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影响气道张力的常见因素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ntin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术期呼吸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是维持气管平滑肌处于正常的舒缩功能状态,避免各种因素引起的气道张力过度增高,以保证肺的正常通气功能。要做好这一点,不仅要了解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调节机制,还要熟知临床常见的各种影响因素。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舒张的调节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众多种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作用机制,此方面的内容有关文献资料已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其他文献
我们应用0.125%布比卡因复合8μg/ml芬太尼,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在仅需镇痛完善而无需运动神经阻滞的下肢短小手术的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60
临床麻醉中传统应用肌松药的方法是首先给予一个较大的负荷剂量,然后根据临床反应适时追加用药,使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大幅波动于过度抑制与抑制不足之间.靶控输注(TCI)技术可以
患者,男,20岁,右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腰麻下行游离骨块摘除术。腰麻穿刺点L3~4,麻醉穿刺顺利,注入(0.75%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2ml混合)混合液3ml。调整麻醉平面T10以下。麻醉效果好,手术顺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BPH)67例,现将围术期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目的通过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中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正常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