高不足等难题,以满足企业大规模生产时快速筑坝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细粒尾矿软滩模袋法堆坝工艺、尾矿库快速堆坝工业示范、坝体稳定性评估等研究,提出集尾矿模袋法强基、宽顶子坝增稳、坝基协同排渗为一体的细粒尾矿快速筑坝新技术及配套施工工艺.结果表明:经过工程实践,成功实现年最大筑坝高度30 m,经工程勘察、数值分析结果可知,坝体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细粒尾矿筑坝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采用石灰和腐植酸钠作为经硫酸铜活化和丁黄药捕收后毒砂的组合抑制剂.纯矿物浮选试验表明,组合抑制剂石灰和腐植酸钠能选择性地抑制毒砂.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和腐植酸钠的协同抑制作用能较好地实现闪锌矿和毒砂的浮选分离,得到锌精矿中锌品位为51.21%、锌回收率为92.21%的良好指标.通过接触角测试、吸附量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组合抑制剂的抑制机理.机理研究表明,溶解钙组分(主要为钙离子)吸附于矿物表面,促进腐植酸钠的吸附;毒砂表面比闪锌矿表面吸附更多的钙组分和腐植酸钠,使毒砂表面具有强亲水性.腐
铈锆复合氧化物因具有储放氧的能力而被视为汽车三效催化剂中的关键材料.为了揭示共沉淀温度对多元掺杂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一系列镧和钇掺杂的铈锆复合氧化物,并通过XRD、N2吸脱附、TEM、XPS、储氧量(OSC)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CZLYs的理化性质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温度是影响CZLYs晶粒尺寸、储氧性能和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共沉淀温度为60℃时制备的样品具有最佳氧化还原能力和热稳定性,经1100℃、10 h高温热处理后得到的老化样品的比表
为深入分析城市景区夜游密集人群易发生踩踏事件的脆弱性成因问题,运用人—环境耦合系统全面分析人群脆弱性模型三因子: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依据现行标准规范与调查问卷筛选脆弱性指标,在博弈思想组合主客观权重的基础上,构建组合赋权-云模型的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以大雁塔休闲旅游景区为实例,运用云算法得到各层指标的评价云图,与标准云图比较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实例中4个地点的脆弱性均处在“中度”与“低度”区域,其中中央喷泉区域最脆弱的3个因素为人群密度、夜间防灾经验意识和人员自救互救能力.该模型数据准确、视
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回采技术不断提高,探矿技术快速发展,选矿工艺日臻成熟,超大规模、超深井地下矿山以及高陡边坡露天矿山不断增多,尾矿砂的产生量也急剧攀升,大库容、高坝体尾矿库不断涌现,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和科学问题.由于我国尾矿库具有数量大、坝体结构复杂、浸润线高及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等特点,尾矿库安全风险防控成为重中之重.为更好地展现尾矿库安全防控领域研究成果,我们选取了尾矿沉积结构特征、破碎特性及坝体稳定性、尾矿库远程监测、筑坝新技术等方面多篇优秀文章做了本期专栏.
期刊
在单斜磁黄铁矿(MPr)处理废水重金属离子过程中表面产生的硫化物钝化膜严重阻碍进一步反应.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MPr回收铜离子.XPS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MPr表面存在CuS产物.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颗粒表面的CuS被剥离.动力学结果表明,常规和超声条件下的反应均符合Avrami模型.在超声条件下,随着固体层的剥离,反应过程由扩散控制转变为化学反应控制.超声波的存在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酸度和温度,提高MPr的利用效率;通过控制MPr的用量,铜烟灰浸出液中铜和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
为提高尾矿库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尾矿库安全平稳运行.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尾矿库及下游区域进行影像数据采集,创建尾矿库三维图像,并将尾矿库空间三维模型关键数据与企业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尾矿库汛期防洪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尾矿库运行期间存在的隐患,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提高预测尾矿库汛期防洪能力的精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开展安全防控管理部署、制定紧急灾害救援计划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撑,为提高尾矿库防控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深水钻井隔水管裂纹、磨损、疲劳损伤等检测难题,基于磁记忆检测技术研制1种内检测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数据采集腔,周向布置的60路GMR高灵敏度传感器,导向支撑轮,吊装牵拉钩等.该设备可以在不拆卸浮力块的情况下完成隔水管内壁的覆盖式扫查.结果表明:检测器具备较高的可靠性,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检测数据可以有效反映隔水管局部损伤、应力集中异常并对其实现精准定位,为判断隔水管早期损伤提供基础;实现深水钻井隔水管缺陷和疲劳状态的易检测、早预警,解决现场检测难题,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首先采用颗粒流程序(PFC)研究含马蹄形孔洞板状岩石模型在双轴压缩下的力学响应;其次,采用改进的复变函数法推导孔洞周边应力分布;最后,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因岩爆引起的隧道破坏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低侧限应力作用下,孔洞周围共出现4种类型裂纹,即孔洞顶底板的初始拉伸裂纹、侧壁上的剥落裂缝、拐角处的次生拉伸裂纹和对角线上的剪切裂纹.随着侧限应力的增加,拉伸裂纹逐渐消失,而剥落破坏愈发严重.隧道模型的破坏现象与实际引水隧道的非常吻合,且解析获得的应力分布可以阐明裂纹的萌生机理.“,”A particle
通过XRD、XPS、HRTEM和TCLP等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砷酸钠与铁橄榄石在1200℃下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砷酸钠进入到渣相与气相中的比例分别约为30%和70%.砷酸钠的添加使铁橄榄石结构解聚,并将其从结晶态转变为非结晶态.铁橄榄石结构变化表明,砷酸钠中的[AsO4]四面体与[SiO4]四面体和[FeO4]四面体通过桥氧键结合形成硅酸盐玻璃结构.铁橄榄石与砷酸钠高温反应前后样品的TCLP测试结果表明,高温反应能显著降低砷酸钠的浸出毒性,样品中砷的浸出浓度由反应前的3025.52 mg/L降低到反应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