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最难学习的第二章8086CPU系统,介绍了几点心得体会:症结在于内容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和掌握;采用将软件和硬件结合对8086CPU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讲解、多媒体动画教学、进行概念针对性讲解等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086 CPU系统;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6-pppp-0c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8086CPU System in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XUE Ying-cao,CHEN Ye-hui, JI Li-qin, SU Qiao-ping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 8086CPU system, the second chapter in the course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is the most difficulty to learn for the stu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experiences about how to teach the content of the abstract concep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which are summed up in teaching practice. Some effective methods are explaining 8086 CPU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ocess by us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through a visual example, multimedia,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so on. It would obtain better result, and provid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study.
Key words: teaching experience;8086 CPU system;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介绍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最基础的理论和工具,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将其作为电子类的学生入门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从这门课开始,学生要综合应用以前所学的数、模电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微机的软件和硬件进行学习,并学会通过软件控制硬件,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然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的抽象性,使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可能就会有较大的障碍,紧随其后的汇编语言课程的枯燥命令,更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讲授这门课时,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辅以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这门课程?
兴趣是学习永恒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对《微机原理》这门又难又烦又枯燥的课程保持兴趣呢?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最难学习的第二章8086CPU系统,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1 症结所在
笔者在教授该门课程中发现,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大部分始于第二章8086CPU的学习。该章内容太抽象,而且在此之前前期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课程。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建立一个CPU的工作流程,怎样从存储器中取数、在CPU中进行运算,最后送到指令所指定的位置。这是一个建立新工作的过程。如何使学生能更好理解CPU的运算过程,记住CPU的内部结构,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
8086CPU内部结构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
1) 8086CPU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 存储器的地址和数据。首先,由于数据和地址都是首次采用16进制数据表示,学生容易混淆数据和地址;其次,分不清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的概念;最后,无法形成存储器20位物理地址的概念。
3) 寄存器的概念。由于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寄存器,首先要区分存储器和寄存器的不同;其次寄存器的种类很多,记忆比较困难。
2 将软件和硬件结合对8086CPU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讲解
8086CPU的工作过程是取指令、执行指令、送结果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过程。在上课时举两数相加的例子,编写几条简单的汇编语言,结合8086CPU内部结构框图,说明如何取指令、取操作数,由CPU的哪个部件进行加法操作,并将结果送到何处。在说清楚加法操作的同时,学生不仅了解对CPU的工作过程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并能更好的理解存储器及20位物理地址和寄存器的概念。为以面章节的理解打下基础,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 采用多媒体教学
针对这一章,笔者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制作了PPT,在PPT中使用动画形象的演示了8086CPU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4 针对性重点知识讲解
教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的老师都知道,本章的概念最多,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也最繁琐。要让学生在这一章中记住所有的知识,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有针对性地讲解本章重点知识,并建立清晰、正确地概念,在后面的章节中,不断重复本章的知识点。如强调CPU的工作过程和存储器的概念,弱化寄存器的名称及内容,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再不断加强学习对寄存器如何使用等等。这样降低难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的重点不仅仅在于8086CPU的结构这一章节,而是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建立起CPU工作过程的概念,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后续存储器的设计和接口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荷琴.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3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伯成.微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广场,2010(10).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086 CPU系统;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6-pppp-0c
Teaching Experiences of 8086CPU System in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XUE Ying-cao,CHEN Ye-hui, JI Li-qin, SU Qiao-ping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 8086CPU system, the second chapter in the course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is the most difficulty to learn for the stu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experiences about how to teach the content of the abstract concep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which are summed up in teaching practice. Some effective methods are explaining 8086 CPU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ocess by us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through a visual example, multimedia,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so on. It would obtain better result, and provid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study.
Key words: teaching experience;8086 CPU system;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介绍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最基础的理论和工具,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将其作为电子类的学生入门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从这门课开始,学生要综合应用以前所学的数、模电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微机的软件和硬件进行学习,并学会通过软件控制硬件,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然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的抽象性,使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可能就会有较大的障碍,紧随其后的汇编语言课程的枯燥命令,更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讲授这门课时,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辅以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这门课程?
兴趣是学习永恒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对《微机原理》这门又难又烦又枯燥的课程保持兴趣呢?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最难学习的第二章8086CPU系统,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1 症结所在
笔者在教授该门课程中发现,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大部分始于第二章8086CPU的学习。该章内容太抽象,而且在此之前前期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课程。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建立一个CPU的工作流程,怎样从存储器中取数、在CPU中进行运算,最后送到指令所指定的位置。这是一个建立新工作的过程。如何使学生能更好理解CPU的运算过程,记住CPU的内部结构,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
8086CPU内部结构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
1) 8086CPU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 存储器的地址和数据。首先,由于数据和地址都是首次采用16进制数据表示,学生容易混淆数据和地址;其次,分不清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的概念;最后,无法形成存储器20位物理地址的概念。
3) 寄存器的概念。由于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寄存器,首先要区分存储器和寄存器的不同;其次寄存器的种类很多,记忆比较困难。
2 将软件和硬件结合对8086CPU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讲解
8086CPU的工作过程是取指令、执行指令、送结果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过程。在上课时举两数相加的例子,编写几条简单的汇编语言,结合8086CPU内部结构框图,说明如何取指令、取操作数,由CPU的哪个部件进行加法操作,并将结果送到何处。在说清楚加法操作的同时,学生不仅了解对CPU的工作过程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并能更好的理解存储器及20位物理地址和寄存器的概念。为以面章节的理解打下基础,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3 采用多媒体教学
针对这一章,笔者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制作了PPT,在PPT中使用动画形象的演示了8086CPU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4 针对性重点知识讲解
教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的老师都知道,本章的概念最多,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也最繁琐。要让学生在这一章中记住所有的知识,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有针对性地讲解本章重点知识,并建立清晰、正确地概念,在后面的章节中,不断重复本章的知识点。如强调CPU的工作过程和存储器的概念,弱化寄存器的名称及内容,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再不断加强学习对寄存器如何使用等等。这样降低难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的重点不仅仅在于8086CPU的结构这一章节,而是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建立起CPU工作过程的概念,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后续存储器的设计和接口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荷琴.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3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伯成.微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广场,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