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施策略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精神是引导所有能力提升的重要源头,一个人以及社会得以发展的支柱。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已经过时,学生培养不仅仅要求的的是课本知识,更要有知识创新的能力。尤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于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创新能力便成为了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那么在政治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了主要教学目标。
  关键字:高中政治;创新精神;教学策略
  新世纪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激烈的人才竞争,那么具有怎样的能力才能在这场“战斗”中拼出一条血路呢?毫无疑问,创新能力是其胜利核心。如果只是对于已有知识有简单的运用能力,而缺乏实际的创新能力,那将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因而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要改进教法,强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核心,为新时代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本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及新时代人才需要,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特点,从多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课堂教学以兴趣引导为主,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高中阶段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任务,那就是顺利通过高考,这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提升学业成绩,这样看起来似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麻烦。其实不然,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学业成绩并不矛盾,反而能利用创新精神来帮助提高学业成绩。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寻求创新。例如在学习《神奇的货币》一课时,传统的课堂都是一半知识传授一半习题练习的教学形式,这样机械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无法正确培养。这时教师可以改变教法,运用情境教学,通过切实的货币实用情境,提高课堂趣味性。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物物交换的场景,每个人手上有一定的商品如果想要换到自己需要的商品,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换,直至换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很快意识到这种交易方式繁琐且成本高。寻找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商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场景中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货币的产生的原因。在情境融入过程中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不仅实现了知识的传授,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内涵,为实现知识应用创新提供切入点。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只有使学生的天性得以解放,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相比以往传统政治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这样的学习氛围十分紧张压抑,不但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抑制了学生兴趣的发展,将学生处于一个不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相当有必要的。学生可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实施自己的主权,能让他们的各项能力得到更广的发挥,在这样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得以培养。那么如何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政治课堂学习氛围呢?首要的是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其次要利用多种有趣的教学形式,不再拘泥于简单的课堂教学,实现在有趣的活动里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时,教师可以知识辩论赛的形式,将学生分为两组,以“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说,哪种分配方式更加优越”为主体,正方辩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方辩题为“按需分配为主体”,从而展开辩论。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适当地指导,锻炼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并在辩论过程中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在教学设疑和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是一個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价值的问题来,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这本身就需要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引导学生不断质疑、解疑,学会独立思考,并在质疑、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思想政治把“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办”三个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教师可以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如此设问。如:《文化与生活》中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师可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肓民族精神”。教师把这三个问题连串起来,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展创新资源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辅助十分有限,如果教师要对学生补充一些额外的教学知识就需要一字一句地誊抄在黑板上,增加了教师工作量,并且还占用正常教学的宝贵时间,导致课堂容量不足。那么现在多媒体技术走进我们的课堂,我们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教学资源,从而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教材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书本知识内容大多抽像,必须辅以一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进行深化理解,并且引入新的知识,新的知识思维方式应用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主要是发散思维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将一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政治知识应用实例进行放映,然后利用多媒体系统加入各种素材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尝试从多角度解释案例内容。所以多媒体系统是一个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帮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
  五、结语
  以上是笔者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利用多种途径,从多方面下手,实现各方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教师还可以尝试多重的教学方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保梅.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2] 艾少刚. 高中政治教学中关于能力培养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5).
其他文献
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要素,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内容摘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新课标指引下的语文阅读指导更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作用,营造自由轻松、自主自发的读书氛围,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阅读世界,沉浸其中,深入品味,培养他们欣赏学习美文的能力,让优秀的课外阅读精品熏陶他们的文学素养,指引他们的前进方向,让他们在阅读思考中前行成长。  关键词:读什么 学生为主体 自主能动 走进阅读 欣赏学习  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历来引领学生
本文聚焦如何牢牢把握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的要求,精心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通过"学懂弄通""引人入胜""精耕细作""言行一致
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制约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而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地区经济走向发达的引擎。当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时,
[摘 要] 随着当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改革,购机补贴政策的不断落实,使得农业机械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在当下我乡农机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完善农机推广工作,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为我乡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农机推广 存在的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小姐”一词的潜沉与复出、复出的原因及复出后词义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this essay probes into th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在人们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内容都走向多样化、多元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内容、形式等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习总书记就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提出几点建议,要求各企业从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入手,将惠普会员的各项服务落实到实处,切实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