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前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食管鳞癌放疗预后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ccdddddccccc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预后营养指数(PNI)在老年食管鳞癌放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初治老年(>65岁)食管鳞癌患者共108例。计算出每位患者PNI值,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治疗前PNI最佳cutoff值,并按该值分为低PNI组和高PNI组。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ROC曲线显示PNI最佳cutoff值为50.1(高PNI组52例,低PNI组5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治疗方式均相近,在TNM分期不同(P=0.022)。高PNI组有效率明显优于低PNI组(96%︰73%,P=0.001)。高PNI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69%、62%,低PNI组分别为70%、32%、27%(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PNⅠ、T分期、N分期、TNM分期均与总生存密切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RR=1.94,95%CI为1.29~2.94,P=0.002)和PNI (RR=0.83,95%CI为0.77~0.90,P<0.001)为影响总生存因素。

结论

疗前PNI与患者放疗疗效及预后均有很好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老年食管鳞癌放疗获益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二维放疗模式下胸壁及锁骨上区剂量分布和内乳区非计划性受量。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6年间20例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左右乳腺癌各10例。放疗范围为患侧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处方剂量43.5 Gy (2.9 Gy/次)。胸壁采用单前野电子线照射,锁骨上下野予以6 MV X线单前野照射。同时比较锁骨上下采用前后对穿野照射时的剂量分布。结果锁骨上单前野照射中
目的探究通过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共面电弧调节放疗的强度,头部倾斜的位置是否对放疗剂量的分布产生影响。方法2015-2017年间500例头部肿瘤患者接受头部放疗并保持头部倾斜位置,通过旋转原始CT图像获得模拟的非倾斜CT图像资料。计划靶区剂量30 Gy,海马区最大剂量限制为16 Gy,视神经、视交叉与眼球的剂量<37.5 Gy。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关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平均头部倾斜角度为(
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手术治疗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胸腔镜下的微创肺段或亚段切除。然而,超大剂量分割的立体定向放疗(SBRT)已取得与手术相似或相同疗效,不仅是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者不可争议的治愈方式,而对于能手术者也发起了挑战,尽管还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本综述将针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给予阐述,以利于为患者提供更适宜的治疗方式,并获得更多益处。尽管尚无大的随机临床研究比较SBRT与手术治
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肿瘤三维放疗的原发肿瘤体积对生存的影响。方法2002-2017年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再分析入组患者428例,可生存分析423例。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二药联合方案,中位化疗4个周期,PTV分界值63 Gy,GTV分界值150 cm3。结果Cox模型预后分析发现女性、治疗后KPS评分、单器官转移、N0-N1期、腺癌、放疗≥63 Gy、4~6个周期化疗、近期有
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肿瘤之一,穿孔是食管癌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对于食管癌穿孔的治疗,不管是中国还是国际上缺乏统一的专家共识。本文应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平台系统,检索1996-2017年12月相关文献,筛选出27篇相关文献,并通过27篇文献对食管癌穿孔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可手术患者可延长生存,但同时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提高,而营养支持下同步放化疗也可明显延长生存。
目的初步分析放疗后继发外耳道癌(RIEACC)患者临床特征和影响发病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0-2017年间确诊RIEACC的16例患者病例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发病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分期是影响放疗后发生RIEACC的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家族史、鼻咽癌分期是影响放疗后发生RIEACC危险因素。结论RIEACC是鼻咽癌放疗后的少见并
目的探讨下调SALL4对白血病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为提高白血病患者放射敏感性提供新思路。方法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感染shRNA SALL4和shRNA control慢病毒记为Lv-shSALL4组和Lv-shNC组,用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ALL4水平,同时取感染后的细胞给予8 Gy剂量照射处理记为Lv-shSALL4+放射组、Lv-shNC+放射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初步评价共面模板技术引导192Ir源后装立体消融(SABT)技术在局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安全性,并通过比较SABT模拟计划与实际计划剂量学参数的一致性评估模板引导技术对SABT精确性影响。方法选取病理学确诊为局部晚期NSCLC的初治患者15例,行模板引导SABT治疗(处方剂量30 Gy)。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模拟计划制作,再由模板辅助技术引导插植针植入,进行实际计划的制作和执行。比较模拟计划和
目的探索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为指导术后放疗靶区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1-2017年间接受根治性切除且术后复发的66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参照AJCC第八版食管癌分期定义,将1-8M区定义为中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8Lo、9、15区定义为下纵隔淋巴结引流区,16-20区定义为上腹部淋巴结引流区。结果41例(62%)患者发生单纯局部区域复发,25例(38%)为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