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干预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影响的系统评价

来源 :儿科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jmy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药师干预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药师干预儿童哮喘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包含1 235例哮喘患儿。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药师干预组)患儿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指标(FEV1%和PEF%)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药师积极参与儿童哮喘的治疗过程,可有效改善患儿哮喘的控制水平和肺功能指标。
其他文献
“双碳”目标愿景,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就“双碳”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全党全社会对“双碳”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凝聚了广泛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出台的《
期刊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百川归海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情”“意”的心理体验,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觉知、情感投射和信念汇聚。在当前“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时间节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遭遇全媒体时代中华传统学习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会冲的身份解构、社会巨变时期社会分化与裂变的多重挑战。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遭遇的多重冲击,当前我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慧城市的不断推进,地下电网作为城市供能的重要生命线,其安全性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文章以地下电缆的特性和灾害特点为切入点,总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灭火救援战术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逐年提高。幼儿认知与理解能力刚刚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重视对幼儿的培养。当前,幼儿教育通过园内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强化幼儿的课堂体验,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众多教学模式当中,美工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能够充分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将手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再加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还能帮助幼儿养成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由国家、公民和制度构成的国家认同。国家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内在地表达国家的存在并强化合法性,成为形塑“积极的公民身份”的基本方式,并为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路径。从公共服务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发现其存在从感知到满意再到认同的情感递进逻辑。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提出建立可容纳多元诉求的公共服务需求体系、精准高效的公
幼儿主题绘画是指幼儿在教师给定的主题基础上,赋予自己的理解,以进行的绘画活动。本研究借助幼儿园大班主题绘画活动,收集到61名5-6岁幼儿的主题绘画作品122幅,参照《学前儿童绘画作品评定表》与《幼儿美术作品评价记录》的幼儿主题绘画评价工具对其在造型、涂色与构图方面呈现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开展主题绘画活动的教育建议。
通过了解教师在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中存在的误区,及时做好作品评价的前期准备,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有意识地帮助教师认识幼儿在绘画活动过程中的发展特点及表现方式,从而提高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评价能力。
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有利于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民族互嵌是民族交融的必要途径,民族交融是民族互嵌的自然结果。目前在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构建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政治嵌入领域里高度的国家认同与城市民族工作治理问题并存;经济互嵌层面,经济生活参与存在城市民族关系主体间差异;社会互嵌方面,制度藩篱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幼儿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不仅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学习环境创设也关乎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和质量。由观察访谈发现,目前幼儿园美工区环境创设空间布局立体且富有一定艺术性,但创设以教师为主,缺乏幼儿参与;材料投放种类数量适宜,但材料来源单一,更新更换不及时;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较为系统的认识,但教育实施过程脱离幼儿实际,难以实现学习环境教育价值有效性。
随着清水江文书的发现、整理和研究,清水江流域逐渐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该流域河段长、辐射范围广,不同的河段有其独特之处,明确清水江分段是丰富“清水江学”内涵的需要,也是探讨区域民族互动的基础,对于解读清水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域内不同河段的不同特征,可从历史文化、水文环境、民族分布等角度,将清水江流域分为三段。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推行“王化”政策,清水江中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显示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