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来源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主要目是储存风电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从而有效增强风力发电系统电力供应稳定性,为风力发电模式进一步推广提供保障。对常见储能技术类别进行分析,继而探讨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方面,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对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干、英苏、喀尔达依等地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sp.)的根际微生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种植物之间,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不同。胡杨和柽柳的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大小次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②胡杨和柽柳根际微生物总数及各类群数量垂直变化规律为:在60~100 cm土层中呈现递减趋势,在100~160 cm随深度的增加逐
工商业行会的形成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密,宋代行业数目大大增加,从业人员骤增,工商业行会组织得以形成和发展。宋代的行会有行、市、团、作等称
利用1984,1991年和2000年3个年度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景观区划图,通过定量指标体系,分析了伊金霍洛旗1984-2000年间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以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草地是当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总土地面积的59.03%~69.33%。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年变化速率和动态度3个指标来看:1984-1991年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用地(增幅为162.75%,下同)和乔木林地(114.7
明清时期 ,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频发 ,以较具代表性的西北、华北黄土分布地区为研究区。据《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及明清各地方志资料统计分析表明 :明清时期该地区沙尘的发生主要集中在 2~ 4月 ,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段为 1 4 6 8- 1 4 78年 ,1 4 88- 1 4 98年 ,1 5 4 8- 1 5 6 8年 ,1 6 1 8- 1 6 5 8年 ,1 84 8- 1 85
柽柳是新疆和田河流域广泛分布的一种灌木,是影响柽柳灌丛沙堆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据风沙运动实验相似理论,以新疆和田河流域的柽柳灌丛为原型,用塑料制作成高(h)10 cm、冠幅10 cm×10 cm单株柽柳灌丛实验模型,在风洞中选用6,8,10,12 m/s和14 m/s 5组不同风速,分别对单株柽柳灌丛模型作纯气流流场的模拟实验和在风沙流作用条件下单株柽柳灌丛周围沙粒蚀积特征的观测。模拟实验表明: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作为当前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储能效率的提升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创新。本文首先对飞轮储能系统、超导储能系统、蓄电池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