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鼠的机制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a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并有支持骨髓造血作用。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鼠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9-01/04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40只,8~10周龄,体质量16~18g,作为受体。清洁级DBA/2小鼠5只,6~10周龄,体质量15~19g为淋巴细胞供体。方法:取BALB/c小鼠骨髓进行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培养,传至3~5代的细胞用于实验。建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n=15):造模后将1×106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到治疗组小鼠体内进行治疗;模型组(n=15):仅造模不进行任何治疗;对照组(n=10):不进行任何干预。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第1,2,3,4周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第28天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小鼠3只于第2周内死亡,7只于第3周内死亡,2只于第4周内死亡,28天存活率20%;治疗组小鼠4只于第3周内死亡,28天存活率73%。②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CD4的表达增高[(27.12±4.23)%,(32.18±6.73)%,(38.44±7.88)%,P<0.01];CD8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均降低[CD8:(34.42±5.13)%,(27.33±5.09)%,(23.31±5.24)%,P<0.01;肿瘤坏死因子α:(47.27±10.11),(12.34±5.87),(9.31±3.77)ng/L,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存活率,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酒店管理系统实现了智能化,使酒店工作更加的细致、便捷和有效。本文通过对弱电智能化在酒店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弱电智能化的特点和重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肠屏障功能障碍,正常肠道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与微生物屏障4部分构成。肠屏障功能障碍通常指上述4种屏障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为我国沿海港口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和形式,在分析全球港口转型发展趋势及我国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青岛港国际化发展为
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科学高度的实用价值,通过将其物尽其用,贯穿于整体规划、设计、基建等一系列进程中,风景园林设计不仅实现了当下的有效优化,而且为
以西藏人口与基础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出生人口预测模型,还分别建立了小学和初中招生数、分年级在校生规模、在校生总量的预测模型,并结合近
<正> 我科从1986年起用自制止血生肌散敷于粘膜糜烂面,治疗数百例,疗效满意,现随机抽取100例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病例,男性55例,女性45例,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7
<正>脊髓损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难题。专门从事再生医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戴建武实验室与郑
通过漳州热田市区高温中心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高科技、高端、高能位地热能梯级综合利用方案初步评估,探讨地表地热显示良好、研究程度较高地区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项目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