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艺术中的“暴力与美学”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暴力和美学在早期是两个没有任何关联的词汇,在传统概念里,暴力是一个负面性质的社会问题,它涉及生命意义的探索,由此而被人们关注,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美学”多是代表着事物的积极方面,两个看似处在对立面的词汇,却在人类的艺术史上产生了关联,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暴力美学”。“暴力”与“美学”,两个极端的名词,产生了联系,产生了碰撞,产生了一种新形式的美的表达。
  关键词:暴力;美学;衍生与发展
  暴力美学是一个与传统美学不同的美学观念。早期产生于影视作品,将黑暗血腥的事物提炼转变,从美学的视角出发,将其升华凝练,来发掘其中美的部分,从而实现暴力到美学的转化。它将激烈的画面,如打斗、战争等,通过艺术的处理加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全新的视觉体验,从崭新的角度,解读了“暴力”一词,阐释什么叫做“暴力美学”?
  一、“暴力美学”的起源与衍变
  (一)“暴力美学”的起源
  “暴力”本身的内涵代表着“凶暴、暴虐”,它会带来各种灾难,具有极强的负面意义,从暴力中产生的美学,具有独特的美学视角,是新的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它将暴力画面提炼,将其艺术化,以诗意的形式来表达。暴力美学起源于影视艺术作品,从美国开始,成熟于香港,早年的影视作品如北野武的《极恶非道》,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杀死比尔》,三池崇史的《杀手阿一》都是对“暴力美学”这个新审美形式的探索。
  (二)“暴力美学”的衍变与发展
  暴力一词在早期都是以纯粹的黑暗面展现在人们视线中,代表着所有负面的信息,恐怖、残忍、杀戮等等都是它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暴力艺术化,即便是杀戮的画面,也能给人残暴中产生的美感,而不再是纯粹的血腥和黑暗。血腥的画面不再仅仅带来绝望和恐怖的感觉,它会如曼妙的舞姿在你的眼中呈现,可以是凄美的、优雅的、动人的、激烈的,以新的视听效果给人带来全新的认知。这是“暴力”到“暴力美学”衍变的重要突破,也是未来的重要发展的方向。
  二、“暴力美学”的解读
  (一)“暴力”中美的探索
  “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美学观念,并非正式的,与传统的美学认知有所区别。主要以夸张的攻击性强的方式来展示,在艺术作品中,“暴力美学”的展示有不同的方式:一如以纯粹直接的方式展示暴力画面,带来巨大的视听感官刺激;一如通过艺术处理,相对弱化暴力效果,将血腥画面加工成特效画面,减弱其危害性,以加大人们的接受度;又如将暴力行为情节话,增加其故事性,将暴力画面与故事相结合的呈现。不同的方式说明了不同的价值观,带来的效果也就不同,社会影响和艺术人文的影响也就不同,其影响的深度就有区别。因此,在暴力中探索美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进行分析,才能够更全面的去发现、阐释并运用“暴力美学”。
  (二)“暴力”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通过“暴力”的形式来表达艺术是有要求的,需要一个艺术的加工润色将纯暴力的画面变得富有美感,以实现“暴力美学”的目的。将暴力的元素融入不同题材的美学题材中,可以有不同的途径,通过色彩、声音、视觉等方式,经过不同的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暴力美学”的效果。以夸张的艺术化的暴力方式,来呈现“暴力美学”的艺术形式感,增加了艺术领域的广度,增加了新的美学视角。艺术美学不仅仅只有美好的、令人舒适的的,也应该有反映社会阴暗面的艺术表达,通过“暴力美学”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中的丑恶,以极端的方式来探究黑暗面下的美学。只有经过艺术处理后的“暴力”,和其背后隐藏的人性探索和社会反思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具影响力更有深度的“暴力美学”。
  三、“暴力美学”的发展前景
  人们恐惧暴力,同时却又会欣赏经过艺术处理之后由暴力产生的美学,因此,二者是一个矛盾又统一的存在。“暴力美学”,作为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在当代社会中,特别是随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会被更多的去探索和研究。然而,新事物的探索与研究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产生被过度消费的现象,“暴力美学”也是如此,当这种探索发展到极致,我们就应该思考其背后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更多的去发挥它对艺术,对人文,对社会的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任由它走向另一个极端。
  四、结语
  艺术是一种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转变,进行各种形式的尝试和衍变,它会客观的反映社会的现状,和人们思想的变化,是展现人类活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暴力美学”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从黑暗血腥中衍化而来的美学新视角,它是新审美形式的探索,从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审美,承担了积极导向的作用,用艺术的方式来展现社会现象,探究人类活动中负面的、极端的、阴暗的一面进行展現,突显积极面的重要性,将二者糅合对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也是“暴力美学”在时代探索中的新的积极作用。因此,“暴力美学”不仅仅只是动作的刺激和视听效果的震撼,它更可以发掘其对于真善美的艺术人文追求。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寇鹏程译.美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07.
  [2][法]乔治·索雷尔著.乐启良译.论暴力[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5.
  [3][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5][波]符·塔达基维奇著.褚朔维译.西方美学概念史[M].学苑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一rn篮子里剩下的8个橘子,像脸庞上张满雀斑和青春痘的女人,翻来瞧去,没人买走.老缺干脆免费递给身旁胖墩墩的卖韭菜的大妈.准备回家时,他突然改变了注意:这样阳光明媚的中午
通过调查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对比分析三个群体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水平,以及能够最大程度预测英语成绩的学习策略,希望为
摘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在整个西方文艺理论中起了很大的影响,对两千多年的西方思想走向有着关键性指导作用。他们有师承关系,亚里士多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师柏拉图的影响。但在追求真理与美的道路上,并不止步于他的老师,两人在文艺理论方面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倾向。本文主要从两人的代表作《理想国》和《诗学》出发,阐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文艺“摹仿说”、文艺的起源和文艺的功用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并以此
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所有癌症的10.4%,是20~59岁妇女主要的死亡原因.在2005年全世界有502 000人死于乳腺癌(占总死亡人数的1%)[1].由于乳
期刊
目的:研究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情况,总结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外科接收的实施创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姓氏排名,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阿姆撩起长长的围腰,皱紧了眉头.无论丰收还是荒年,带给她的都是苦痛.眼前这一大堆活路,给她孱弱的身心一种巨大的压力.孩子们呆呆地望着她,生怕她发起无名的火来.
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疾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
目的:探究应用利普刀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和HPV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对象,运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
摘要:声乐作品不经过演绎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成功的声乐表演取决于对作品恰当的情感处理和准确的情境传达,情感是艺术表现的核心灵魂,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表达,对培养良好的欣赏能力和思想情操,对繁荣、发展声乐艺术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声乐学习经历,通过对抒情歌曲类作品进行分析,解析这一类型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抒情歌曲;情感表达;二度创作;处理方法  声乐作品表演离不开情感表达,情