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非贬义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骚”这个词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绝对不是个好词,它差不多等同于“放荡”和“轻浮”。特别是用它来形容女性的时候,这简直是对被形容对象的重大的侮辱。风骚的这一惯常用法,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尤其突出。
  然而,风骚的本义却与放荡、轻浮一点也不沾边儿。它最初的意思是《诗经》与《楚辞》的并称。因为《诗经》中有“国风”,而《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是《离骚》,“国风”与《离骚》是《诗经》和《楚辞》的精华,所以古人取国风的“风”,与《离骚》的“骚”合成一个词“风骚”,用以指代文学素养或文采。用风骚形容人,是指被形容者才华丰瞻,不同凡响。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云:“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毛泽东将“文采”与“风骚”对举,可见二者意思是基本对等的。后来,“风骚”一词又发展出容貌俏丽的意思,比如《红楼梦》第三回说:“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再后来,风骚便演变成今天人们最为熟知的“轻浮放荡”之义。虽然,在有中国古代文史方面修养的人那里,都知道风骚在古代并不是坏词,但约定俗成的力量实在强大,因此,既然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它的贬义的用法,也就没有人再愿意拿它来赞美别人的惊才绝艳和风姿绰约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风骚”命运相似的还有“风流”一词。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最早源于国外实践与探索。高中地理属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不管是暖湿气流还是地球演变过程,都有很多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带着想象力去挖掘。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对微课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微课 高中地理 教学 应用  微课是一种微中见大的教学模式,它对教育具有极大的作用与意义。它以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为条件,结合知识
用空間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的一般步骤是:(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关系,利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所涉及的点、线、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的运算研究平行与垂直关系,有时可借助于方向向量或法向量;(3)根据运算结果解释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