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世人瞩目。轰轰烈烈的建设尘嚣依然。现代建筑设计从传统意义出发,变得不仅注重建筑技术创新,且追求建筑本体的内在美!人们追求标新立异;讲究实用化;注重环保、节能、经济又希望建筑更智能化!新时代,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一览无余。而建筑师也肩负着这时代的使命!
关键词:技术创新 追求本体建筑内在美 经济 节能环保 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屋在现代社会被很多人当成了生活的目标。而一旦这个目标变成了现实,曾经多么急切的期盼会全部实现在对这套房屋的设计上。“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成为很多人价值观的一部分,人们想通过独特的设计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种改变只靠主人是不好实现的,建筑设计大而言之通过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设计满足很多人的审美需求,小而言之满足一个家庭、一位成员对生活的要求。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功能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细部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建筑设计往往涉及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个方面。因此,建筑设计是对于环境、用途和经济上的条件和要求加以运筹调整和具体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有其精神价值,因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空间布置将影响到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
建筑設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的,它主要研究室内的艺术处理、空间利用、装修技术及家具等问题。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设计也被迅速推向市场,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设计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被看成是策划的一部分。设计有时决定了房屋的销售,设计与策划并提,是一种理念上的大转变。工程设计的三个功能,即:实现企业目标的功能、社会功能、国民经济功能都要经过设计来体现。现代建筑的很大一部分用于住宅,下面以住宅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趋势试看现代建筑中技术和艺术的设计趋向。了解了这个趋向,有助于建筑师在设计时更好地把握市场,为住户提供更个性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绿色生态节能。绿色,注重健康、有益、节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生态,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提倡重复利用, 努力减少污染, 保护自然,以创造一个绿色生活环境。绿色和生态的基点都是营造健康、安全、文明的居住环境,提高住户的居住质量,营造文明的居住环境。 “绿色住宅” 不仅注重住宅和居住区等硬件建设, 更重视人们文明生活方式的软件建设。
和谐的人文环境也是生态的一部分 。房屋的人文环境是一套房屋最终住着舒不舒服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住宅区营造出有特色的和谐的人文环境是住宅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建筑设计时应该重视的。
再如科学技术与节能。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紧张的局面,节能材料及技术的研发运用成为住宅建材及技术的主流。但是节能材料及技术在前期的推广阶段需要雄厚的资金注入,且初始阶段不易产生规模效益,因而建筑设计受此影响。
二,科技化,智能化。住宅设计涉及到多种门类学科,不掌握最新的现代化住宅科技,高水平的住宅就难以出笼,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程度愈来愈快,在数量和速度上都有增长。此外,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由原来的单一性发展趋向集成化,科学技术的集成往往成为住宅销售的热点和策划的切入点,促进住宅部品的标准化、通用化。
现代科学的发展,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结构技术以及空气调节、人工照明、防火、防水技术的进步,使建筑可以向高空、地下以及海洋发展,空间的拓展也为建筑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建筑物理研究物理学知识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设计应用建筑物理,为建筑设计创造适合使用者要求的声学、光学、热工学的环境。建筑设备研究也使用现代机电设备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必备的技术。
三,更精品更个性。 精细型住宅时代,陈旧的设计观念和手法将被逐一摒弃,单纯靠建筑、 结构和水暖电这些解决更细化的问题, 显然难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度提高的迫切要求,住宅设计已经日渐走向专业化。创造精品应成为设计者的神圣追求,精品不但提高了住宅本身的价值,同时也提高了设计自身的价值。 住宅户型也要创造精品, 这些精品在适应居住人生活行为的同时, 还引导人的生活行为, 甚至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精品效应”也已成为设计单位的生存之本。
建筑艺术似乎不如技术这么直观,但其完全可以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感,例如创造出或庄严或雄伟或幽暗或明朗的各种气氛,从而使人在建筑物前或在建筑物内产生或崇敬或自豪或压抑或欢快等各种情绪。因为建筑物给人的艺术感主要通过其外形来实现,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艺术考虑中,形式美是必须要注意到的。
个性化也是很多住户追求的目标。不少住户在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屋之后,想在那有限的空间内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为了追求个性化,他们在装修时不惜拆墙钻洞,自制个性。自制化住宅给消费者带来很大方便,也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追求建筑本体美。
建筑的内涵尤其需要将它美的形式 传达给观众。形式美, 指人们从形式条件来品评某一事物造型设计的美与丑, 是美的外在形式的净化和提升。虽然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文化素质、 思想观念各不相同, 但大多数人存在某种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合乎逻辑的内容、美的形式规律。在追求并实现形式美的过程中要讲文脉,即传承,但不是一味仿古,而是要立足当前,兼顾传统; 要立足于建筑的特定地点、 特定功能, 考虑与现代城市生活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 使这个特定的建筑群属于它所在的特定的地点。这样才能在遵循古建文脉、发展现代建筑的同时也实现建筑设计的形式美。
美学和艺术总是伴随着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筑审美文化也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混沌—非线性思维方式成为主流, 当代建筑师得以突破文化、 传统的局限, 而在无限广阔的视域中创造出融生态智慧与审美情境于一体的建筑景观。 总之,融入城市,融入地域环境,把握好建筑的个性与共性,从而实现建筑的形式美就是建筑设计的目的。
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何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宏伟的建筑建成不易,保留时间也较长,这些条件导致建筑美学的变革相对迟缓。建筑艺术还常常需要应用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创造室内外空间艺术环境。因此,建筑艺术是一门一大量技术为基础又体现艺术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总之,在如火如荼的建筑设计时代,不但要注意到其技术性,更要注意表现其艺术性。要尊重现代人对建筑设计的各种追求和要求,如标新立异;讲究实用化;注重环保、节能、经济又希望建筑更智能化!为人们尽力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期
[2]杨英.节约型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期
[3]李岚.注重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的相关理论观点研究.艺术科技.2014.01期
[4]郑玉红.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理念的传承.民营科技.2011.07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 追求本体建筑内在美 经济 节能环保 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屋在现代社会被很多人当成了生活的目标。而一旦这个目标变成了现实,曾经多么急切的期盼会全部实现在对这套房屋的设计上。“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成为很多人价值观的一部分,人们想通过独特的设计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种改变只靠主人是不好实现的,建筑设计大而言之通过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设计满足很多人的审美需求,小而言之满足一个家庭、一位成员对生活的要求。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功能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细部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建筑设计往往涉及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个方面。因此,建筑设计是对于环境、用途和经济上的条件和要求加以运筹调整和具体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有其精神价值,因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空间布置将影响到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
建筑設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的,它主要研究室内的艺术处理、空间利用、装修技术及家具等问题。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设计也被迅速推向市场,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设计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被看成是策划的一部分。设计有时决定了房屋的销售,设计与策划并提,是一种理念上的大转变。工程设计的三个功能,即:实现企业目标的功能、社会功能、国民经济功能都要经过设计来体现。现代建筑的很大一部分用于住宅,下面以住宅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趋势试看现代建筑中技术和艺术的设计趋向。了解了这个趋向,有助于建筑师在设计时更好地把握市场,为住户提供更个性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绿色生态节能。绿色,注重健康、有益、节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生态,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提倡重复利用, 努力减少污染, 保护自然,以创造一个绿色生活环境。绿色和生态的基点都是营造健康、安全、文明的居住环境,提高住户的居住质量,营造文明的居住环境。 “绿色住宅” 不仅注重住宅和居住区等硬件建设, 更重视人们文明生活方式的软件建设。
和谐的人文环境也是生态的一部分 。房屋的人文环境是一套房屋最终住着舒不舒服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住宅区营造出有特色的和谐的人文环境是住宅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建筑设计时应该重视的。
再如科学技术与节能。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紧张的局面,节能材料及技术的研发运用成为住宅建材及技术的主流。但是节能材料及技术在前期的推广阶段需要雄厚的资金注入,且初始阶段不易产生规模效益,因而建筑设计受此影响。
二,科技化,智能化。住宅设计涉及到多种门类学科,不掌握最新的现代化住宅科技,高水平的住宅就难以出笼,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程度愈来愈快,在数量和速度上都有增长。此外,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由原来的单一性发展趋向集成化,科学技术的集成往往成为住宅销售的热点和策划的切入点,促进住宅部品的标准化、通用化。
现代科学的发展,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结构技术以及空气调节、人工照明、防火、防水技术的进步,使建筑可以向高空、地下以及海洋发展,空间的拓展也为建筑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建筑物理研究物理学知识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设计应用建筑物理,为建筑设计创造适合使用者要求的声学、光学、热工学的环境。建筑设备研究也使用现代机电设备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必备的技术。
三,更精品更个性。 精细型住宅时代,陈旧的设计观念和手法将被逐一摒弃,单纯靠建筑、 结构和水暖电这些解决更细化的问题, 显然难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度提高的迫切要求,住宅设计已经日渐走向专业化。创造精品应成为设计者的神圣追求,精品不但提高了住宅本身的价值,同时也提高了设计自身的价值。 住宅户型也要创造精品, 这些精品在适应居住人生活行为的同时, 还引导人的生活行为, 甚至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精品效应”也已成为设计单位的生存之本。
建筑艺术似乎不如技术这么直观,但其完全可以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某种情感,例如创造出或庄严或雄伟或幽暗或明朗的各种气氛,从而使人在建筑物前或在建筑物内产生或崇敬或自豪或压抑或欢快等各种情绪。因为建筑物给人的艺术感主要通过其外形来实现,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艺术考虑中,形式美是必须要注意到的。
个性化也是很多住户追求的目标。不少住户在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屋之后,想在那有限的空间内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为了追求个性化,他们在装修时不惜拆墙钻洞,自制个性。自制化住宅给消费者带来很大方便,也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追求建筑本体美。
建筑的内涵尤其需要将它美的形式 传达给观众。形式美, 指人们从形式条件来品评某一事物造型设计的美与丑, 是美的外在形式的净化和提升。虽然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文化素质、 思想观念各不相同, 但大多数人存在某种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合乎逻辑的内容、美的形式规律。在追求并实现形式美的过程中要讲文脉,即传承,但不是一味仿古,而是要立足当前,兼顾传统; 要立足于建筑的特定地点、 特定功能, 考虑与现代城市生活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 使这个特定的建筑群属于它所在的特定的地点。这样才能在遵循古建文脉、发展现代建筑的同时也实现建筑设计的形式美。
美学和艺术总是伴随着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筑审美文化也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混沌—非线性思维方式成为主流, 当代建筑师得以突破文化、 传统的局限, 而在无限广阔的视域中创造出融生态智慧与审美情境于一体的建筑景观。 总之,融入城市,融入地域环境,把握好建筑的个性与共性,从而实现建筑的形式美就是建筑设计的目的。
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何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宏伟的建筑建成不易,保留时间也较长,这些条件导致建筑美学的变革相对迟缓。建筑艺术还常常需要应用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创造室内外空间艺术环境。因此,建筑艺术是一门一大量技术为基础又体现艺术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总之,在如火如荼的建筑设计时代,不但要注意到其技术性,更要注意表现其艺术性。要尊重现代人对建筑设计的各种追求和要求,如标新立异;讲究实用化;注重环保、节能、经济又希望建筑更智能化!为人们尽力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期
[2]杨英.节约型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期
[3]李岚.注重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的相关理论观点研究.艺术科技.2014.01期
[4]郑玉红.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理念的传承.民营科技.201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