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治疗80岁及以上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中心10年经验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年龄80岁及以上的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对比胸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80岁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包括临床基本资料﹑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情况。

结果

162例临床Ⅰ期80岁及以上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98例(胸腔镜组),开放肺叶切除术64例(开放组)。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4.3%对28.1%,P=0.03),术后胸管引流时间[(3.5±1.5)天对(4.9±2.0)天,P=0.04],术后住院时间[(5.5±2.1)天对(7.8±3.5)天,P=0.04]均少于开放手术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62%,病理Ⅰ、Ⅱ和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64.5%、38.1%和20.1%。病理Ⅰ期和Ⅱ、Ⅲ期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手术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4,95%CI 1.214~5.135,P=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Ⅱ~Ⅲ期(OR=2.01,95%CI 1.453~5.865,P=0.03)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3~4(OR=1.81,95%CI 1.188~4.015,P=0.04)是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术前严格筛选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安全,生存率较高;胸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胸管引流和住院时间短。开放手术是80岁及以上临床Ⅰ期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病理分期和ASA分级是其术后生存率的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索近红外荧光胸腔镜在胸交感神经特异性显影中的应用,验证荧光胸腔镜胸交感神经显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31例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接受荧光胸腔镜手术的患者,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岁。术前24 h静脉滴注吲哚菁绿5 mg/kg,术中用荧光胸腔镜系统分别在白光和荧光模式下对胸交感神经节进行观察,术后分析胸交感神经链显影的视频及照片,评价显影效果,记录交感神经节与相应肋骨的关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评估单中心胸腔镜辅助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6年12月,连续7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阜外医院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56.5±10.5)岁。房颤病史(6.5±4.8)年,45例有介入导管消融史。术后3、6、12个月和以后每年定期随访患者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
期刊
目的探索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期全主动脉替换术的近中期结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6年9月,4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接受分期的全主动脉替换术,男36例(73.5%),女13例(26.5%);年龄36(27,41)岁;马方综合征30例(61.2%)。结果患者两次手术间隔时间23(10,57)个月。一期手术弓部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全弓替换+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