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的边界

来源 :首席ELIT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越的适应方式。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文化创新可以更快得以积累,新生的价值理念也会像涟漪一样在人们中间迅速传播开来,并且流传后世绵延不绝。这种文化适应的方式促成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占据支配地位。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历史,人们通过博物馆穿越时空阻隔,触摸历史,见证往昔的辉煌文明,感受美好的所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这些优秀的全球博物馆承载着世界文明的美丽记忆。
  真正能够推动历史车轮前行的,只有小部分人,与承载历史痕迹的文物相比,奢侈品从另一个层面诠释着精英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追溯chanel时尚帝国和劳斯莱斯品牌的传奇历史得出,奢侈品牌之所以能够发扬百年得力于对其文化精髓的秉承。
  三位精英人士对于本土文化、跨文化的切身体会传递出:文化无疆界,需要打破心灵的藩篱,站在更广阔的天地接受文化差别、冲突,取得认同后促成文化交流和融通……
  
  Catch Sight of the Great Civilization
  从博物馆洞悉文明脉络
  
  对于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提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卓越适应方式。比起基因变异来,文化上的创新可以更快地积累。在文化模式下,有价值的念头像连漪一样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直到地平线的尽头,并且流传到后来的世代,绵延不绝;这种文化适应的方式,而不是其他的方式,已经使我们人类从一种在非洲大陆上栖息的毫无出众之处的哺乳动物,变成了在这个星球上的占据支配地位的生物。
  对于世界文明历史的叙述,会得出令人惊异的结论,以文明的冲突为前设上演的剧本,最终总是以文明的交流和融合落幕。虽然,这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它穿越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雨……
  
  
  
  文明从起源到冲突
  自古以来,人类天性的总是对他们的起源感到好奇。对此,大部分解释将其归结于神秘的造物主,个人是否信服,近乎是一个信仰的问题。但是,科学却叙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可以被检验的。最初的研究,来自深埋在地层中的遗迹和遗物;近年来,学者们则更多地得益于基因研究提供的证据。自从达尔文提出他的理论以来,对人类进化理论有利的证据不断积累,至少在最近的二十年中,所收获的成果更多,人们对进化史的概貌得以有大略的了解。
  至今,我们可以谨慎地肯定说,用两足行走定义的人类,大约六百万年前从一种非洲古猿发展而来。人类的进化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历史,并且几次濒临毁灭。分享,交流,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断改善,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机制。
  冲突的内化是交流的开始,内化的冲突是变化的基础。文明,在很长的时间里就是这样不情愿地冲突着、交流着、发展着。人类,更多则是把这一切看成是危机重重的挑战,而未来,就这样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地变成了我们的现实。祖宗对我们的期望往往落空,我们对祖宗也更加陌生,奇怪的是文明不但延续着,而且还进步发展着。
  文明的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呢?随着冷战的结束,两个对立阵营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终结了,萦绕在整整一代人心灵上的阴影——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威胁消散了,人们有理由乐观地相信,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已经不存在悬而未决的争议了。“永久和平”终于确立,“历史”在这里“终结”。 然而亨廷顿却提出了一种警告,事实并非如此乐观,世界并非四海一同,和睦无间,新的危险隐约呈现。在“历史的终结”之后的时代,新的危险表现为几种主要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竞争,亨廷顿列举了几种代表性的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东亚儒教文明,非洲文明等。“文明的冲突理论”最早在论文中提出,1997年,在论文发表五年后,赛谬尔•亨廷顿出版了他的畅销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在结尾处亨廷顿有一段有趣的遐想——文明间的世界大战。以一种耸人听闻的方式,亨廷顿将国家与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也许,通过这本书表达一种对于国家与文明关系的隐约的忧虑,更加接近作者的本意。
  文明不是权宜之计,不同的文化反映了人们面对不同情况为适应这一机制所做出的长期反应,将这些反应中最为关键的措施固定化,则是制度的来源。然而,或长或短,情况总会改变,人类最终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依赖已经养成,利益更会寄生。如果拒不改变,冲突往往就在所难免。人类历史有冲突,一些制度才会失败,人类历史有交流,一些制度才会不但胜利,而且带来一种叫进步的发展。否则,有的只是肌肉和基因的比拼,胜利的只会是野蛮和更加野蛮。
  所以,对于世界文明历史的叙述,会得出令人惊异的结论,以文明的冲突为前设上演的剧本,最终总是以文明的交流和融合落幕,虽然这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在现代社会以来,得益于生产的发展,人类逐步摆脱了物质上的匮乏,在此大约更早的几个世纪里,奴役和依附关系的解放,消除了人类自由的最初障碍。人类社会依靠文化的独一无二的发展方式,却不能天然而且一劳永逸地应许人类的幸福。不可否认,文化增加了人类的幸福,但也是许多惨绝人环灾祸的肇始。教会规条对早期科学的镇压,纳粹,种族主义等,无不在文化的体系下,纵容罪行,并且,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消灭人类文明的不归路。当人们信心十足的以为,搭上文化进步的快车,就青云直上时,恕不知此时他们总是难免乘错方向,一旦人们放弃了自身的责任,他们的命运就飘零难测了。
  
  
  
  博物馆文明的集中展示
  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三天时间,我将在有视觉的第二天,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我还要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博物馆是往昔辉煌文明的见证,是今天触摸历史的途径,是心灵感受美好的所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中国故宫博物院,还有上海博物馆,这些优秀的全球博物馆承载着世界文明的美丽记忆。
  不同的文明类型在大英博物馆得到集中展示,从建馆之初开始,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就在提醒人们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所有的藏品都是互相有关联的,这提醒我们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而法国卢浮宫的口号则是:自1793年以来向所有人开放。开放的概念是基本的,因为它反映了博物馆的职责,即介绍作品并使它们接触最广大的群众。当然,这种开放的态度是广义的,它是与文明、文化的对话和相互的理解。
  而冬宫博物馆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融合了东西方文明,冬宫博物馆本身就是历史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这座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修建的俄国皇宫,象征着沙皇的威严与权力。馆长彼奥特罗夫斯基说:“我们收藏了一些有关历史重要人物的展品,像圣彼得堡的创始人彼得大帝、冬宫的创始人凯瑟琳皇后,包括记录1917年进攻冬宫的事件、二战中进攻列宁广场等事件的东西。我们到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不单单可以看到展品和建筑,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我们难以言说的文化氛围。”显然,这座博物馆就是俄罗斯历史活生生的纪念碑……
  
  
  Salute the World Famous Museum
  世界著名博物馆巡礼
  
  
  
  法国巴黎卢浮宫
  巴黎塞纳河畔的卢浮宫,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艺术博物馆。它以其灿烂辉煌的历史、丰富珍贵的文物而著称于世,不仅是法国文化传统的象征,而且也是世界传统文化的代表。卢浮宫从1793 年开放以来,它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参观者。
  卢浮宫建筑本身,是法兰西王朝的历史见证人。13 世纪初,法王菲力浦•奥古斯特下令在一座原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兴土木,一座古典主义的壮观的城堡古塔,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矗立起来了。16 世纪前半期,法兰西斯一世开始把她改建为文艺复兴式的宫殿。后来,又经过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三世的屡次改造,完成了卢浮宫的现存建筑。
  卢浮宫的收藏开始于法兰西斯一世。在此之后,这座宫殿的主宰们,又陆续为卢浮宫增添宝藏。一直到路易十四,这位被称为“太阳王”的艺术品收藏癖者,在卢浮宫居住了17 年,买下了几乎所能买到的所有欧洲各派的名画,如拉斐尔的《巴达萨列•卡斯提尼奥尼肖像》,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以后,拿破仑用枪炮继续为卢浮宫增加收藏,他把所有被征服国家最好的艺术品都运进了卢浮宫。其中包括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乔•凡尼的《圣母哀子像》等。在拿破仑的影响下,法国的外交官、教士、商人继续把搞到手的埃及、希腊、意大利、波斯、巴比仑的文物,塞进卢浮宫里。
  卢浮宫由古希腊、罗马艺术馆,古代东方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和近代艺术雕刻馆,历代绘画馆和美术室等6 个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从古到今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波斯帝国等东方文明古国的艺术品,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特别是法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派所有著名大师的作品,几乎全部收藏于此。卢浮官的收藏就是一部活化的艺术史,使人们除了品味其收藏品的艺术魅力外,还获得了丰富的百科知识,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历史的源远流长,世界文化的光辉灿烂。
  
  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
  乌菲齐美术馆坐落在意大利美丽的古城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人类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便是从这里萌生并臻至成熟的。佛罗伦萨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那里众多的教堂、宫殿和美术馆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凝结着人类艺术天赋的经典之作处处可见。而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乌菲齐美术馆无疑是这座“鲜花之城”中的最为瑰丽的奇葩(“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鲜花之城”)。
  乌菲齐美术馆建于1560年。这座建筑物最初是按美第奇家族的柯西摩一世旨意建造的,用来作为佛罗伦萨公国政务厅办公室。实际上,这座由著名画家和建筑设计师G•瓦萨利督造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文艺复兴建筑杰作。这座建筑位于维琪奥宫和阿尔诺河之间,瓦萨利将两栋平行延伸的狭长的3层楼建筑,设计成互相连接的“U”字形,一楼遵照柯西摩一世的愿望,建造成配有科林斯式石柱的连拱廊。这座建筑物夹着细长的广场对称地迂回,与维琪奥宫佛罗伦萨大教堂红色的圆顶、平缓起伏的绿色斜坡、经过辽阔平野流向远方的河流等景色交相辉映,成为近代都市规划的典范之作。
  因为收藏了大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代表人物的作品,乌菲齐被世人冠以“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乌菲齐美术馆总藏品约10万件,大部分是13至18世纪意大利派、德国画派及法国画派的绘画和雕刻,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尼尼、丁托列托、伦勃朗、鲁本斯、凡•代克等大师作品的汇集,也藏有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雕塑、陶瓷等作品。展品按时间顺序和流派分三层陈列。其中最著名作品的波提切利的巅峰之作《维纳斯的诞生》、提香的《花神》,都堪称精品中的精品。花神作品中的女子,传说是提香当年热恋的情人,作者借神话之名表达自己的爱意。整幅肖像所用笔触细腻,栩栩如生。哪怕只是看一眼拉斐尔画笔下的小天使纯洁天真的神情,我觉得就不虚此行。博物馆还有专门的展厅展出一系列画家的自画像,其中有著名的拉斐尔自画像和伦勃朗自画像。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1759年对外开放。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每根圆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蔚为壮观。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古埃及艺术品是大英博物馆最富盛名的收藏,其数量仅次于埃及博物馆,拥有大量精品,如著名的罗赛塔石碑、亚尼的死亡大英博物馆一隅之书、拉美西斯二世胸像等,是古埃及艺术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希腊罗马部的收藏是另一个亮点。来自于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命运三女神雕像群、帕特农神庙建筑遗迹,均为大英博物馆最令人神往的艺术珍品。
  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的为《文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
  以伊利沙白皇后二世为名的迎宾大厅(the great court)的屋顶完全以玻璃精巧覆盖,把原来博物馆的内部庭园,还有世界知名的阅览室,全部转换成一个漂亮广大并且壮观的公共空间。
  位于此大厅中心的,就是大英博物馆珍贵的阅览室(reading room),马克思曾在此苦读了20多年。这个圆顶形状,建于1857年拥有许多珍藏书籍的阅览室,原本只提供持有阅览证的人士作研究之用,目前也向一般大众开放,让所有游客得以一窥其真面目。
  
  
  
  
  
  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
  15世纪迄今,因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的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其历史要追溯到1897年亨利泰特爵士创立泰特美术馆,当时名为国立英国艺术美术馆。1917年,一向只专著于本国艺术的泰特美术馆奉命开始收藏世界现代艺术,于是,老泰特美术馆于80年代决定另行设立一座专门进行20世纪现代艺术品收藏和展览的美术馆,这就是泰特现代美术馆。
  泰特现代美术馆现在是伦敦最受欢迎的美术馆之一,它位于泰晤士河南岸,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连接它们的是横跨泰晤士河的千喜大桥。外表由褐色砖墙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的美术馆原本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发电厂,高耸入云的大烟窗是它的标志。今天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由瑞士两名年轻的建筑家Jacqes Herzog和 Pierre de Meuron改建而成,他们将巨大的涡轮车间改造成既可举行小型聚会、摆放艺术品,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厅。他们在主楼顶部加盖两层高的玻璃盒子,不仅为美术馆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还为观众提供罗曼蒂克的咖啡座。在巨大烟窗的顶部,设计师Michael Crage-Martin与Herzog及de Meuron合作,加盖了一个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顶,因为由瑞士政府出资,所以命名为“瑞士之光”,如今,它已成为伦敦夜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泰特现代美术馆专门收藏20世纪现代艺术,毕加索、马蒂斯、安迪瓦豪、蒙德里安、达利的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观众前来观赏,美术馆并未按传统的年代编排方式陈列它的艺术品,而是把艺术品分成四大类,分别摆放在3楼和5楼的展厅内。这种割破历史脉络的陈列方式使得观众在同一个空间与时间与不同年代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艺术品相遇,人们在观看莫奈的大型壁画《睡莲》的同时可以瞥见身旁的Richard Long创作于1991年的石头阵。不同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手段在此直接碰撞,这正是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高明之处,也是它指引人们思考艺术的的精神魅力所在。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
  冬宫博物馆巨大的绿白相间的欧式建筑,配上金色的大小拱顶和雕塑装饰;与屹立在宫廷广场那象征胜利与荣誉的阿列克赛德拉圆柱和凯旋门浑为一体,威严雄伟而又无比的壮丽辉煌。冬宫博物馆原为私人收藏品陈列馆,18世纪末已初具规模,1852年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现包括五座建筑物:冬宫、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剧院、新艾尔米塔什。目前,博物馆共分八个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古钱币部、西欧艺术部、从事导游工作的科学教育部和作品修复部。8个部共有藏品270余万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大量意大利、西班牙、德国、英国、俄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的油画及雕刻。其中有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作品,100万块硬币和证章,22.4万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银制品、宝石与象牙工艺品等。这些工艺品分别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如毕加索立体画展厅,意、法画家展厅,俄国历代服装展厅等,所有展厅各具特色。藏品中绘画闻名于世,从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画,直到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共收藏 15800 余幅 。其中意大利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以及提香、鲁本斯、委拉斯贵兹、雷诺阿等人的名画均极珍贵。
  
  
  美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建于1872年,目前藏有超过200万件来自全球各国文化的古文物与艺术品,是世界上最重量级的博物馆之一,也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该馆收藏广泛,从古埃及,两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存,到希腊、罗马文明,以至欧洲各个时期的绘画流派作品,再到东亚、印度的古代艺术品……展品根据不同类别和文化分三个楼层200多个展区展示。这里收藏了不少中国文化的精品,譬如北魏时期的金铜释迦立佛像,是现存北朝金铜佛像中的最佳作品;天龙山唐代菩萨头则代表了唐代造像的最高水平。在这里看到中国的国宝被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所参观欣赏,心情百味陈杂,既为祖国的文化所骄傲,也为文物的流失感到痛心。
  大都会博物馆的油画藏品极为丰富,简直是整个油画发展史的再现,其中不乏梵高、莫奈、毕加索等人的大作,也有在欧洲所罕见的美国艺术家奥基佛的许多画作。另外二楼右翼内的中国园林可谓是一大特色。他们请来了苏州的能工巧匠修建出了一座室内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江南园林的格局一应俱全。位于一楼的服饰馆也值得重点推荐,这里展示了七个世纪以来五大洲各地的时装,民族服饰,演出服饰等。展品布置之精美,服装之奢华,令人在此流连忘返。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西班牙人都说:要想了解西班牙绘画艺术,就必须要到普拉多博物馆来。冲着对西班牙艺术的无限向往,就一定来到位于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皇家美术馆坐落在一条幽静的林荫大道上,左右两翼一排拱形门廊,气势相当宏伟。
  进入馆内,你便会被丰富的馆藏所震撼。这里收藏了大量大型油画,几乎汇集了13至19世纪世界上最著名的西班牙画作。这些藏品可以带参观者完整地回顾西班牙的艺术发展史。除了收藏西班牙著名画家埃尔格雷戈、委拉斯开兹、戈雅等人的作品之外,还珍藏了欧洲其他绘画大师提香、拉斐尔、波提切利、鲁本斯等人的名作。《纺纱女》、《宫娥图》、《枢密卿肖像》那一幅幅熟悉的画作,由于原画的画幅和油画特有的光泽依然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站在精美的画作面前,你甚至会不时怀疑眼前这一切的真实感。
  普拉多艺术馆的收藏以欧洲油画和雕塑作品为主,从拘谨的中世纪风格到蓬勃奔放的文艺复兴风格,从古典写实主义到印象画派、抽象画派,风格的多样让人目不暇接。艺术家们通过绘画和雕塑为后人留下了不同时期对美的理解,以及他们各自对历史的描述。除了1300多幅油画和700多个雕塑,博物馆内还收藏有5000多幅素描作品,2000多印刷品,1000多种钱币和徽章,以及其他2000多件主题广泛的装饰品和艺术品。若是想要细细观赏,恐怕三天三夜也看不完。
其他文献
在与瑞典服装设计师Petra & Linnéa谈话中,她们用的频率最高的词是Mix,时尚与艺术,几何与设计,服装与舞蹈,规则与错位,民族与反叛,古典与现代,都成为她们笔下的元素,凝炼为黑白调的简约与精致并存的风格。图案从古老陶器到时尚衣着到建筑家居,线条在移动中描绘着生命的轮廓。  由Petra Thoms和Linnéa Carlgren这两位立体剪裁小天后操刀的Noir & Blanc品牌于20
期刊
也不知是几点了,被一阵风吹门声惊醒。开灯看是4:30分,窗外仍是一片黑色,红外电暖气发出桔色的光……  被窝是暖的,起身关紧了起居室的二道门,想再睡下去,或是躺在这早春的黑暗里再努力地回忆惊醒前的那个梦——回到了我八辈祖宗们生活的大草原的那个梦——可这个梦只是一些残缺的残片了,像我收藏的那片元青花,这梦的碎片也随那残缺的的残片丢失后找不回忆不起了。  轻轻地穿衣起床,还是发出蟋蟋的声响,像老栓头儿
期刊
西方努力地寻找孔子的价值,希望能够对他们的生活给予方向性的指点,所以《华盛顿邮报》写道:‘虽然孔子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今天世界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权谋和厚黑中寻找商业的‘明灯’,最后却总是陷落到财富的‘诡道’中不能自拔。这是一桩可悲的事情。  —— 迟宇宙     看似如行云流水、自在随意,而其内在则蕴含着至刚至猛的千钧之力。这,就
期刊
袁岳、王小慧、金星,横跨商界、文化和艺术的三位翘楚。除了专注于擅长的领域,他们的社会角色也是多面的:袁岳致力于传媒和政府事业,王小慧的随笔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拥趸,金星独立经营着自己的现代舞团;此外,丰富的国外生活阅历使他们对文化差异、冲突和融合有更加切身的体会。无论是博物馆、中国文化,还是奢侈品牌、跨文化,穿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他们真正打破心中藩篱,进行一场掷地有声的文化探索的对话。        
期刊
2009年,我国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2015年1月,我国央行首次正式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我国GDP占全球17%以上。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预计全年GDP增速将达到8.5%左右,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高的国家。  中国成为全球外贸第一大国。一季
期刊
潮起潮落,道法自然。通胀预期之下,巴西、俄罗斯、土耳其等央行已经开启加息之旅。身处零利率的美国近期经济数据强劲回升,但联储依然按兵不动。其货币政策何时退出,能否实现软着陆,成为疫后全球经济及政策是否正常化的关键,并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何时退潮?  就业和通胀是决定货币政策退潮的两个核心变量,但当下都受到疫苗接种进程的影响。例如,圣路易斯联储行长布拉德明确表示,成功地让75%的美国人接种疫苗是
期刊
马斯克“疯狂带货”比特币  “我只要动动嘴,可能就会改变市场”,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这句话虽有些自大,但却是实话,1月29日,马斯克只是将自己的推特简介改为“#bitcoin”(比特币),并发推文疑似暗示自己对比特币的支持,随后,比特币便应声大涨18%。  2月1日,他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比特币是一件好事,他是比特币的支持者,他还表示,自己应该至少在8年前购买比特币,并承认自己在比特币交易的盛宴中来
期刊
3月中国外贸数据较为强劲,以美元计,进出口增速双双突破三成,进口表现好于出口,实现“开门红”。而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疫情以来,中国进出口便表现不俗,是低迷全球贸易下的一抹亮色。(图1)  不过,经过对比,笔者发现,相比于去年中国率先走出疫情,迅速复工复产推升进口,填补全球供应链缺口拉动出口的情况有所不同,今年一季度,中国贸易的强劲表现与发达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密不可分,即海外刺激推升外需,带动出口,
期刊
谈到首席经济学家,不少人心中会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有着 “飞人”一样的生活,他们的身影总是在飞机上、路演中、赶报告和会议里,这样忙碌且辛苦的工作,在一众男首席中,与他们同场竞技的女性首席经济学家往往会更让人关注。  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7—2011年供职于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要从事宏观金融政策研究。2011年8月加入华创证券,先后担任非银行金融
期刊
自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到顶峰、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消费的持久萎靡。  以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的同比增速为例,2011年尚且高达18%,到2019年已经跌到8%。2021年1季度的数据刚刚公布,34%的同比看起来令人振奋,但这是与2020年3月份疫情最严重时期的同比。如果与2019年3月份同比的话,今年3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也就涨了13%多一点。两年涨了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