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黑名单"需配套机制给力

来源 :福建轻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质量信用档建设。质检总局将推进质量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完善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和“黑名单制度。国家层面出台的这项公共政策,很及时,也符合民意,但是即将执行的食品质“黑名单”制度,却并不算完整。因为,早在2009年10月实施的《企业质量信用等划分通则》,就明确提出建立企业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两年多过去了,由于有配套机制做保障,从而使这项制度沦为一纸空文。
其他文献
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福建,曾经也从加工做起,逐步做大井自创品牌、建立消费渠道的运动休闲品牌企业,如安踏、特步、匹克、鸿星尔克等,紧紧抓住中国消费市场,虽在代工领域没有更大斩获
多种迹象表明,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加强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加大结构性减税政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