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需借助于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体现,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和影响。而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并且文化对语言的运用起到规范与制约的作用。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不尔所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观念。”因此,从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重要性分析
  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了解掌握一种新文化的过程。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跨文化交际正在成为许多人生活的组成部分,这对人们的语言和跨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西文化差异导致交际障碍
  学习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往的英语教学将重点放在语法知识和句型操练上。这种完全脱离了文化背景的句型练习,即使学生倒背如流,在实际运用中还会遇到问题。比如,中国人路上相遇,会互相打招呼,去哪儿?干啥去?如果我们遇上外国朋友也如此发问,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以为你在干涉他的隐私。因此。脱离文化背景。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是会使学生将本国生活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事倍功半。语言学家L.R帕墨尔指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偏见。”因此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掌握目的语文化的基本知识,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背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设,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个方面(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从这一点上讲,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3.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正如美国教育斯宾塞家提倡的“快乐学习那样”。教育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所学的东西有了兴趣,就能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而快乐地学习就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适时适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教育,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一个新的知识世界的门,这种求知的欲望会大大地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
  1.立足教材,渗透熏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渗透西方文化教育并非完全抛开正在学习的英语知识体系,独立进行西方文化教育,而是要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适当渗透西方的文化,让学生在语言中学习文化,在文化中学习语言,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2.培养学生用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去学习语言文化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时常遇到一些文化内涵词,就需要学生用英语国家人的思维去学习,摒弃汉化的英语学习方式思维。例如“moon”(月亮)就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教育以及文化习俗。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到中秋佳节。而美国人看到“moon”则往往联想到登月,太空等。教师应把“moon”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教学。又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这一系列文化内涵词,需教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会用英语国家的思维去学习英语。
  3.推荐阅读
  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又不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优秀书刊。如《英美概况》、《英语学习文化背景》、《二十一世纪报》等。此外,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英语活动,指导他们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书,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21世纪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依赖的世界,英语是国际性语言。人类社会本身有很多的共性,但各民族之间同时存在很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存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因而,我们在外语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知识,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及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减少学习中的错误。更有效的进行交际,才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第3期
  [4]孙若红.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其他文献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有兴趣。但是,现在很多数学课堂在创设情境时只考虑情境创设为教学带来的热闹,而忽视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这个宗旨,因而使情境创设变得牵强附会,起不到真正的效果。  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思路不
期刊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重大疾病不仅给农民的心理和生理等造成较大损害,同时也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疾病经济负担,农民因患重大疾病而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
本研究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了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病例分型方法,解决了不同学科临床医学中心医疗质量的横向可比。并且对4个临床医学中心进行现况调查及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分度,较强的适用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对建立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作出了有益尝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首先得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的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
期刊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成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生命线,所以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
直观高中英语新教材,给人第一印象是图文并茂,色彩艳丽。它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老面孔,配备了大量的图片,形式活泼可爱,引人入胜之处比比皆是,充分显示了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的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它除了在遵守语言教学规律,渗透思想感情教育,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内容真实性于一体外,它更加充分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真正把英语教学转变到“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新教材走出那种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导引的
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大多是教师单向灌输。教师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期刊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阶段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个方面的发展需求。从《标准》不难看出,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实用英语的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但是在农村高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广大教
期刊
1.引言  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好外语的主要因素有四点:1、才能,占33%;2、智力,占20%;3、动力或坚持性,占33%;4、其他,占14%,而语言才能和智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培养与发展,兴趣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对智力发展起着启动、调控、提高的作用。有位伟人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作用之大。实践也证明:当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