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蓄能模式下蓄能位置对联供系统性能影响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天然气为燃料,燃气轮机驱动的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具有能源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供能安全、可靠等优点。将蓄能与联供系统相结合,选择合适的蓄能位置,对改善系统变工况性能意义重大。本文建立了带理想蓄能装置的冷电联产系统(燃气轮机、吸收机)简化数学模型,以一次能耗最小为目标,分析比较了不同蓄能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联供系统中加入蓄能装置能有效起到减容增效的作用,理想蓄能装置放在吸收机后更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 Natural gas as fuel, gas turbine-driven building cooling, heating,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ystem with high energy efficiency, less pollutant emissions, energy security, reliability and so on. The combination of energy storag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nergy storage locatio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variable condition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cogeneration system (gas turbine, absorption machine) with an ide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is established.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energy storage locations on system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 in the co-supply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olume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The ide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is better to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fter being placed in the absorber.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晋代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一直以来都受到各个阶层学者的喜爱.其散文代表作《桃花源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至今传颂.我在反复研读的过程中
对于中高温热源,有机朗肯循环是一种高效灵活的能量回收利用方式。但在中高温热源的温度范围内,有机物可能会发生热分解,因此有机工质的热稳定性成为制约工质筛选的首要因素
起振过程是热声发动机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起振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系统可以利用的能源品位。本文以四级环路行波热声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面临着新的机遇,机遇与危机并存理所当然的就要有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高等教育一直是国家近几年来常抓不
集热器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吸收传输高热流密度太阳辐射能的核心部件。针对传统测定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直接电流加热DCH法。该法根据
本文研究了微纳尺度下金属平行平板间辐射换热的问题,说明了微纳尺度下的近场效应使得结构间的辐射换热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并大大超过了黑体辐射的理论极限.并通过在结构中引
氦液化器是前沿科学研究必需的基础设施,然而由于氦液化循环的流程复杂和变量繁多,其优化设计一直是困扰的问题.在早期由于受限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平,氦液化循环设计和优化主要
本文通过热色液晶测温法对发动机实际结构中典型的“S”型榫头榫槽装配间隙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S”型通道试验件为发动机间隙实际尺寸放大九倍后加工而成,试验测定
为探讨正弦交流电场作用下油中水滴的破裂行为,采用显微高速摄像技术对水滴的破裂形式以及水滴破裂前的振荡变形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水滴破裂前的瞬态响应过程及其特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