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三方,提高班级管理工作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结合自身十余年的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从协调各科任课教师促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协调班干部促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协调家长促班级管理工作提高三个方面谈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协调;任课教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基础,关系到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成才。然而,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一些不可预知的琐碎小事成了摆在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课题。
  一、协调各科任课教师促班级管理工作提高
  班主任只有与各科任课教师密切协作和有机配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和教育自己班级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素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抽空和各科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多与他们交流学生课上课下的各种表现,争取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使班级管理工作得到强有力的保障,让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首先,班主任要及时将班级学生的各种情况通报给每位任科教师,使教师能详细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学习成绩、课上课下表现、家庭情况等基本状况。其次,班主任在与各科任课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要随时听取各科任课教师的看法和意见,相互交换情况。班主任没有掌握的学生情况可以从任课教师那里获取,以便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共同研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来加强班级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由于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面对学生的时间和角色有所不同,这种交流能让班主任对学生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再加上相互间的密切配合,能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加顺畅,使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能更和谐地开展。
  二、协调班干部促班级管理工作提高
  班主任必须重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部队伍,让班干部队伍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班主任在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中,要了解每位学生情况,采取召开学生座谈会、与个别学生谈话等方式,尽快确定班干部人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具备当班干部的能力,有些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一般,但如果对班级工作积极性较高,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可当班干部。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也可以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要大胆放手,鼓励班干部敢抓敢管。对于班干部的工作,班主任要做到有的放矢,合理指导。班干部与同学的沟通会比师生之间的沟通容易得多。班干部的一言一行在同学中的影响力也是不容低估的。只要班主任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开展工作,适时地指导他们处理好班里的日常事务,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会建立起符合本班实际的班规,把它作为班干部管理的依据,让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做到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使班规得到落实,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落实好每位班干部的责任。这样,班级管理工作才能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管理质量的提高才有切实可靠的保证,班干部才会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三、协调家长促班级管理工作提高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已经成为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提高。班主任必须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并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有力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最佳教育方法,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家访是沟通班主任、家长、学生三方心灵的桥梁。家访可以拉近彼此心理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对家长也是一种触动,有助于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家访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身上,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中做家务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家长注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家庭作业,及时改正各种缺点,引导学生积极进步。班主任家访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刻意指责学生的过错,以促进班主任家访工作顺利地开展,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而言之,尽管班级管理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是重视协调各科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做好家访,获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支持,会让班主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