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认识论和信息论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诊客观化使物质工具介入诊断过程,不仅是传统诊法的质的飞跃,而且使中医进入信息时代,但客观化并不能改变主体认知定势,问诊不宜仪器比,四诊仪只体现“功能相似”不是“整体优化”模型,而且没有增加信息通道容量,不能多层次,多部位反映病理本质,已实施的研究以脉象,舌象研究为主,脉象仪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均不如舌象仪,脉象的意义仍不宜超出循环系统。
其他文献
收集了近十年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关文献资料,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同,学术思想及诊治途径及规律也各有特点,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需努力探求中医药治疗优势,探求新进展,新
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法,究竟哪种解法更自然,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衡量解法自然性的标准,要看这种解法是不是我们容易想到的方法,能否解决我们一讲就懂、一做就错的问题.下
有关相对运动的"板-块"模型有多种,如"一个物块冲上位于光滑水平面上2个对接的平板而滑动"模型,可称为"两板一块"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拓展,进行一题多变和多解,灵活应用有关物理知
针对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某些弊端,通过教考分离发挥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革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从而向课堂要效益,既促进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又促
高中数学的教学不仅是基础知识概念的讲授,同时也是构建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过程,其中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构成的基本所在,也是数学检测中最常考查的内容.但当前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