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分离自云南省师宗县库蠓的新型西藏环状病毒

来源 :畜牧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环状病毒(Tibet orbivirus,TIBOV)为环状病毒属的新成员,病毒于2009年首次从我国西藏墨脱县采集的圆斑按蚊中分离,目前,对该病毒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研究对1株分离自我国云南省师宗县库蠓的新型TIBOV毒株YNSZ/V290/2019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病毒可在C6/36与BHK-21细胞上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55~75 nm,具有环状病毒属病毒典型形态特征.电泳结果显示,病毒基因组为十节段双链RNA,呈现“3-3-3-1”的电泳带型特征.对环状病毒属病毒高度保守的基因节段及其编码蛋白(Seg-3/T2)的序列分析显示,YNSZ/V290/2019为TIBOV的成员,与其他TIBOV毒株的核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0.90%~81.70%与97.20%~97.30%.对决定环状病毒属病毒血清型的基因节段及其编码蛋白(Seg-2/OC1)的序列分析显示,YNSZ/V290/2019与已知TIBOV毒株的核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26.90%~30.60%与28.50%~33.20%,表明该毒株可能是一种新血清型的TIBOV.对采集于师宗县牧场的40份黄牛与68份山羊血清进行血清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新型TIBOV在牛、羊的阳性率分别为22.50%与4.41%.新型TIOBV在我国的发现,丰富了我国虫媒病毒的研究,为深入研究我国TIBOV的分布、致病性、感染宿主范围与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通过聚乙二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载体转入枸杞内生轮状镰刀菌(Fusarium nematophilum) NQ8GⅡ4菌株中,通过生物学测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胡麻产量形成对钾肥高效利用下的关系,以2个当地主栽胡麻品种“陇亚11号”(V1)、“定亚23号”(V2)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钾(K0,K2O 0 kg hm-2)、低钾(K1,K2O
[目的]探究四川省汶川县下庄沟2019年“8.20”泥石流成因、形成过程及堵江特征,为该区域泥石流灾害防治预警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结合野外调查与遥感影像对泥石流物源供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