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钳工实训的入门及其教学组织探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机修钳工实训的意义及特点出发,对这一专业实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重点对入门阶段的教学组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
  关键词:机修钳工;实训;入门;教学组织
  钳工实训是机电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实践环节。一般说,大多数学校对钳工实训教学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工具钳工方面,而对于钳工实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机修钳工的教研就相对薄弱。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此谈一些体会。
  一、机修钳工实训的意义
  职业学校机电工程技术专业的学员在学习了基本机械原理知识以后,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形成技能。学员在学习期间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从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来讲还比较差,不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机械设备的结构原理以及相应的维修知识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通过机修实训将有关知识点有机贯穿起来,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机修钳工实训教学的要求
  机修钳工实训围绕机械设备展开,主要针对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机床一般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需要专门的场地、器材以及多人协作才可以完成,因此机修实训对教学有着较高要求。
  1. 对师生的要求
  指导教师应熟悉机床的结构性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组织经验。学生应具备普通钳工的基础技能,系统学习过金属切削机床的相关知识。
  2. 对场地、工具以及设备的要求
  场地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修车间,便于推车和提升设备的移动。要配备机修专用工具,如各类扳手、撬棒、手锤以及各类零部件的拆卸工具等。这一阶段的实训一般采用C6136等普通车床作为研究对象。
  3. 对教学管理的要求
  实训采用轮换制进行。为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分组,使每个学员都处在动态教学管理体系之中。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学员分成基本技能练习和机床修理两个大组。机床修理又分为装拆和修理两个小组,每个组对应不同的功能模块。每隔一段时间,学员要在不同模块组进行轮换学习。
  三、机修钳工实训教学的实施
  1. 安全教育
  首先要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例如,各类机修工具的安全使用,机床零部件装拆时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2. 基本技能
  参加机修钳工实习的学员要进行普通钳工的基础技能训练,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工具,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有较好的机械识图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读懂装配图。
  3. 机修重点
  机修中有些技能需要进行重点练习。如针对机床导轨等表面的修复,需要学员能熟练进行刮削操作,并能使用水平仪对刮削效果进行测量。对于齿轮、轴承等部件,学员要掌握研磨技能,并能熟练使用百分表进行测量。这些技能的训练要通过前期精心设计的课题来完成。
  4. 选择机床
  考虑到入门实训既要注意抓住机修教学的重点,又要保证便于学员掌握和操作,因此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C6136机床为机修实训对象。
  5. 關键部位的刮削修复以及测量
  首先是机床导轨面的刮削。通过水平仪检测导轨面的直线度误差,对相应的部分进行刮削,检测刮削后的直线度变化情况。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印象。其次是轴承座孔的刮削以及测量。对轴承座孔的接触状况进行测量,找到不符合标准的部分进行曲面刮削,测量刮削后的接触面,并进行分析讨论。
  四、教学效果评估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
  1. 机修教学评估特点
  机修钳工实训教学评估具有一定的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个模块组内容、难度不同,无法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2)学校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有区别,不能完全套用企业的机修检验标准衡量学生的实训效果。(3)有些技术要求复杂的操作,其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刮削修复。不能因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而判定学生的操作不合要求。
  2. 教学实践中的评估方法
  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这样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结合现有条件,对照机修钳工职业标准以及教学大纲合理选择实训项目。(2)以学员技能的规范和工艺流程的正确作为主要评分依据。(3)合理分配各个模块的评分权重。对于入门班级来讲,装拆模块占据较大的比分,可以是60%的比重,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修复部分可以降低评分权重。(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机修实训的学员到相关机床制造修理的厂家实训,获得更贴近生产实践的经验。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是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树实效的有效途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一致性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然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其根本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