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的人,人生就变顺风车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与朋友去喝下午茶。我们点了一套松饼加饮料,等了20分钟却还没来。朋友决定去问问究竟。她的脸色自然是不太好看,没好气地问服务生,她的套餐到底何时才要来?服务生说松饼要烤,还要10分钟呢!
  朋友微怒:“意思是说,刚刚20分钟都还没烤?到现在还在打粉?”
  服务生连声赔说抱歉,回到厨房去催。朋友忿忿然地望向窗外。接下来的10分钟,服务生在我们桌边来来去去,送的竟然都是别桌的菜!朋友终于抓狂了,准备再“提醒”服务生一下,我自告奋勇地帮她跑到厨房。那服务生满脸无奈地说:“已经在烤了,还要5分钟!”
  朋友真的火了,我可看到火苗几乎从她的头顶冒出。她跟我说:“哪有人这样服务的!隔壁明明就比我们晚来,他们的三明治为何先上?明明说好10分钟,为什么赖皮还要5分钟?等5分钟以后,是不是又要5分钟?走!我们不等了!”朋友整理包包准备站起来。我打圆场,再等一下。
  朋友不给店家机会,仍然愤愤地拂袖而去,我和满脸抱歉的老板娘付账。她说,要送两杯饮料以示歉意,我看着朋友头也不回的背影,摇摇手说不必了。
  我心里也一叹,这件事,我们成功地宣泄了心中的不满,店家也得到了惩罚。但最后是谁被惩罚呢?
  还是我们啊!店家继续做生意,我们好好一个下午就这样毁掉了!为了一个迟来半小时的松饼,毁掉一段快乐的时光,值得吗?最后我们争取到什么?
  许多人对我的个人印象是,在讨论中不喜表达意见,更不喜欢表露情绪,总是微笑以对,好像什么都是OK的,相当“好好先生”。
  这并非我真实个性,我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当然,你会不解,谁说“好好先生”不能同时也是“思想份子”呢?但是,现在社会的观感,通常所谓“太多想法”的、太聪明的人,绝对不会太顺从,凡事一定会争取到底,把自己的声音嵌到舞台上!
  而欧美文化教育下的现代年轻人,更是绝对的自我主义、有话就说、勇于争取。在餐厅,我明明就是顾客,顾客就是最大!在办公室,我明明就是受老板所聘,老板应该至少听听我专业的意见!在学校,我付钱请老师来教我,老师应该负责把我教得快快乐乐!在一连串的“反威权”的社会运动后,只有笨蛋,才继续像老社会的人,事事顺从,好好先生。
  但是,顺从的人,真的是笨蛋吗?不,应该问,顺从的人,真的无法发挥他独一无二的思想吗?
  拿薪水来说好了。刚求职时,有人这样建议我:喂喂,你是斯坦福毕业的,要有信心啊!面试的时候,要求怎样的薪水、怎样的待遇,让对方觉得你有价值!没给到这薪水,你就争取,不然就走人!但是,我在这方面总是不会太坚持,我会将自己的一切表达出来,然后就等公司回复,看我合不合适这个工作。我有点消极地认为,公司对你值多少钱,其实早就已经认定,这时候,不妨就让对方自己计算,告诉你,你属于哪个程度。我回到台湾换了四个工作,其中有两个,我接受的是比自己前一份工作还低的薪资。
  在办公室,我好像也是属于较顺从的那种人。我通常是一直点头,当我打开嘴巴问问题,问的也是“到底该怎么做”的问题。除非老板问我,认为应该怎么做,我才会主动地提出来。所以有的同事说:“你不像国外回来的!国外回来的怎么会这样?国外不都是努力的说话、争取吗?”他们把这样的人叫做“sharp”,聪明又有想法。
  有趣的是,我在国外的确曾经有一段时间,学老外努力地争取所有事情。譬如电信公司账单,买东西讨价还价,杀破了嘴,也取得了我真正想要的“好处”,我当时也相当以我“好厉害”为豪。后来我却发现:一、表面争取到,最后不见得争取到。我并不是每次都如表面的结果,争取到我想要的东西。比如松饼的案例,就算老板退钱送饮料,我们依然没有吃到松饼!二、最重要的是,我变得愈来愈不快乐!因为自己很会抓弊、很会争取,我的眼睛变成像侦探眼,有谁跟我们说话,我们就要看看他公不公平,有没有对我歧视?一有不平,我就与人争取,最后变成争吵,对方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的,看到你跑来跟他争吵,脸色肯定到最后也不会太好看,于是我自己气呼呼的,对方也气呼呼的……大家都气呼呼的。
  后来我索性就忘记什么“争取到底”的白领想法,也没刻意要变“好好先生”,只是“永远不吵架”而已。
  这世界本就充满了“个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尤其在这个现代社会求理求争取的氛围下,我们愈表达出自己,别人也不可能退让,便愈和别人产生冲突,弄得都很不愉快。我认为,有时候,可考虑在许多人杂七杂八的意见中,找到一条夹缝中的路。你会发现,这夹缝绝对是愈走愈大,最后所有人都会帮你。
  这是一条顺风的路。
  顺从的好好先生,他的生命或许就会比较顺,顺流而下,在这世界上其他人所设立的硬夹缝中,他可以以“软骨头”学习一切。有施才有得,Give and take,大家互利互惠,上天不会没看到的。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求职最关键的毋庸置疑当属面试,但真正与老板唇枪舌剑表达自己还要看面试这一关。以前认识个师姐,总听见大家叫她“面霸”,一直以为可能师姐脸长得有点大,后来见到其人发现人家瓜子脸,眉清目秀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过师姐人家绝非浪得虚名,据说她曾经一年之内收到过七份录用通知,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全球最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就有三家向其发出了邀请,而她面试的次数还不足十次,战功赫赫。师姐的经验就是:笔试大家差不多
夏青,20岁时,她是沈阳电台当红的女主持,天天收着雪片般的观众来信,过着90年代“明星”的日子;30岁开始折腾,只身一人来到中央电视台,做起了吃盒饭扛机器剪片子挨骂的实习生,后加入《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栏目。现任“被发现网”董事长。  2012年5月8日,她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用她的亲身经历给大家上了一堂职场课。    普通话也说不标准的主持人    1993年,我从大学的法律系毕业,面临着
摘 要:《档案直接形成论》一书,对档案的定义、本质属性、形成过程等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点评,并从直接或间接的角度,对诸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构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档案直接形成论”(档案形成在前)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档案学;基础理论;直接形成;探索  《档案直接形成论》一书由刘东斌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笔者自收到该书的第一时间起,就冒着室外最高超过摄氏40度的高温,
调查主题:  民族手工文化与经济互动  ——以贵州水族马尾绣为例  调查人:  北京科技大学 陈聪、谢洪涛等  调查形式:  田野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文献查阅  调查摘要: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毛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特殊刺绣技艺,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陈聪、谢洪涛等同学们走访了马尾绣发祥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板告村、水各村、拉外村等地,了解到马尾绣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已在一定程
学校“志愿者协会”经常组织同学们到特殊教育学校、养老院等地做公益。每次接到通知,同学们都会一腔热情,满怀爱心地买礼物、做策划,相当积极主动。大学生时常做义工,献爱心本是好事。可是近日我在几次志愿活动中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的志愿者有时候并不受欢迎。  在特殊教育学校,我见到了该校负责接待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的陆老师。谈起是否欢迎志愿者到特殊教育学校做公益,陆老师脸上有些无奈。“不是不愿意,只是有
清晨,我早早赶到办公室,打开窗户,温和的晨风迎面而来,满眼是暖暖的阳光,三三两两的学生聚精会神地捧着书朗诵。  突然,急速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个陌生的声音严厉地问我:“通知毕业班辅导员快到学校保卫处一趟。”去保卫处?肯定是学生出事了!会是谁呢?打架?偷东西?我的心一下子冷了,美好心情荡然无存。  一路上,我反思学生们最近的状况,没发现哪个学生异常啊?到底出什么事了?电话里那人的语气怎么那么急促、冷淡
吃“垃圾”  有位来自波兰的女同学在课上曾经提过西班牙食物回收的事,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请她一定带我去。  提到“回收食物”我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词是“地沟油”,波兰女生告诉我,所谓“回收食物”就是把还能吃的食物从垃圾筒里回收出来,加工后吃掉。我问了一连串问题:怎么能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可食用?回收的食物要送到哪些机构去?怎样处理?怎样分发给需要的人??她边笑边说:“没有什么组织,自己吃的,只是一个li
Q最近,和我们学校一直有合作的某英语培训机构来招聘,提供两个职位,一个是talker,另一个是销售助理。我是一本大学英语专业大二学生,想找份暑期兼职,就去面试了。面试有两轮,第一轮是中文问答,通过后进入英语口语考核。结果我刚坐下不久,考官就对我一副印象不好的样子,问我说话为什么那么小声,为什么感觉很没有自信。我解释说因为我和他距离很近所以说话就声小了点,而且我性格本身有点害羞内向,只有在很熟的人面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唐王朝承袭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发展。元代的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到了明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科举制度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1904年3月在开封的河南贡院进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标志着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  中国的贡院始置于唐代,它是科举考试的场所。北宋仁宗(10
罗宾:在文书档案管理中,有的单位把上级部门的批复放前面,本单位的请示放后面装订为一件。而外单位来文和本单位相应的复文一般还是分为两件管理的吧?是不是也可以把本单位的复文放前面,外单位的来文放后面装订为一件呢?请问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应为一件还是两件?  一井水:请示、批复,来函、复函既适合本单位请示、去函,外单位批复、复函;也适合外单位请示、来函。本单位批复和复函。均作为一件保存。  沧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