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6.10.076
摘要:通过屠宰病变评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苏姜猪新品种的肺病变发生情况、病变类型、季节性发病特点、肉眼肺病变的发病程度与病理组织学病变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60头供试苏姜猪中肺病变的发病率为75%,其中冬季发病率最高,达到81.1%,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苏姜猪的平均肺病变指数为1.12,病变程度较为轻微。肺病变比例在1%~10%区间内最多,占31.9%(115/360)。在360份肺样中,慢性型病变最多,占肺病变总数的 38.6%;但冬季急性型的发生率最高,达到40.8%。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慢性型肺病变中的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更为广泛。通过肉眼病变观察得出的病变类型与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得出的结论相类似,苏姜猪的肺病变主要发生在感染后期和恢复阶段。
关键词:苏姜猪;平均肺病变指数;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
中图分类号: S858.2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0-0274-04
收稿日期:2016-03-04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09330-3)。
作者简介:金文(1976—),男,吉林汪清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猪传染病的研究与教学。E-mail:vet.jinwen@yahoo.com。苏姜猪是以姜曲海猪、枫泾猪、杜洛克猪为亲本,经过6个世代继代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猪。该品种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主持培育,联合扬州大学、江苏省畜牧总站等单位和部门,结合传统遗传育种理论和现代育种技术,历时17年共同培育,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了我国畜禽新品种。
苏姜猪含有2个产仔多、肉质优的地方猪种血统,姜曲海猪血统和枫泾猪血统各占18.75%;同时含有以体格强健、抗病力强著称的杜洛克猪种血统,其血统占62.5%。在多年的繁育过程中,该品种不仅具有繁殖性能优良、生长速度较快、肉质鲜美等优点,还表现出了抗病力强的特点,尤其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较低[1]。
屠宰病变评估是通过对出栏猪的组织脏器进行肉眼病变观察,进而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的一种评估方法,同时又可对疾病的感染时期进行回顾性判断,是评价猪抗病力和疫苗效力的重要手段,在欧美养猪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2]。目前,我国对猪群健康状况的评估主要以猪群临床症状观察、现场剖检、血清学监测为主,屠宰病变评估尚未被有效应用,对猪肺炎支原体发生情况的评估也是如此。
为对苏姜猪新品种抗病力的特性、疾病发生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本试验通过屠宰病变评估及病理组织学对苏姜猪的疾病发生情况、病变程度、季节性发病特点、肺病变的发病类型、病理组织学特点等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馈至生产实践,指导苏姜猪的饲养管理,强化疫病监测和控制,提升苏姜猪产业化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以360头苏姜猪(出栏质量100 kg)为对象,进行屠宰病变评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供试猪出栏自泰州市的苏姜猪育种场(江苏省姜曲海种猪场)以及与其饲养环境和设施类似的2个扩繁场(分别位于扬州市、南通市)。
1.2試验方法
1.2.1肺病变指数评估根据各肺叶体积占整个肺体积的比例对各肺叶定义百分数:左右尖叶各10%、左右心叶各10%、左右膈叶各25%、副叶10%。将各肺叶实变的比例相加求和(图1),确定总的实变组织百分率[3]。肉眼观察实变组织表面积占该肺叶表面积的比例,并据此对流行性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指数化评级。将0%记为0,1%~10%记为1,11%~20%记为2,21%~30%记为3,31%~40%记为4,>41%记为5,共分为6个病变等级。统计每头屠宰猪的肺部病变指数,并将各个评级的头数乘以该评级的指数,然后相加求和,再除以被评估猪的总数,即为全群的平均肺病变指数[4]。
屠宰病变评估依照季节施行,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每个季节进
行1次,从而对苏姜猪肺炎支原体季节性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1.2.2肺病变的发病类型依照触诊及肉眼病变观察,将肺病变划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并根据不同季节对病变进行分类(图2)[5]。
1.2.3病理组织学检查取猪的肺病变组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制成3 μm厚的组织切片,进行 hematoxylin and eosin(H
摘要:通过屠宰病变评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苏姜猪新品种的肺病变发生情况、病变类型、季节性发病特点、肉眼肺病变的发病程度与病理组织学病变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60头供试苏姜猪中肺病变的发病率为75%,其中冬季发病率最高,达到81.1%,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苏姜猪的平均肺病变指数为1.12,病变程度较为轻微。肺病变比例在1%~10%区间内最多,占31.9%(115/360)。在360份肺样中,慢性型病变最多,占肺病变总数的 38.6%;但冬季急性型的发生率最高,达到40.8%。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慢性型肺病变中的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更为广泛。通过肉眼病变观察得出的病变类型与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得出的结论相类似,苏姜猪的肺病变主要发生在感染后期和恢复阶段。
关键词:苏姜猪;平均肺病变指数;支气管淋巴组织增生
中图分类号: S858.2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0-0274-04
收稿日期:2016-03-04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09330-3)。
作者简介:金文(1976—),男,吉林汪清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猪传染病的研究与教学。E-mail:vet.jinwen@yahoo.com。苏姜猪是以姜曲海猪、枫泾猪、杜洛克猪为亲本,经过6个世代继代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猪。该品种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主持培育,联合扬州大学、江苏省畜牧总站等单位和部门,结合传统遗传育种理论和现代育种技术,历时17年共同培育,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了我国畜禽新品种。
苏姜猪含有2个产仔多、肉质优的地方猪种血统,姜曲海猪血统和枫泾猪血统各占18.75%;同时含有以体格强健、抗病力强著称的杜洛克猪种血统,其血统占62.5%。在多年的繁育过程中,该品种不仅具有繁殖性能优良、生长速度较快、肉质鲜美等优点,还表现出了抗病力强的特点,尤其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较低[1]。
屠宰病变评估是通过对出栏猪的组织脏器进行肉眼病变观察,进而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的一种评估方法,同时又可对疾病的感染时期进行回顾性判断,是评价猪抗病力和疫苗效力的重要手段,在欧美养猪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2]。目前,我国对猪群健康状况的评估主要以猪群临床症状观察、现场剖检、血清学监测为主,屠宰病变评估尚未被有效应用,对猪肺炎支原体发生情况的评估也是如此。
为对苏姜猪新品种抗病力的特性、疾病发生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本试验通过屠宰病变评估及病理组织学对苏姜猪的疾病发生情况、病变程度、季节性发病特点、肺病变的发病类型、病理组织学特点等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馈至生产实践,指导苏姜猪的饲养管理,强化疫病监测和控制,提升苏姜猪产业化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以360头苏姜猪(出栏质量100 kg)为对象,进行屠宰病变评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供试猪出栏自泰州市的苏姜猪育种场(江苏省姜曲海种猪场)以及与其饲养环境和设施类似的2个扩繁场(分别位于扬州市、南通市)。
1.2試验方法
1.2.1肺病变指数评估根据各肺叶体积占整个肺体积的比例对各肺叶定义百分数:左右尖叶各10%、左右心叶各10%、左右膈叶各25%、副叶10%。将各肺叶实变的比例相加求和(图1),确定总的实变组织百分率[3]。肉眼观察实变组织表面积占该肺叶表面积的比例,并据此对流行性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指数化评级。将0%记为0,1%~10%记为1,11%~20%记为2,21%~30%记为3,31%~40%记为4,>41%记为5,共分为6个病变等级。统计每头屠宰猪的肺部病变指数,并将各个评级的头数乘以该评级的指数,然后相加求和,再除以被评估猪的总数,即为全群的平均肺病变指数[4]。
屠宰病变评估依照季节施行,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每个季节进
行1次,从而对苏姜猪肺炎支原体季节性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1.2.2肺病变的发病类型依照触诊及肉眼病变观察,将肺病变划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并根据不同季节对病变进行分类(图2)[5]。
1.2.3病理组织学检查取猪的肺病变组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制成3 μm厚的组织切片,进行 hematoxylin and eosi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