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育种现状及技术策略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因此优质水稻的育种培育极为重要,我国作为一个水稻强国,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稻米生产商和消费者,每年稻米生产与需求量均占全球近三成,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以稻米为食,稻米生产事关国家口粮的绝对安全与广大百姓利益。因此,本文就水稻育种的现状以及技术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水稻;育种;研究
  1我国优质水稻育种现状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在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成为水稻品种研发的目标,大力培育、试验审定、推广优质水稻,提高产值与效益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从1984年研究发展了优质稻米,并举行了首次优质稻米评选,选取了46个优质水稻品种以来,我国每年的优质水稻品质都在不斷优化,选育、试验、审定水平不断提高,优质的育种品种的推广速度也不断加快,对比过去1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较好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2水稻育种的途径
  2.1注重边缘杂交
  水稻边缘杂交技术的基本模式主要是通过选择相距较远的二个水稻种,把不同属性不同品种之间的水稻种子的特性和特征相结合一起,以便充分发挥二个不同属性水稻的优势,从而创新水稻品种,冲破原有种属界线,从而扩大基因变异,创制新型的水稻品种,以提高中国水稻选育的科技与管理水平。
  2.2用新科技材料,开创出新的水稻种类
  当前国家在创建新型的水稻种类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方式是辐照科技育种、航空科技育种、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等,它们都是利用新型的科技材料导致植物遗传过程产生突变,进而实现诱变育种,以获取更为罕见的植物基因组,从而创建新型的水稻种类。
  3水稻育种的技术
  3.1水稻育种的选种技术
  稻米选育首先要选用各方面特性优异的稻米基因品种加以栽培。首先,稻米品种时要选用光协作用能力强烈的稻米植株,这便于稻米开展光协作用,以便增加了稻米的产出。然后,稻米育种的选种时要确定最理想的株型,理想中的种植高程大约是一百厘米,但最好也不能高于一百一十厘米,种植的茎杆一定要直,有良好抗风性,增加了稻米的产出和品味。然后,还要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最适合人类在这种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稻米品种。在保证稻米品种具有较好的热透光性效果以外,还需要选择与当前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界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品种,稻米的高度要适当,且茎杆要挺直,以保证稻米的抗风性与抗山倒性,同时努力提高稻米的种植品质和水平。
  3.2水稻的抗病性筛选
  要选用抗病性较强的稻米品种进行栽培,这就要求人们要特别注意稻米的生物病虫害预防工作,在稻米栽培过程中尽可能地不能采用危险性更高的化学农药,要采用生物病虫害情况防控的技术,从而可以降低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损害程度,还能够有效防止稻米中的生物害虫对生化药剂形成抗药性。在对稻米的抗病性检测过程中,要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以药剂预防为辅的科研管理态度。在增加稻米品质与产量的同时,保持农作物环境的生态平衡。
  国家将在稻米的耐病性检测过程中选取优良单株进入高产抗病圃,并进行抗性鉴定试验。对其中一些耐病性不达标的种类加以剔除,以更进一步地提升稻米选育的品质与效果,把性能优异且耐病性较强的植株留下来,然后再开展更大面积区域的栽培与推广。这样就可以提高对后代水稻材料出圃前的抗药性。在对水稻的抗病性检测工作为了保证水稻植株特性的优异,还需要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如此可以筛选出更适应于人类需要的新水稻种类。
  3.3水稻的杂交育种技术
  运用水稻的杂交培育科学技术开展水稻新品种的培养,将能够给水稻选育工作带来新的思想和方向。所谓水稻杂交培育科学技术,就是指通过对不同遗传基因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培育,或对不同种类系列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培育,或者通过改变遗传背景,进行突变,从而得到很罕见的新水稻种子。之后再通过科学技术验证结果,选取符合人类生活所要求的水稻育成新品种。在水稻杂交培育科学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回交、单交、复交以及聚合杂交技术等,将各个水稻种类间的优良遗传背景进行筛选并重新组合,进而得到新的水稻种类。就稻米杂交一种科技的使用效益而言,杂交育种技术所培养出的稻米质量更佳,且性能也更为优异。而杂交育种技术则相比于其他传统育种技术来说,更易于提升稻米的品质与产能。
  3.4水稻的施肥技术
  在水稻土壤施肥的方式是主要是有机肥,磷肥与氮肥则为辅助,因为有机肥作为完全肥料,它不但能够给水稻带来大量的养分元素,同时还含有不少的微生物,能够帮助土壤提高通透性,从而提升了稻米的健康成长。所以氮肥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稻植物的健康生长,不过由于氮肥中还有一部分有害物质,所以切勿过度利用,避免对土地产生损害。磷一般用于在水稻栽培初期,作基肥施用。而钾则用于在稻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作追肥施用,当磷、钾、氮肥中的微量元素同时作用时,不但能够增强植株的抗病力,还能够增加稻米的成穗率,进而带动了稻米产量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优质水稻育种的真实现状,又阐述水稻的育种途径与育种技术,抛砖引玉,希望对水稻育种的提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程式华.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J].中国稻米,2021,27(04):1-6.
  [2]杨远柱,王凯,符辰建,秦鹏,胡小淳,谢志梅,刘珊珊,周延彪,江南.中国水稻商业化育种成就与展望[J].中国稻米,2021,27(04):35-44.
  [3]王杰,杨孟,刘文超,孙科峰,曹瑞,鄢卫东,王祥贵.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1,41(07):89-91.
  [4]周正平,占小登,沈希宏,曹立勇.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J].中国稻米,2019,25(05):1-4.
  [5]刘贵富,陈明江,李明,吕慧颖,葛毅强,魏珣,杨维才.水稻育种行业创新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03):416-429.
  [6]李晏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南京农业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畜牧业发展中,防疫问题是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因防疫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屡有发生,若是缺乏有效的解决方式,那么就容易使疫病大面积的传播,不但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同时有问题的产品若是流入市场,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要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以期望能够优化防疫工作,给人们带来健康的肉食产品。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
期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我县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中存在重发展、轻规范,重数量、轻质量,重项目安排、轻监管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粗浅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空壳化”。根据法规,登记成立
期刊
摘要:生猪疫情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就是生猪屠宰检疫,能够很好的防控相关疫病的传播,有助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同时还是我国对有关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从当前我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状况而言,仍有不少问题存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积极的研究疫病并提出正确的诊断,同时探讨出科学的处理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生猪屠宰检疫中的常见疫病,同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法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屠宰;疫病;诊断处理  我国相关规定中
期刊
摘要: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产业的重要作物,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对水稻高产的研究不仅是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支持,而且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当前,进一步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推动水稻高产的关键,因此,本文将考察水稻技术对高产的影响,总结国内现有水稻技术的精髓,以及种植高产作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水稻高产;影响;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稻总产量稳步增长,为我国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改革和全面实施下,也提高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视,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求老师要重点關注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
期刊
摘要:杉木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涪陵区重点引进第3代良种杉木作为造林树种。引种试验表明第3代良种杉木适宜在涪陵区内推广造林。随着杉木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加强杉木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在保障杉木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森林覆盖率,助推碳中和、碳达峰。本文深入研究了杉木虫害和病害以及其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杉木;虫害;病害;防治措施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期刊
摘要:非洲猪瘟能够通过生物媒介进行传播,在灌木丛野猪与森林疣猪间形成传播的循环,且对猪的致死率非常高,而该疫病的野外传播途径主要来自于软蜱中的钝缘蜱,所以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深入研究非洲猪瘟的媒介蜱的传播特点,文章主要分析了非洲猪瘟传播流行的生物媒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生物媒介;蜱虫;防治对策  非洲猪瘟也就是ASH,是通过双链DNA非洲猪瘟病毒发展的猪高热、急性且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物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其中,果树栽培就是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生物技术在果树种植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扩大了果树的育种范围,提高了果树的育种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果实的质量和产量,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果树种植:生物技术:价值体  1.生物技术在果树种植中的运用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1理论意义  传统果树种植模式下,我
期刊
摘要:为探索增效剂在水稻生上的应用和使用,通过设定不同氮肥减少量力谋仕和伴能增效剂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索增效剂氮肥减少的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伴能氮肥减量20%和使用力谋仕氮肥减量20%对有效穗数、均穗粒数、平均结实率和平均产量减产影响不显著,建议增加多年多点试验,对力谋仕和伴能2种氮肥增效剂使用效果作出评价,为大面积推广和使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伴能;力谋仕;肥料增效剂;水稻;增产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进一步的加强,这无疑就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较大改变和提升。那么,基于此种发展形式下,也会在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效果。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关键词:植物保护;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  前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关于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渐渐升入到人们的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